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北京宣武区官方表态:大型茶城近期不添了

2021-03-04 12:57:50热度:115°C

[摘要说明]北京宣武区官方表态:大型城近期不添了

11年进驻12座茶城租金价格战现身专家解析“一条街”模式重复建设市场饱和———

普洱茶都的退出,对许多茶商来说并不意外,因为许多人都感觉到随着茶城数量的增加,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据了解,除去普洱茶都,马连道仍有大小茶城11座,其中包括常驻商户1200余个。而茶叶一条街的经营模式正遭遇挑战。

普洱茶都的退出,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整体茶叶市场问题的冰山一角?它的退出是将促使整个马连道更加有序的发展,还是茶城退市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同行反应

茶城开打租金“价格战”

看着曾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倒下了,其他11家茶城的商户们和管理方在表示对普洱茶都的闭市遗憾的同时,也悄然采取着自己的措施。

茶缘茶城董事长马武表示,他刚刚听说普洱茶都关闭的消息,茶缘茶城正对商户租金打8折,以帮助其度过金融危机。“现在还有很多商户想进来。”马董事长说,普洱茶都的关闭,不会对茶缘茶城造成影响。

记者在马连道茶城看到,租金降价的条幅已经挂出,其中办公区域按每天每平方米2元起租。记者随后又在青溪茶城发现,这里有商户已经将原本的店面一分为二,然后将其中一间出租给其他茶商,以缩减成本。

另有部分茶城也表示打算推出价格战的措施来应对。

茶商回忆

11年开起12座茶城

坐落在马连道14号的北京茶叶总公司,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公司于1981年注册了新中国第一个茶叶类商标——“京华”,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华老字号。作为17岁就接触茶叶的老前辈,该公司高级评茶师李文喜可是算做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成长的见证人。

李先生告诉记者,在茶叶一条街形成之前,政府也将小商品市场、电器市场尝试引入到马连道地区,但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满堂香茶叶市场成立后,才吸引了大批零散商户和顾客前来。从1999年开始,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初具规模。

从2000年开始,各大茶城相继成立,出现了卖茶与茶艺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马连道北口也正式挂上了“茶叶一条街”的牌子。第一届茶文化节也是在2001年开幕的,茶叶一条街进入辉煌期,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丝隐患。据李先生介绍,这11年共开起了12座茶城(详见地图),加上零散的摊位和茶叶公司,实际上竞争非常激烈。

然而另一方面,参与竞争的茶商却良莠不齐,“其实茶叶是非常特殊的商品,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外行人干不了。”李先生说,虽然现在茶商众多,但真正懂茶文化,尤其是能够将茶文化和市场经营结合起来的茶城管理者却并不多。

专业分析

业内专家:马连道茶城已饱和

当记者将普洱茶都退市的消息告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时,他表示此前从未听到过任何“风吹草动”。

吴秘书长认为现在马连道不再是全国唯一的茶叶一条街,东北、华北一带也形成了自己的茶叶市场,自然会对顾客进行分流。

而马连道这一条街上,大小的茶叶市场也有十余家,已处于过度饱和状态。

因此普洱茶都的关闭应归咎于市场的重复建设,是竞争下自然淘汰的结果。“目前就普洱茶都的规模而言,还不会因为它的倒闭对其他茶城造成太大的恶性影响。”吴秘书长说。

经济学家:“一条街”模式有利有弊

马连道的茶城真的太多了吗?

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刘成璧教授,他认为就目前马连道茶叶市场的规模来说,这种“一条街”式的集中经营也是双刃剑。

一方面,茶城扎堆经营,能够发挥集体效应。现在市民一说茶叶,肯定能想到马连道,这就是品牌打出来了。

但另一方面,过度的集中也导致了竞争的差异化低。虽然茶城众多,但各家与各家的特色却并没有区别开来,茶城同质化现象严重,重复建设过多,模式大体相同。

刘教授认为,即使普洱茶都关闭了,就马连道目前的市场来看,茶城的数量仍是相对多了,不排除将来继续淘汰的可能。

专家支招

茶城找准定位政府抬高门槛

刘教授认为,随着竞争者还在不断增加,商家也应该想想如何通过其他方式留住客人,比如引入茶园、茶馆,在品茶的同时加入民俗文化,像相声、京剧、昆曲等,或者尝试拍卖。

每个茶城应该根据自己的定位突出特点,如国际茶城在招商时就应该招主营外来茶的商户。

从政府角度来看,应该有意识引导茶城的管理方,打造有自己特色的商圈。此外,对于想在此地开茶城的开发者,也应该加强审查力度,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除了考虑开发者的资金雄厚外,是否有独特的定位及企业文化也很重要。

同时,政府也应该倡导各茶城在金融危机期间适当降低租金。

官方态度

近期马连道不建大型茶城

对于普洱茶都的退市,宣武区马连道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竞争中优胜劣汰的结果。

目前,要解决金融危机后马连道出现的“冷场”,必须要重点打造该商圈的特色文化,引导商户从单纯卖茶到经营文化创意的转变,尽量避免茶城间的趋同性。

因此,近期内,马连道茶叶一条街将不再建大型茶城,实现从多到精的转变。

另一方面,为帮助商户们顺利“过冬”,政府针对茶商设立了“无房产、无抵押”的小额贷款。只要年龄在20—60岁、具有北京户口或在北京住满一年、持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经营3个月以上的商户,便可申请最高额为10万元的贷款。同时,中国茶叶拍卖市场也在运作当中。买茶叶怎么问2016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