茶叶用密封袋储存可以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之前做过一期,过期红茶还能不能喝的测评内容。
起因是,无意间在杂物柜里翻出几包红茶的茶样。
那是2020年夏天时,在武夷山新认识的茶农,给我们寄来的。
当时泡开后,因为表现不佳,没有选中。
就将喝剩下的茶样,放在一旁。
后来这些淘汰落选的红茶,不知被谁收拾了起来。
放在了这处的杂物柜。
等到现在年底收拾整理时,才翻了出来。
![](https://pica.zhimg.com/50/v2-2f2a80416b0259e05034641433bf0d3d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a.zhimg.com/80/v2-2f2a80416b0259e05034641433bf0d3d_720w.jpg?source=1940ef5c)
无意间翻出家中藏了很久的过期茶,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会有。
当然,文章发出去后,也有人质疑。
“这些红茶才放了一年半载,凭什么就说它们过期了呢?我看别人介绍的,红茶至少能存三年!”
关于红茶保质期,各家说法不一。
从一年、两年、到三年五载,甚至更长时间,都有人提。
但可以肯定,类似这样草率放在透明密封袋、没有规范仓储的红茶。
肯定一早就过期了,变味了,不值得喝了。
原因是,密封袋根本不是长期存茶的好选择!
![](https://pica.zhimg.com/50/v2-5a0219eb7ce6d6224245da0454238901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a.zhimg.com/80/v2-5a0219eb7ce6d6224245da0454238901_720w.jpg?source=1940ef5c)
《2》
如图,这类老式的茶样包装,如今早就过时了。
它被时代发展的滚滚巨轮,远远抛在后面。
既不实用,也不符合科学、规范存茶包装的要求。
一来,透明塑料密封袋,不能避光。
茶叶内部,含有不少对光线敏感的物质。
包括叶绿素、茶黄素、以及多种芳香物质等。
在没有遮光保存的前提下,会引起好茶在色、香、味全方面的劣变。
二来,这层薄薄的塑料袋,密封性差。
将茶样装入其中时,但凡碰到一两根向外突出的茶梗、芽头、叶片、条索,分分钟就会被戳破。
出现一个破洞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装在袋内的茶叶,极易受潮跑气变味。
![](https://pic3.zhimg.com/50/v2-66aa8eaf32df860c4a8920d1a616bda0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80/v2-66aa8eaf32df860c4a8920d1a616bda0_720w.jpg?source=1940ef5c)
三来,市面上的塑料密封袋,质量参差不齐。
若非达到食品级的要求,那么,用这样的袋子来装茶,有害无益。
会使得好茶沾染上塑料味、橡胶味等杂乱气味。
总结来看,现如今但凡注重细节的,懂得精心呵护好茶的茶农。
肯定不会如此粗糙随意装茶。
不然在茶样寄出后,万一在中途时茶叶跑气变味。
收到茶样的客户在试茶时,泡开一喝只感觉茶香寡淡,杂味明显,直接淘汰。
因为存茶不当,导致自家好茶落选,那就太可惜了。
老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这一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https://pic1.zhimg.com/50/v2-74071e41521d874b4793beeae4687735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1.zhimg.com/80/v2-74071e41521d874b4793beeae4687735_720w.jpg?source=1940ef5c)
《3》
市面上的密封袋,五花八门。
比如,类似上文提到的,老式塑料透明袋。
薄薄一层,质感很差,批发价位很低。
由于不符合避光存茶所需,主流上已经逐渐淘汰。
![](https://pic2.zhimg.com/50/v2-42679b4ee34753203f7f5c2265a54dd1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2.zhimg.com/80/v2-42679b4ee34753203f7f5c2265a54dd1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内层覆铝膜,外层覆牛皮纸的密封袋。
通常,这类密封袋的质感是最好的。
外层是牛皮纸,里层是铝膜,手感摸上去很是厚实。
用于短期存茶,存放一两个月左右,很是可靠。
![](https://pic3.zhimg.com/50/v2-8f20403ee784b1a8a7bbd2da5e765ef6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80/v2-8f20403ee784b1a8a7bbd2da5e765ef6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前面两者的综合体,半透明的密封袋。
这类密封袋,近几年比较流行。
袋子外层,大部分采用覆铝膜的牛皮纸材质。
但在下方留有一道透明“观察口”,用于查看袋内的实物情况。
依个人之见,若是为了展示,那倒还好。
而从存茶所需看,这道观察口的设计略显鸡肋。
毕竟,避光密封才是存茶的当务之急!
