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分类(二):是不是有一千种茶叶,就有一千零一种分类
今天接着讲茶叶的分类。
看了昨天文章的人,如果有看我上传的分类导图,应该可以发现,茶叶的分类虽然多,但大致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为了照顾新来的朋友,今天咱们把导图再上一下,大家看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昨天从茶叶的树型,采摘的嫩度讲到了加工。
到加工这里,基本就触摸到茶叶现在市场上通用的常规分类了。
因为市场上茶叶的分类大概就是红、绿、黄、白、黑、青、花。(排名不分先后)
大家看到这七个字,前面都是颜色,后面的“花”却不知道是什么。
花,就是花茶。这里的花茶一般指的是窨制花茶。窨制花茶是以绿茶或者其他茶类为基底,通过一定加工工艺,使茶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充分发挥吸附特性,将花香吸附在茶叶里,并能够在冲泡时更好的融入到茶汤里。
所以,很明显,花茶和前面六种应该不是一类的。而是前面六种茶的再加工产品。
那么前面六种茶的分类,是依据什么呢?
我们先从表面的区别来看,绿茶如龙井、碧螺春、毛峰等,干茶一般以绿色或黄绿色为主,茶汤为淡绿或黄绿;红茶的干茶一般为红棕或者棕褐范金黄,茶为橙红色;黄茶干茶黄绿或棕褐,汤色橙黄或淡黄;白茶干茶白毫显露,汤色清淡;黑茶干茶青褐或黑褐泛红,汤色红浓;青茶干茶青绿或者青褐,汤色青绿或者橙黄。
这些词大家可以不用细看,意会就可以,回头我会找机会把术语跟大家详细的说明一下。
当然,因为不同茶叶的分类下面有很多不同的工艺和技术参数的不同,导致同样的工序不同温度或时间,加工出来不同汤色、干茶甚至香气的茶叶产品。
很多人入行两三年都分不清六大茶类。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茶叶的消费和选择。
好在,大家不管什么茶,觉得好喝的,一般还是愿意去了解。
只不过,很多伪学术派利用大家对六大茶类的不熟悉,浑水摸鱼,伪造一些好像是新的又很“科学”的一些理论,来坑蒙拐骗,招摇过市。
小玉师兄希望能够集合一些专业人士的力量,更多的普及一下茶叶品鉴的知识,以免大家陷入乱象之中,被一些投机分子骗了钱财和时间,甚至迷信一些歪门邪说。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似乎还是找不到六大茶类的分类规律。
实际上,六大茶类是在1979年才被正式提出和分类的。当年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大)陈椽先生和浙江农业大学(今已并入浙江大学)在《茶业通报》上隔空探讨,然后经过多年,逐渐流传和拟定的。而在分类细项和方法上,两位茶叶届老前辈也是争论不已,各持己见。
所以茶叶分类到今天不过区区四十年的时间,想让各位跟随改革发展的道路快速前行真是辛苦了。
那么茶叶的分类,到底怎样才能记得清,辨的明呢,咱们明天接着聊。
原创声明:这篇文章是小玉师兄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