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他们,湄潭茶才如此悠远香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微美湄潭”
前言:再过一天,在湄潭举办的贵州茶“一节一会”就将拉开帷幕。欣逢盛典的湄潭,茶芽飘香每一瓣,绿水青山带笑颜。这两天,注定属于湄潭,属于遵义,属于贵州!
值“一节一会”召开之际,本期头条为您讲述几位湄潭茶界的著名专家、企业家的故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精力倾注于一片小小的茶芽,衣带渐宽终不悔,在茶叶闪转的亮丽绿色中,青丝成皓首。岁月的无情磨砺,他们对茶的情感却未见消退,反见浓烈……
汪桓武:一生与茶结缘
“围着茶园走上几圈,呼吸着弥漫茶香的清新空气,心里很舒畅。”这个习惯陪伴了汪恒武很多年,每天清晨,只要不下雨,他都将提着茶杯,围绕湄潭象山茶园走上几圈,这个常年习惯养成的爱好,汪恒武说得很轻描淡写。其实,这源于他半个世纪与茶不解的情缘。
汪恒武(中)在茶园查看茶芽长势
“刚来这里,茶园很少,基本上以丛式茶园为主,条植茶园很少,当时全省都只有60余万亩茶园,品种也很单一。”汪老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1963年初,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的汪桓武统一分配到湄潭茶叶科研所,从这开始,他的一生便烙上了湄潭和茶叶的印记。
当时的湄潭茶科所是一所省级的茶叶科研单位,担负着全省80余个县市乃至西南地区茶叶的培育、栽种、科研等工作,汪桓武和他的团队一起用脚步丈量着全省茶区,足迹遍及当时贵州的500余家社队茶场。
一次,单位要做一个关于贵州茶叶生产现状的调查,年轻的汪桓武和他的队友背起行囊,提着干粮,年轻的汪桓武开始了他的调查之旅。那一次他走得最远的茶区是位于黔东南州岑巩县一个较为边远的社队茶场。清晨天蒙蒙亮就从凯里出发,汪桓武和队友沿着崎岖的小道在崇山峻岭中冒着烈日整整走了10多个小时,由于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他们一直饿到晚上11点才爬到位于山顶的茶场,“那是我一生中吃饭吃得最香的一次。”汪桓武感慨地回忆着当年的情景。
当时,在很多茶场里,汪桓武一呆就是一个月,特别是遇到清明采摘季节,他在山上与工人一起采茶、制茶、一起研究解决茶青加工、茶形研制甚至机器的改造等工作。在历经磨难与艰苦的实际工作中,他一直坚定科研如何为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的科学态度。多年来,他积极探索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开展了茶树品种施肥、种植 、生化分析等试验项目,为贵州的茶叶生产及科研做了有益的尝试。在老茶园改造、新茶园种植、良种苗繁殖等方面汪桓武不遗余力,他提出的“揉层茶园春土回沟条基法”,解决了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与利用春土回沟提高肥力的问题,为贵州茶区茶叶生产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今天,当我们喝着清香扑鼻、滋味回甘的贵州绿茶时,有许多读者可能还不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那场关于贵州到底该发展红茶还是绿茶的争论。
“当年,贵州红茶大量出口到德国、欧洲等国家,很多茶界人士据此提出了贵州应该大力发展红茶的思路,茶学专业出生的汪桓武,通过自己长期深入贵州茶区的实际调查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贵州其实更适合发展绿茶。汪桓武认为,从气候上看,贵州山高雾浓,再加上白天晴、晚上下雨的独特气候,红茶与其相比各方面条件就远远不及发展绿茶好。为此,汪桓武撰写了几千字的《贵州生产何类茶为好》、《关于贵州发展绿茶的可行性》等文章,并在《中国茶叶》、《浙江茶叶杂志》等知名茶类杂志发表,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的关注,一些有经验的专家专程来到贵州茶区深入调查,认为汪桓武提出的观点可行。二年以后,贵州开始大量发展绿茶。
当时省内主要的绿茶是传统炒青绿茶,以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为主,无法量产并形成产业化。贵州适合产绿茶,但生产怎么样的绿茶却是学界争论不下的课题。汪桓武和他一起来到贵州的妻子赵翠英共同研制出了“遵义毛峰”等名优绿茶品牌,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作为贵州最早创名优茶的先行者,不仅使全省各地的名茶中高档茶比重显著增长,且品质风格大有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得到了茶农的一致认同,贵州、安徽等地开始规模地生产名优茶。
后来,汪桓武潜心研制采摘、加工、制作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科研成果在1982年获贵州科技成果奖,1984年被载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1985年6月,农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在南京召开首次全国名茶展评会,遵义毛峰获得全国名茶评比第一名。专家在鉴定评语中对遵义毛峰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外形索紧细回直,色泽翠绿润亮,白毫显露,银光闪闪,内质嫩绿持久,汤色碧绿明净,滋味清醇鲜爽,叶底嫩绿鲜活。
