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马连道
马连道是京城茶经济的一道风景,也是我近年来一直关注的。2003年5月21日,在接受《中国财经报》记者高冰尘先生采访时,我们就与马连道相关的一些问题交换了意见。下面是纪要(刊发于2003年5月23日〈中国财经报〉)。
高冰尘:我读过一首日本的茶诗:夏日求其凉,冬日求其暖。茶要合于口,碳要利于燃。这里说的就是一个准确定位的问题,那么如何给马连道茶叶街的功能科学定位呢?
陆尧: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马连道应该是一个以流通为主的茶叶批发功能街区。这个功能定位如果做得好,她会产生一系列正面效应。比如说,产销信息的集聚功能、价格发现功能、茶产品的辐射功能、茶产业人才tieguanyin结构的完善功能等。北京每年是20万担的茶叶吞吐量,本地消费十万担左右,其它辐射到东北、天津、张家口等地。如果对马连道功能定位中的这几个环节都有比较细致的考虑,将有助于马连道的发展。因此,首先要把功能定位做好。宣武区政府正在就马连道下一步的发展做进一步的规划,我们社科院工业经济所也在介入相关的工作。把马连道建成一个以茶产品流通为主、商贸结合这样一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特色商业街,是很受人们关注的,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高冰尘:从全国6个大型茶叶批发市场来看,一个很好的功能定位之后,是否有效的行业管理也要紧紧跟上?
陆尧:不错。就马连道而言,据我了解,现在有好几个部门在发挥着行业管理的职能。区经贸委、广外办事处、工商,还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大家都关心,这是利好因素。但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地协调,一个声音说话。马连道现在有管理委员会、茶商同业公会、个体私人协会的分会等,这里有一个协调的问题。在协调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背景,行业管理应该更多地体现服务,比如信息的服务、人才培养的服务、价格平抑的服务。职能管理尽管是有分工的,但最好是集中到一个部门管理,如果政出多门,就有悖于行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不利于马连道的发展。
同时,必须重视利益格局问题。马连道能否管理好,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个利益格局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茶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商业企业、房东等,有一个利益协调问题,而且现在越来越显现出来。在这些利益格局里面,谁来发挥调控作用,进行利益关系的协调?我们希望政府引导开发商给茶商让利,要放水养鱼,让茶商们在马连道要立得住,让他们安心发展。据调查,现在马连道普通茶商的毛利只有3%到13%,还不如文革前国营茶店的毛利水平。民营经济的优势跑到哪里去了?不要让茶商掉太多眼泪啊。
高冰尘:您说过,要是孩子们喝龙井像吃麦当劳那样上心,大人买茶产品像买vcd那样大方,中国茶茶叶产业就更有希望了。那么,您是否能提供一种发展茶产业规模效应比较可行的营销方式?
陆尧:请关注会展经济。规模效应需要通过会展经济作为补充,只要做得好,茶商也是有积极性的。比如,去年马连道的茶商有不少参加了石景山区政府和茶叶流通协会在八大处组织的茶文化节,我听到茶商的反映比较好。在会展经济方面,无论是区域功能定位也好,行业管理也好,希望加强对策性协调。马连道是在销区,而且北京的消费指数又很高,茶的会展销区比产区更有优势。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做市场,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有机结合,使茶商得到季节性的规模效益。现在从茶的会展经济来看,政府的痕迹过重。据我们调查,每年二季度全国与茶相关的、有销售内容的茶会展在30个左右。这种比较分散的、不容易形成规模效应的会展应该调整。要做大、做精、做强,马连道具备这些条件。
高冰尘:过去,北方消费者一般喝花茶,现在70%改喝非花茶。比如中高档的绿茶、乌龙茶、普洱茶、苦丁茶,如何适应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呢?
陆尧:其实北京作为一个大消费城市,完全可以有更多的资金集中到茶产品的消费上来。过去茶产品主要是茶叶,今天在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时代,茶叶已经不能涵盖这个产业了。如果说人类五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以茶叶这个物质作为载体的话,那么,今天的现代茶产业已经是由茶产品作为载体了。比如,现在茶饮料发展得非常好。2003年以来,百事可乐、雀巢、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张一元等都做了罐装茶饮料。事实上,从1998年以来,茶饮料工业和茶馆业已经成为中国茶产业新的亮点和增长点,对茶产业的整体拉动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从产业背景的角度看,茶产业还仅仅是资源型的产业,她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她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变为竞争优势,还需要更多的新的增长点。在茶饮料工业、茶馆业的基础上,我们希望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来培育茶文化旅游业、茶文化教育培训业这些新的增长点。在这些增长点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需要像马连道这样的茶叶批发市场,她的产品辐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等都使得她在北京茶物质消费和茶文化消费这个大的市场上可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茶叶推广词过期茶叶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