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松溪县茶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03-04 12:25:50热度:144°C

1995年我县实施了“福建省果园改造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由于大力开展低产茶园改造,开发名优茶等项目,先后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和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经济作物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投产茶园2533hm2,茶叶产量达1930t,比1994年增736t,增产63.85%,平均666.7m2,产50.7公斤。茶叶产值1680万元,比1994年增917万元,比增120.1%。茶叶税收占全县税收10%。1999年茶叶又获得好收成。

1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1.1茶叶发展不平衡经营效益悬殊。

80年代,我县社队两级都办茶场,各乡镇都设茶叶收购站,生产收购规模相差不大,发展相对平衡。茶叶市场放开,茶平、郑墩的茶叶得到迅猛发展。茶平乡实际茶叶产量有60多t,产值高达800多万元。产量、产值分别比80年代鼎盛期增长五倍与十二倍。其他乡镇发展却较缓慢。渭田、花桥、祖墩出现减产减收。全县至今尚有333hm2茶园处于抛荒、半抛荒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营体制问题。发展慢的地方普遍实行“茶山茶厂集体经营与大户短年限承包”的经营体制,以致造成管理粗放,掠夺性经营的短期行为。其次,本县境内设卡设站管税或财税承包个人征管,随意性大,尤其不利于茶叶发展慢的地方发展茶叶生产

1.2茉莉花茶优势减弱影响茶叶增值效益

我县茶树品种宜制绿茶,是深加工茉莉花茶的上乘原料。80年代松溪茉莉花茶占全县茶叶总量的80%,出口量达全省花茶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多。而今我县茉莉花茶产量从80年代中期的1300t降到目前的500t左右。而且目前我县生产的花茶有60%是通过茶坯调外地窨花或从外地调进花加工形成的。茉莉花茶生产优势减弱的原因:(1)花地面积减少。(2)树势老茶健康化,单产降低。(3)产花规模小,花的调拨,定价和付款由花贩所左右,花农和厂家两头利益受损,由此种花积极性受挫伤。

1.3企业发展艰难难以有力带动产业发展

从国有郑墩茶场看,虽然取得进出口经营权,但茶叶出口配额未到位,还得依赖杭州、福州、厦门等茶叶进出口公司,绿色食品品牌的无形资产尚难在外销发挥其效益。企业内部面临负债沉重,流动资金短缺,制约生产发展。

1.4发展茶叶在认识上尚存在不足之处全县原设9个乡镇茶技站,编制23人,现真正从事茶叶工作的达不到50%。县茶叶总站、茶科所编制共15人,也只有人头经费,没有事业费,难以开展工作。

2对策与措施

我县地处闽北山区,是全省19个欠发达地区中的典型贫困县。根据[十五]发展规划,我县要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县,建成8666hm2茶叶“绿色食品”基地县,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下大力气抓茶叶发展,是我县脱贫致富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

2.1要从理顺、完善茶叶经营体制入手,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种茶积极性和创造力。各乡镇要认真学习茶平茶叶经营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理顺、完善当地的茶叶经营体制。另一方面要完善乡镇财税征管办法,在本县境内放开茶叶流通。

2.2切实抓好茶园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建园生态化,茶树良种化,管理科学化,采摘机械化,产品优质化。各乡镇要从抓“一重山”开发改造入手,落实好[十五]规划的茶园基地建设目标。

2.3充分重视茉莉花基地建设,搞好茶、花资源合理配置。要在沿松河两岸的河东、旧县、松源、郑墩四个乡镇为基点加以扶持发展,采取按新种面积适当健康茶补贴苗木的办法扶持。要在横垅村尽快建立茉莉花交易市场,促进公平竞争交易。

2.4组建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国有郑墩茶场应当尽快地完成体制改革,按股份有限公司法定章程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组建领导阶层,以形成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把具有松溪特色的“绿色食品”品牌产品尽快推向内外销市场。

2.5重视私营企业发展,进行分类扶持,分类指导。茶叶要发展,必须充分重视私营企业的发展。对发展较好生产能力较大的厂,银行必须要有支持产业发展的特殊政策,对一般的私营企业则应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规范产品,引导联合,合作办厂,增强实力,进行规模经营

2.6加强领导,强化茶叶管理部门职能;尽快建立茶叶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中心。各乡镇要有二位党政班子付职负责茶叶生产。茶技站人员要调整充实,茶叶管理总站要加强力量,强化职能,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尽快建立茶叶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为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产品,拓宽国内外的市场服务。

朱步泉(松溪县茶科所353500)

茶叶凉性炒茶叶价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