汪恒武先后获得不同等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研制并投入生产的名茶有遵义毛峰、银芽茶等获得部优产品称号及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等。目前,已获得贵州茶叶终身成就奖的汪老依然志在千里。汪老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再去走一次贵州大大小小的茶山,感受一下贵州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再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心、出自己的一份力。(瞿欣含 彭剑 彭仕江)
张其生:象山脚下的那盏“红茶”
1937年2月,张其生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早逝,中学在免费的职工补习夜校和同乡会学校中度过,后来考上了安徽农学院茶叶专修科。母亲毅然地用她全部的家当五块尘封箱底的大洋,换取了一张北上合肥求学的火车票,让他踏上了一生的茶叶之旅。
1957年安徽农学院毕业后,他千里迢迢来到贵州湄潭,分配到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今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前身)工作,在著名茶叶加工专家王正容先生的指导下从事工夫红茶研究。
张其生接受记者采访
上世纪70年代茶科所转入红碎茶研究,张老和其他科技人员一道在贵州羊艾茶场六大队蹲点,经过14种机型改革,60多批次试制,成功地研制出羊艾滚切式转子揉茶机及相应制茶工艺,该样机在四川新胜和湖南米江召开的全国红碎茶转子机现场测试评选中获得较好的推荐,同时,“红碎茶六级发酵叶象控制发酵以提高浓强鲜香”的新论点,被安徽农学院《制茶学》和华南农大《茶叶生物化学》等教材引用。70年代末,张老由红茶研究转入科技管理和资料文献研究,开始收集整理大量的科技、人文史料,为科技史和茶文化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张老在著名茶史学家邓乃朋先生的指导下,共同主持完成了“贵州名茶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先后完成了《贵州茶史初考》、《贵州农业志》和《贵州科技志》中15万字的有关茶叶部分的编写工作。1995年,经过15年不懈努力,主持完成了《贵州茶叶科技史研究》,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其中著名茶学家陈椽教授先生亲自逐句审阅了该20万字的研究报告后评价为:“很细很全,是前所未见的,是贵州茶人必读的史文,它可以成为写省茶史的样本。”2010年省政协副主席、历史学家李金顺先生在《黔山茶话》中称该报告为贵州茶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上世纪90年代,张老先后被聘为《中国茶典》编委,编写茶科技、茶俗、茶文化等材料15万字;被《中国名茶志》聘为贵州卷主编,编写了10余万字的贵州名茶概述及十余个名茶;被聘为《贵州茶叶产业开发与应用》副主编,完成了8万字的茶科学篇和茶文化篇;被聘为《中华茶叶五千年》贵州特邀撰稿人,提供贵州史科2万字;1996年他主持了对遵义地区各县市茶产业的调查,完成了4万字的“遵义地区绿茶加工技术与产业化调研报告”,编入《遵义地区科技决策咨询调研报告汇编》;还完成了10万字的《贵州茶叶科技史料辑录》,11万字的《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所史》和8万字的《贵州名优茶选编》等专著。
退休后的张老仍悉心研究、挖掘、整理古朴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原生态民族民间茶俗,与他人合作编写了贵州省农业广播学校《贵州茶文化》教材,参与撰写了《贵州茶百科全书》中茶科研、茶教育与茶叶大事记20多万字条目。
晚年的张老患了严重的白内障和青光眼,每当他拿着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写完一篇文章时,特别希望会电脑的我们帮他变成电子文稿,可有时我们总是不情愿地找着各种理由来拒绝和搪塞,要是偶尔勉强答应了他一两次,他就会高兴得像小孩一样,语气中带着兴奋与感激,连忙说:“不着急慢慢打,眼累了看看窗外”。这时的我特别的羞愧,我这双很多年前曾无数次在他那里接过各种糖果的双手,与其不厌其烦地码着“长城”,也不愿在键盘上飞舞,就因了在电脑上勉强会打出几个字来,就成了在他老人家面前炫耀的资本,羞愧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年过7旬的他仍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感动于那些密密麻麻的钢笔小楷。那500多万字的文献,是他毕生的的心血,也见证了贵州茶叶发展的历史,因此他被称为贵州茶叶界的“活字典”。