![](https://pic2.zhimg.com/50/v2-b1a8944a606747d53fcae0b6529f73d5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2.zhimg.com/80/v2-b1a8944a606747d53fcae0b6529f73d5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银色的,厚铝膜材质的密封袋。
这类密封袋的质感,偏冷色调,颇有几分现代工业范。
厚实的,达到食品级材质的铝袋,用于存茶,倒也合适。
此前曾有人质疑——“铝袋就不可能达到食品级,会污染茶叶!”
那就错了,千万别杞人忧天。
打个比方,去药店买药。
不少存放条件苛刻的药品,在包装盒上大多采用铝箔袋、铝箔盒等。
看中的正是铝袋能兼具避光和密封的优良表现。
为此,可不要外行指导内行,平白无故冤枉了铝袋!
![](https://pic3.zhimg.com/50/v2-2c3c4193d8bf8a0bd0bd52aee9d00131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80/v2-2c3c4193d8bf8a0bd0bd52aee9d00131_720w.jpg?source=1940ef5c)
《4》
另外,密封袋还有不同造型、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区别。
比如,茶饼专用袋。
四边周正,四四方方的覆铝膜牛皮纸密封袋,适合短期存放茶饼。
时不时撬开喝的茶饼,如果能在一两个月左右喝完。
日常将茶饼存放在其中,刚好合适,取茶时比较方便。
再说了,大小尺寸与茶饼刚好能配套的密封袋。
设计上颇有巧思,符合“量体裁衣”的存茶智慧。
要不然,若是临时存放茶饼,选了个偌大的袋子去装茶。
意味着袋子内还有不少剩余空间,装入茶饼后,这饼茶得与大量空气共处一室,反而不利于存茶安全!
![](https://pic2.zhimg.com/50/v2-efb2f4a50fe99018e20e8b28d6c741fe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2.zhimg.com/80/v2-efb2f4a50fe99018e20e8b28d6c741fe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5克白茶茶样专用袋。
这类茶样密封袋,外形比较迷你,适用5克茶样包装。
比如,装5克2021白露寿眉、2021一级春寿眉等常规茶样。
或者购入特定茶饼或茶砖时,撬出5克装入其中,当做赠品。
在收到茶后,这些独立小包装的茶样,建议先泡开试喝。
不要放太久,以免跑气变味。
另外,这样的密封袋不建议反复多次使用。
不然,某个装过春寿眉的茶样袋,后期再放入其它茶。
此前残留在袋内的茶香,会影响“后来者”的纯正风味!
![](https://pic1.zhimg.com/50/v2-1b4574e4c13a0744e8dae20e6fdbaa3b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1.zhimg.com/80/v2-1b4574e4c13a0744e8dae20e6fdbaa3b_720w.jpg?source=1940ef5c)
再比如,散茶茶样袋。
众多密封袋里,这一密封袋的规格尺寸是最大的。
将它们摆在一块就能看出,它不亚于是庞然大物。
因为空间容量足够大,很多时候,即便是装入一斤条形蓬松的寿眉散茶,问题也不大。
它的适用场合是分装散茶。
举个例子。
当你购入4斤装的白露寿眉散茶时,按照三层包装法打包发货。
最终收到的,肯定是一个大纸箱。
![](https://pic3.zhimg.com/50/v2-2ebdc49be786e1844f5d54b4dbb4e585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80/v2-2ebdc49be786e1844f5d54b4dbb4e585_720w.jpg?source=1940ef5c)
用小刀割开外箱的胶带,里面会垫有防震泡沫垫子。
再打开,先是一层塑料袋,袋口用绳子绑着。
解开绳子后,最里面是铝袋,袋口同样用绳子严实绑紧。
再次解开,才能露出里面的茶叶真容。
通常经过这样三层包装密封(纸箱、食品级塑料袋和铝袋)后,适合长期存茶封存,但日常取茶多有不便。
这时可用散茶密封袋,将箱内的茶叶分装出来。
分装八两、半斤、一斤左右的数量,便于日常喝茶取用。
这既能避免频繁开箱,区分短期存茶和长期存茶。
又可以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弱化存茶风险!
