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制茶师大赛之福田乡 秀美福田 好茶后发制人

2021-03-04 13:00:44热度:147°C

[摘要说明]制师大赛之福田乡 秀美福田 好茶后发制 安溪有个乡被誉为“绿色明珠”,但凡到过这个地方的人都会被这里迷人的风景给“醉倒”。这个地方就是“泉州市级生态乡镇和福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安溪福田乡。4月27日,记者抵达福田时,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大赛正在此火热推进,许多干部都入村入户驻点抓落实。福田风景醉人,依托大生态环境,其茶产业之路又有怎样的布局?就此,记者对福田乡进行了一番探访。

山美水好:打响绿色品牌

福田乡位于安溪西北部,是安溪最边远的乡镇,境内坐拥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青山连绵,绿水长流。至2008年底,全乡茶园总面积9000多亩(其中生态茶园示范片2100亩、一般生态茶园2300亩),年产茶叶420多吨,产值29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10元,其中茶叶收入2956元,占农民总收入的59%。

“茶业兴衰重点在人、关键在人。”福田乡党委书记余木水表示,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福田一直在引导茶农走好“生态、传统、优质、规范”的兴茶之路。同时,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继续实施各种培训工程,扩大学习内容和范围,全面提高涉茶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制茶技术水平,确保茶产业持续发展。此外,在各村培育1到2家示范户,带动全乡茶农走好生态茶业这条路子,打响福田茶叶的绿色品牌。

源头建设:培育生态茶园

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大赛让福田乡干部们好一阵忙活。为选拔有实力的选手参加大赛,4月27日至29日福田全乡先期举行为期三天的初制大赛选拔赛,参与选拔赛的20个制茶师每人由乡里统一派发同一地片的茶青25公斤。为确保赛事公平,选拔赛期间乡干部深入各户驻点监督制茶过程,干茶制作完成后由干部统一带回乡政府再交由安溪县相关专家评审。

“初制大赛选拔赛的意义在于广泛发动茶农参赛。”在福田乡乡长赵崇宏的印象中,福田类似的赛事并不多,此次举办选拔赛,当地茶农都很热心参与。

赵崇宏表示,福田临近祥华、感德,是生产黄旦、本山、毛蟹的老茶区,近年来大力发展铁观音生态种植,作为铁观音新区,在培育生态茶园的同时,还吸引茶企入驻发展。

“茶农参加大赛如果没有好的茶园采摘下来的茶青,参赛基础就不牢。”福田乡党委书记余木水重视茶叶源头管理,注重指导茶农科学施肥用药,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绿肥,增加茶叶内含物,确保土壤不变质,并引导茶农根据季节变化、土地条件进行科学施肥、除虫和修剪茶树。

福田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后发制人。眼下,基于合作共赢模式的茶叶合作社正在福田不断组建,合作社农药统一购买,统一喷洒,同时依托合作社力量从外地调运羊粪、兔粪等有机肥改善土壤。源头建设正是后发制人的关键所在。

福田乡海选人员亮相

希望能通过这次大赛,把我们福田的茶叶推向另一个台阶

陈连福(福田乡尾洋村村民,获2007年乡茶王赛金奖)年龄:42岁 茶龄:10年

参赛感言:

我们家世代做茶,我自己对做茶也很感兴趣,所以经常自己研究。我现在的茶均价能卖到一斤200多元,最高时候,秋茶能卖到一斤1500元。我做的茶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做,消青的也有,但主要是以传统为主。之所以能做出好茶,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地理条件好、生态好、茶青好,所以茶也特别好。

茶好,技术硬,为家乡争光

李瑞谦(福田乡白桃村村民,福田乡第一届茶叶协会理事、副会长,获2006年乡茶叶生产工作先进工作者,2007年安溪县茶业工作先进个人)年龄:34岁 茶龄:14年

参赛感言:

我是从小跟在父亲身边帮忙,耳濡目染,逐渐学会做茶的。现在市场回归正统,我的茶一斤都能卖到好几百元。做茶最关键的,我觉得是摇青的最后一遍。偏轻的话,香味出不来,偏重的话,又过了,水质会变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最后一遍的摇青,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毒药茶叶茶叶有咖啡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