唯茶是爱50多年,填补了贵州红碎茶发酵叶象、转子揉切机(单机)、14个历史名茶、茶叶科技史和茶人风范等五项研究空白;获科技成果8项,参与撰写专著5册,发表茶文献300多篇共500万字。为此,2004年张老获中国茶叶学会“奉献奖”;2005年获“贵州省农业科研杰出贡献奖”;2006年先后被聘为贵州省创新茶叶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茶文化专家,贵州省茶叶专家组成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民族民间茶文化研究中心(贵阳)专家组成员;2007年荣获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颁发的“觉农勋章”和“老茶人贡献奖”;2009年被聘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2011年列入《中国茶业年鉴》“茶叶行业人物”,同时被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民族文化影响力人物”称号;2011年获得湄潭县委、县政府颁发的“湄潭县十一五茶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2013年获得“贵州省发展茶叶终身成就奖”。(孙玉玲)
吴贤才:“湄潭翠芽”的先行者
十七岁的吴贤才离开家乡湖南洞口,踏进中农所湄潭实验茶场的大门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作为国家农业部原有实验基地的湄潭茶场也百废待兴。那时的湄潭茶叶种植范围小,产量不足千担,质量也有待提高。为了改变湄潭茶叶的窘境,吴贤才和同事们一起,跑遍湄潭的崇山峻岭,凭着一双脚板踩出了一个个茶场地界。时至而今,他们用脚板勘测出的茶场年轮:大庙场 52 年,随阳山 52 年,屯子岩 54 年,永兴 55 年……仍然镌刻在湄潭深深浅浅的茶业发展史上。
吴贤才(右二)为复兴镇观音阁村干部和茶农代表们讲解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吴贤才逐步掌握了茶叶的栽培、加工等知识,很快成长为中农所的骨干。1952 年,他参与研制成功了工夫红茶和茗茶(当时称龙井茶,由1941年浙江杭州龙井茶师傅帮助创制成功)。他参与并亲自组织生产的扁形名茶,1958年上海茶叶公司审评认为:“其质量可与国内最好的西湖狮峰龙井媲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获“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成为贵州四大名茶之一。1984,为改变原始的手工制茶方式,身为厂长的吴贤才身先士卒,创制出省内首条绿茶精制联装生产线,年产量达2万担,且产品质量稳定,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中农所浓郁的茶文化氛围,茶叶界前辈的不吝指教,让好学的吴贤才如鱼得水,从一个对茶一窍不通的少年迅速成长为湄潭茶场的栋梁,职务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升迁至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他成了茶叶界的资深专家,1987年当选为贵州省第二届茶叶品质审评委员直至第五届。每次审评会,吴贤才与其说是审评委员,还不如说是考验他作为茶叶专家的功力。几十杯清茶齐刷刷摆上桌,选泡的都是茶叶行业的品牌,如同伯仲,没有过硬的本事,是难分出高下的。而且,审评会多数是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举行,来的都是全国各地的资深专家,稍有闪失就会贻笑大方,评审的、参评的手心里都暗暗捏了一把汗。吴贤才却神情轻松自若,于笑谈中完成。观其形、闻其香、再品其味,他总能准确无误地报上每一杯茶的品牌。他每报出一杯茶的品牌,同行们就由衷地伸出了大拇指。每一次的茶叶评审会,吴贤才都载誉而归。
在中农所四十多年的的打磨,吴贤才对于茶叶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理论,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为他退休后,在六十岁的花甲之年,建立湄潭第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经销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湄潭茗茶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厂之初,他就租用300亩茶园,与茶农联营150多亩,打造成无性系良种茶园。2005 年经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认证,成为湄潭第一家获全国有机茶认证的企业,开辟了西部茶乡建有机茶园的先河。为延长优质茶的采摘期,提高优质茶叶产量,他引进了福鼎新品种,把优质茶半个月的采摘期延长到四十五天,产量是原来的三倍。为解决手工制茶速度慢,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他把自己的构想请人画成图纸,到县机械厂按图生产,七次试验才获成功。而且,他不满足于家族式企业的封闭运作方式,十分重视人才和爱惜人才,招聘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到公司工作,打造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夷州牌“湄潭翠芽”,且一出场就表现不凡:1998年获“贵州省名茶”称号,继而又夺取了全国“中茶杯”一等奖和全国“中绿杯”金奖桂冠。