![](https://pic1.zhimg.com/50/v2-a42973dc985897cdfbbd7005ef3b8d1f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1.zhimg.com/80/v2-a42973dc985897cdfbbd7005ef3b8d1f_720w.jpg?source=1940ef5c)
《5》
前面提到了不少密封袋。
透明的、半透明的;
牛皮纸的、银色铝袋的;
饼茶专用的、茶样专用的;
以及分装散茶专用的……
林林总总数下来,共有7种之多。
然而,这仅是一众密封袋的缩影。
剩余的,就不再逐一介绍了。
说了这么多,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清一色属于密封拉链袋。
![](https://pica.zhimg.com/50/v2-a04366ff3a3ffdc6d0a2c1ef0b6c4312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a.zhimg.com/80/v2-a04366ff3a3ffdc6d0a2c1ef0b6c4312_720w.jpg?source=1940ef5c)
封口处,设有拉链条。
当你需要取茶时,轻轻一拉,便能打开。
取出适当茶叶后,按原样轻轻捏紧,便可原样收纳。
用起来,十分方便,是短期临时的好帮手。
但考虑到密封条易老化、磨损,多次开合之后,弹力下降,难以捏紧。
再加上,密封袋本身的密封性,不如三层包装来得靠谱。
所以,再次温馨提醒:
密封袋仅适合短期存茶,装入其中的茶叶,最好是一、两月内及时喝完。
长期存白茶时,还是用三层包装逐层密封的方式,来得更安全可靠!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https://pic1.zhimg.com/50/v2-a2877696cfcb9c6cb9fced09370b6238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1.zhimg.com/80/v2-a2877696cfcb9c6cb9fced09370b6238_720w.jpg?source=1940ef5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知乎: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之前做过一期,过期红茶还能不能喝的测评内容。
起因是,无意间在杂物柜里翻出几包红茶的茶样。
那是2020年夏天时,在武夷山新认识的茶农,给我们寄来的。
当时泡开后,因为表现不佳,没有选中。
就将喝剩下的茶样,放在一旁。
后来这些淘汰落选的红茶,不知被谁收拾了起来。
放在了这处的杂物柜。
等到现在年底收拾整理时,才翻了出来。
![](https://pica.zhimg.com/50/v2-eee0b22ab5307cb2369f395e22523c59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a.zhimg.com/80/v2-eee0b22ab5307cb2369f395e22523c59_720w.jpg?source=1940ef5c)
无意间翻出家中藏了很久的过期茶,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会有。
当然,文章发出去后,也有人质疑。
“这些红茶才放了一年半载,凭什么就说它们过期了呢?我看别人介绍的,红茶至少能存三年!”
关于红茶保质期,各家说法不一。
从一年、两年、到三年五载,甚至更长时间,都有人提。
但可以肯定,类似这样草率放在透明密封袋、没有规范仓储的红茶。
肯定一早就过期了,变味了,不值得喝了。
原因是,密封袋根本不是长期存茶的好选择!
