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四川茶叶出口持续萎缩专家建议“红绿搭配”

2021-03-04 12:23:15热度:154°C

上世纪80年代曾是四川省出口茶叶的鼎盛时期,但到了今天,由于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原因,产大省四川的茶叶出口已面临相当严重的问题。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04年,作为四川省内传统优势农产品之一的川茶,自营出口仅436.65吨,出口额229万美元。据四川省商务厅发布的最新统计,今年1-9月,四川省仅有6户企业出口茶叶,共计178吨,出口额继续下滑至73万美元。

据另一统计显示,2004年四川省茶叶总产量达8.6万吨,原材料供应到外省再出口的数量达到6000吨。四川俨然已是国内茶叶生产大省。

但是,外销不旺、甘为他人做嫁衣的背后,产茶大省四川面临的变局将更加严峻。

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据了解,近年来,商检部门在对四川省出口茶叶的检测中,不时发现三氯杀螨醇、DDT等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情况。

由于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四川省内茶叶出口企业甚至遭遇过这样的尴尬:货物运抵日本后,被对方检验部门要求作退运处理,最后不得不就地销毁。

目前,包括川茶在内的国内茶叶出口面临“雪上加霜”的局面——从8月1日起,欧盟启动新的农残检验标准,对硫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比例从30毫克/公斤调整为0.01毫克/公斤,限量标准一下比原来紧缩了3000倍。而硫丹作为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在我国茶叶作物上被广泛应用。

此外,日本也将于明年出台新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在10月30日结束的98届广交会上,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负责人承认,国外市场茶叶产品标准日渐苛刻,已对企业出口造成影响。

对此有专家指出,四川省内目前执行的茶叶农残留限量标准本身低于欧盟标准,茶商网与日本标准也不尽一致,如不及时解决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将严重阻碍四川茶叶的出口。

“以产定销”模式有待创新

据调查,除了农残、重金属超标等基础性问题外,川茶在出口种类和出口市场上的缺陷也逐渐显现。

近年来,国内茶叶出口增长迅猛,今年前8月出口量同比又增长10%,我国全年茶叶出口有望突破30万吨,成为全球第二大茶叶出口国。对比川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境遇,四川省内专家呼吁,川茶必须尽快走出以产定销的历史,尽快向“以销促产”的发展思路靠拢。

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曾是四川省茶叶出口的鼎盛时期,出口茶类健康茶以红茶为主。而上世纪末国际茶叶市场“红改绿”之风日渐盛行之后,川茶出口开始大幅萎缩。

目前,四川省出口茶类只有绿茶,且只有单一的蒸青绿茶,只外销日本。而我国出口绿茶中,蒸青绿茶比重只占7%,炒青绿茶等产品在非洲、中亚等地拥有大量市场。

在国际市场需求指引下,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实现市场多元化,也应是川茶的必然选择。

四川省商务厅外贸处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川茶目前全是传统的销售模式,包括一些具有较大规模的茶叶企业仍只安于现状,还没有大量出口的打算,这将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创新销售模式。

专家建议“红绿搭配”

针对川茶出口面临的窘境,四川省商务厅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日前发布调查报告称,结合目前国际茶叶市场特点,川茶出口应当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报告指出,四川省内茶叶内含物比浙江茶叶丰富,制成绿茶茶味较重,适合西非、中亚等市场需求。川茶应当在巩固对日本蒸青绿茶出口的同时,积极发展对西非、中亚市场的炒青绿茶出口,拓展绿茶出口市场;而宜宾等地的功夫红茶、红碎茶等产品曾在欧美受到欢迎,当前应恢复出口渠道,组织相应产品生产和出口;尝试高香茶、花茶等特种茶和定牌小包装茶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

参与调查的有关专家还提醒川茶生产企业,茶叶是少数国家种植、全世界普遍消费的一种大众农产品,进口国集中且标准逐渐提高,川茶应当从茶园栽培管理、茶叶加工现代化等方面入手,尽快形成茶叶出口基地,较好解决农残、重金属超标准等根本性问题。

狐臭用茶叶怎么冲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