培植福鼎成功,摘获了桂冠的吴贤才并不满足于一家之利,他现身说法,在全县进行宣传并推广,使全县广大茶叶种植户都获得收益;研制的茶叶机械成功了,他到江津批量生产了一百台制茶机,推广到全县,工效比手工提高十倍;民间有制茶工艺密不外传之说,吴贤才对他一手创制的夷州牌“湄潭翠芽”工艺却从不保留,对茶农及同行都是倾囊而授。他还吃住到蒙芝田、杨仕文等茶农家,手把手传授他们种茶制茶的经验和知识,让他们成长为茶叶专业户。杨仕文的儿子杨永刚2007年被评为“全市十佳农民工”创业之星。如今,湄潭县内处处是福鼎,而每一个关于福鼎的话题都少不了对于吴贤才的赞誉。
为让湄潭茶叶真正成为一个拳头产品,走向全国和世界,吴贤才还亲自编写了“湄潭翠芽”生产的地方标准,让其他制作“湄潭翠芽”的同行有据可考,有标准可衡量,这条标准推广到全县,成为贵州省茶叶界第一个实施的茶叶加工地方标准。吴贤才和湄潭茶人们的付出提升了湄潭茶叶,“湄潭翠芽”被打造成了一个呱呱叫的品牌,屡次荣获国家级金奖……“湄潭翠芽”被县茶业协会确认为湄潭扁形绿茶的统一品牌,为其申请了“湄潭翠芽”?的证明商标,并作为公共资源,供全县茶叶企业使用。“湄潭翠芽”的品牌提升,让精品茶园茶青原料从原来的10元/斤提高到45元/斤,80元/斤……为湄潭茶农脱贫奔小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芝惠 胡静)
叶文盛:情注“遵义红”
2015年5月,湄潭“遵义红”红茶再一次荣获殊荣,在全省春茶斗茶大赛上,勇夺“红茶类金奖茶王”称号。此次获得红茶类金奖茶王”称号的是贵州琦福苑茶业公司,公司总经理叶文盛是“遵义红”红茶创始人,通过多年的努力,让“遵义红”红茶再次提档升级。
叶文盛是福建人, 2003年,通过一个朋友推介到贵州发展茶产业,在他的记忆里,不知道贵州盛产茶叶。为了摸清贵州到底有没有种植茶叶的区域,叶文盛来到湄潭。在湄潭核桃坝村,他就被这里的一切吸引住了,大为惊叹,处处是茶园,林茶相间,而且生态良好。
贵州琦福苑茶业董事长叶文盛
经过市场调研分析,认为在湄潭发展茶叶生意前景可观,叶文盛就开始了在湄潭的创业发展之路。
发展初期,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在湄潭,当时就茶场的设备比较先进。由于是茶叶世家出生,对各类茶加工都熟悉,在与茶场的职工一起研究制作方法后,就开始自己收购茶青加工绿茶,第一批手工制作出来的茶品质不错。
2006年,湄潭大力发展茶产业,大力扶持茶叶企业,叶文盛毅然决定找地块建加工厂房,继续做大做强。
2007年,福建武夷山的“金骏眉”红茶开始在市场上走红,从小就做功夫红茶的叶文盛就在想,能不能在湄潭做一款可与之媲美的红茶?在一些老茶人的帮助下,叶文盛结合福建政和工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经过反复调查试制,不断摸索,最后根据黔湄502、黔湄419、黔湄601等茶叶品种的特性,创新出适合加工湄潭红茶的生产工艺,制作出外形紧细、秀丽披毫、色泽褐黄,汤色橙红亮、带金圈,香气纯正、幽长、带果香,滋味纯正尚鲜,叶底匀嫩的“遵义红”红茶产品。
起初,有人认为,湄潭就是一个产绿茶的地方,生产红茶简直是天方夜谭,但“遵义红”红茶产品品质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迅速在全省欣起红茶消费热潮。
在2008年重庆农产品交易会上,叶文盛的“遵义红”红茶当时并没有名字,县委县政府在得知这款产品在交易会上销售很好时,就建议将这款产品注册冠名,继续把产品做精、做细、做强。
2011年7月,“遵义红”红茶被正式授权为地理商标标志,2011年河南信阳茶博会上,“遵义红”红茶获得全国十大红茶称号。而叶文盛也先后获得2011贵州茶业年度“十大经济人物”、“遵义红”红茶创始人、“贵州省十大制茶能手”等荣誉称号。
2012年10月,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经营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公司位于贵州省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厂区占地面积60亩,公司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道路,在湄潭县高台镇建设企业核心基地500亩,建设“两新一高”茶叶基地3000亩,周边带动2万亩。公司产品主要销售到广东、山东、福建、江苏、贵州、北京、上海等地。2014年,公司产值3000万元,今年将达5000万元。
在谈到贵州茶产业发展时,叶文盛认为,贵州生态优良,茶叶品质极佳,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丰富茶类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仇正腾)
关注“微美湄潭”:“美丽湄潭 无微不至”——亲,欢迎订阅由湄潭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新闻传播机构权威“微美湄潭”。同饮湄江水,共品翠芽茶,我们致力于打造传播美丽家乡的新媒体平台!投稿邮箱:@.com
页面
通讯录→订阅号→右上角“+”→搜索“weimeimeitan”或“微美湄潭”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共账号→添加关注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