![](https://pic2.zhimg.com/50/v2-2b8f32a56f87c1db422305ff70a291e1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2.zhimg.com/80/v2-2b8f32a56f87c1db422305ff70a291e1_720w.jpg?source=1940ef5c)
《2》
如图,这类老式的茶样包装,如今早就过时了。
它被时代发展的滚滚巨轮,远远抛在后面。
既不实用,也不符合科学、规范存茶包装的要求。
一来,透明塑料密封袋,不能避光。
茶叶内部,含有不少对光线敏感的物质。
包括叶绿素、茶黄素、以及多种芳香物质等。
在没有遮光保存的前提下,会引起好茶在色、香、味全方面的劣变。
二来,这层薄薄的塑料袋,密封性差。
将茶样装入其中时,但凡碰到一两根向外突出的茶梗、芽头、叶片、条索,分分钟就会被戳破。
出现一个破洞后,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装在袋内的茶叶,极易受潮跑气变味。
![](https://pica.zhimg.com/50/v2-2af9bd9c1c9aab5dac9c41b175dd3b76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a.zhimg.com/80/v2-2af9bd9c1c9aab5dac9c41b175dd3b76_720w.jpg?source=1940ef5c)
三来,市面上的塑料密封袋,质量参差不齐。
若非达到食品级的要求,那么,用这样的袋子来装茶,有害无益。
会使得好茶沾染上塑料味、橡胶味等杂乱气味。
总结来看,现如今但凡注重细节的,懂得精心呵护好茶的茶农。
肯定不会如此粗糙随意装茶。
不然在茶样寄出后,万一在中途时茶叶跑气变味。
收到茶样的客户在试茶时,泡开一喝只感觉茶香寡淡,杂味明显,直接淘汰。
因为存茶不当,导致自家好茶落选,那就太可惜了。
老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这一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https://pic1.zhimg.com/50/v2-b5305fe09ffdaf9654df4544c3d41185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1.zhimg.com/80/v2-b5305fe09ffdaf9654df4544c3d41185_720w.jpg?source=1940ef5c)
《3》
市面上的密封袋,五花八门。
比如,类似上文提到的,老式塑料透明袋。
薄薄一层,质感很差,批发价位很低。
由于不符合避光存茶所需,主流上已经逐渐淘汰。
![](https://pic2.zhimg.com/50/v2-0f294debc56011476a6c88b34a6fcc33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2.zhimg.com/80/v2-0f294debc56011476a6c88b34a6fcc33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内层覆铝膜,外层覆牛皮纸的密封袋。
通常,这类密封袋的质感是最好的。
外层是牛皮纸,里层是铝膜,手感摸上去很是厚实。
用于短期存茶,存放一两个月左右,很是可靠。
![](https://pic3.zhimg.com/50/v2-9002fbddec3b67f2f1ef0b1f7cc7802d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80/v2-9002fbddec3b67f2f1ef0b1f7cc7802d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前面两者的综合体,半透明的密封袋。
这类密封袋,近几年比较流行。
袋子外层,大部分采用覆铝膜的牛皮纸材质。
但在下方留有一道透明“观察口”,用于查看袋内的实物情况。
依个人之见,若是为了展示,那倒还好。
而从存茶所需看,这道观察口的设计略显鸡肋。
毕竟,避光密封才是存茶的当务之急!
![](https://pic3.zhimg.com/50/v2-7171a9ff463d66109dd2bae24df280c5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80/v2-7171a9ff463d66109dd2bae24df280c5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银色的,厚铝膜材质的密封袋。
这类密封袋的质感,偏冷色调,颇有几分现代工业范。
厚实的,达到食品级材质的铝袋,用于存茶,倒也合适。
此前曾有人质疑——“铝袋就不可能达到食品级,会污染茶叶!”
那就错了,千万别杞人忧天。
打个比方,去药店买药。
不少存放条件苛刻的药品,在包装盒上大多采用铝箔袋、铝箔盒等。
看中的正是铝袋能兼具避光和密封的优良表现。
为此,可不要外行指导内行,平白无故冤枉了铝袋!
