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别走可笑的产业路

2021-03-04 13:14:39热度:139°C

  “中国:没有名牌的茶叶大国”——这是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文章的标题。据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茶叶品牌都难以与立顿国外竞争者相抗衡,而且工业化程度远低于肯尼亚等经济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叶的国际售价也低于斯里兰卡等国。

  言外之意,似乎就是说中国茶叶产业应当走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来说,这条道路走得通吗?答案是“否”!

  中国茶的特殊境遇

  我们需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以国际市场的平均售价来比较中国与印度、斯里兰卡茶叶总体价格和品质,这种方法本身是错误的。

  从问世之初,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茶产业就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下运行的出口导向产业,来自殖民地宗主国的资本家依靠掠夺当地农牧民土地建立起大面积的茶园,其茶产量绝大多数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与其整体售价基本相当。

  然而,中国茶产业总体上是内需导向的,越是高档茶叶,销售就越是集中在国内,出口茶是相对中低档的部分,出口售价与行业平均售价相差甚远。

  但在中国,仅仅人地关系这一点就足以决定大面积单一茶园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多数地方行不通。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国土上对自己的同胞采用当年英国殖民者对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人民的做法吗?

  “中国风尚”畅想

  在人地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类似我们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加工贸易的发展模式。

  中国拥有众多的名茶,其品质绝非快餐式茶叶的立顿之辈可以相比,如果要龙井、冻顶乌龙、普洱之辈向立顿看齐,无异于让范思哲降到与真维斯一个水平。甚至某些按照西方口味制作、产业化模式运作已经颇为成功的茶产品,其价格极为高昂,喝到我的口里,我也觉得味道还赶不上价格低很多的老配方“文革砖”。

  我们何必要选择如此“可笑”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茶文化,让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者改从中国饮茶习俗,欣赏和追求中国茶叶风味的精妙之处,我们就不仅能够为有限的农地赢得最大的收益,而且还可以把越来越多的海外农地发展成为我们的原料供应地。

  无须讳言,殖民时期的印度茶业问世不久就将正在清末的中国出口茶打得一败涂地。但清末的中国积贫积弱、屡战屡败,任何一个欧洲小国都可以欺负中国而无须承担真实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必定被视为弱者、落后者的野蛮习俗而不会受到多少外国人的追捧。

  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国形象,正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为什么不把这笔无形资产充分利用起来,反而要一味惟西方风尚是从呢?

家里制茶叶茶叶不沉底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7805563 55633141 31414806 48062136 21361890 18905021 50213423'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3047) and MATCH(title) AGAINST('17805563 55633141 31414806 48062136 21361890 18905021 50213423'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