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茶质量标准的思考——专家访谈录
业内人士都知道“3505”作为个茶号,代表了珠茶顶级的质量概念。系列茶号代表了约定俗成的质量含义。我国老一辈茶人创造性设立的茶号,某种程度上便是中国茶的独特品牌,为国外商人和消费者普遍接受而深受信赖。国外进口商与国内出口企业之间,只需报出茶号,无需看样便可成交,正是我国绿茶出口的优势所在!现在茶号代表品质质量的功能已经渐渐消失了,“3505”冒出了a、b、c系列,自编茶号的情况也不少。国家制定的贸易样、标准样已很难发挥质量监督及统一质量水准的作用。市场放开后,质量也放开了,现在的茶叶外贸实行的自由质量体系,外商报价格,工厂根据成本拼质量,不管够不够得上3505的水准,外商高兴叫3505就叫3505,如果质量实在与传统的3505差距太大,就在3505之后加一个a或b或c,便于逃避商检,应付最低限价的检查。而专管出口茶叶质量监督的商检部门也对目前时兴的买卖双方默认的来样加工的质量存在着管与不管的困惑,对于客户接受了,但不符合传统茶号等级质量的茶叶放不放行?在这个口岸卡住了,而在另外的口岸未必能卡住。在自由贸易下要不要标准,在认识上也不完全相同。有人认为传统茶号下的质量标准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应有市场经济的准则……
无论我们如何争论,又如何聪明地变通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我们的出口商和工厂除了将茶叶按约定的价格卖出去外,并没有捞到别的好处。可国外的商人仗着大众消费者对我们3505的传统茶号的信赖,以便宜的价格将相对质次的茶叶采购去,照样按照原先的3505的卖价投放市场销售,蒙骗了消费者,真正得到好处的是这些外商,而消费者发现受骗上chinatea当,造成信誉损失的是中国茶叶,说中国茶的质量下降了,真正损失的还是一代茶人辛苦铸造的中国茶叶形象!
专家们呼吁,代表质量水准的标准是无法放弃的。在国内任何加工产品的工厂,只要它的产品投放市场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便应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它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质量承诺与保证。标准也是市场监督部门在接受消费者投诉时检查核实的仲裁依据。
放弃质量标准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作为一个行业,即便是在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需要有一个行业的标准来指导行业内企业的质量行为,为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提供量化依据,企业可以检讨自己的质量行为,把握自己企业的定位。无规矩何以成方圆?
珠茶作为完全由我国垄断的资源性独特的产品,我们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或希望我们的产品保持怎样的质量水准。应该要有我们自己的“规矩”。一味满足客户的变通要求,虽然眼前可以获得暂时订单和市场份额,取得了“小利”,但失去了市场终端的消费者信赖,损失的却是长远效益的“大利”!
珠茶由辉煌走向衰落,回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质量引起。珠茶从那个时候在美国市场被“封杀”逐出来以后,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不管我们多么努力再也敲不开美国市场的这扇大门,因为我们已经丧失了美国饮用珠茶的直接消费者。历史的教训就是这样深刻,这样残酷,业界真的这么容易忘却!
专家们对目前珠茶质量的混乱造成市场混乱的恶果表示了担忧,决不是危言耸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放弃了传统茶号的质量标准,已从根本上“点”了中国出口绿茶优势的“死穴”,任你仗着绿茶大国的资源优势,主茶文化动权丧尽,优而无“势”了。该是痛下决心开始整顿的时候了!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坚决地打击假冒伪劣等行为,取缔不符合加工出口茶要求的小茶厂;行业协会通过制订行规来规范珠茶初精制加工的工艺流程,卫生条件等,应该是可行的。呼吁企业自律行业纪律;上下齐心在提高珠茶品质质量上形成共识,回归珠茶作为绿色珍珠的形象,使中国茶在世界条市永放光彩!
便携式茶叶贵定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