![](https://pic3.zhimg.com/50/v2-5b00b529160d52ffcbb9830bf83dc194_720w.jpg?source=1940ef5c)
![](https://pic3.zhimg.com/80/v2-5b00b529160d52ffcbb9830bf83dc194_720w.jpg?source=1940ef5c)
《4》
另外,密封袋还有不同造型、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区别。
比如,茶饼专用袋。
四边周正,四四方方的覆铝膜牛皮纸密封袋,适合短期存放茶饼。
时不时撬开喝的茶饼,如果能在一两个月左右喝完。
日常将茶饼存放在其中,刚好合适,取茶时比较方便。
再说了,大小尺寸与茶饼刚好能配套的密封袋。
设计上颇有巧思,符合“量体裁衣”的存茶智慧。
要不然,若是临时存放茶饼,选了个偌大的袋子去装茶。
意味着袋子内还有不少剩余空间,装入茶饼后,这饼茶得与大量空气共处一室,反而不利于存茶安全!
![](https://pic2.zhimg.com/50/v2-9effe197f9d92e7fda11a9ec233467c0_720w.jpg?source=1940ef5c)
比如,5克白茶茶样专用袋。
这类茶样密封袋,外形比较迷你,适用5克茶样包装。
比如,装5克2021白露寿眉、2021一级春寿眉等常规茶样。
或者购入特定茶饼或茶砖时,撬出5克装入其中,当做赠品。
在收到茶后,这些独立小包装的茶样,建议先泡开试喝。
不要放太久,以免跑气变味。
另外,这样的密封袋不建议反复多次使用。
不然,某个装过春寿眉的茶样袋,后期再放入其它茶。
此前残留在袋内的茶香,会影响“后来者”的纯正风味!
![](https://pica.zhimg.com/50/v2-980a2a28d91e354b6f94ceca9209a77a_720w.jpg?source=1940ef5c)
再比如,散茶茶样袋。
众多密封袋里,这一密封袋的规格尺寸是最大的。
将它们摆在一块就能看出,它不亚于是庞然大物。
因为空间容量足够大,很多时候,即便是装入一斤条形蓬松的寿眉散茶,问题也不大。
它的适用场合是分装散茶。
举个例子。
当你购入4斤装的白露寿眉散茶时,按照三层包装法打包发货。
最终收到的,肯定是一个大纸箱。
![](https://pic3.zhimg.com/50/v2-e4d54f0f07c3a66d494e706756d9010d_720w.jpg?source=1940ef5c)
用小刀割开外箱的胶带,里面会垫有防震泡沫垫子。
再打开,先是一层塑料袋,袋口用绳子绑着。
解开绳子后,最里面是铝袋,袋口同样用绳子严实绑紧。
再次解开,才能露出里面的茶叶真容。
通常经过这样三层包装密封(纸箱、食品级塑料袋和铝袋)后,适合长期存茶封存,但日常取茶多有不便。
这时可用散茶密封袋,将箱内的茶叶分装出来。
分装八两、半斤、一斤左右的数量,便于日常喝茶取用。
这既能避免频繁开箱,区分短期存茶和长期存茶。
又可以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弱化存茶风险!
![](https://pica.zhimg.com/50/v2-72559d8b95a316384c6697ea2e7b9c14_720w.jpg?source=1940ef5c)
《5》
前面提到了不少密封袋。
透明的、半透明的;
牛皮纸的、银色铝袋的;
饼茶专用的、茶样专用的;
以及分装散茶专用的……
林林总总数下来,共有7种之多。
然而,这仅是一众密封袋的缩影。
剩余的,就不再逐一介绍了。
说了这么多,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清一色属于密封拉链袋。
![](https://pic3.zhimg.com/50/v2-0f5bfe246b61d167a3a8e8d69d302694_720w.jpg?source=1940ef5c)
封口处,设有拉链条。
当你需要取茶时,轻轻一拉,便能打开。
取出适当茶叶后,按原样轻轻捏紧,便可原样收纳。
用起来,十分方便,是短期临时的好帮手。
但考虑到密封条易老化、磨损,多次开合之后,弹力下降,难以捏紧。
再加上,密封袋本身的密封性,不如三层包装来得靠谱。
所以,再次温馨提醒:
密封袋仅适合短期存茶,装入其中的茶叶,最好是一、两月内及时喝完。
长期存白茶时,还是用三层包装逐层密封的方式,来得更安全可靠!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