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厦门乌龙茶市场乱象
以前的厦门茶业市场乌龙茶的品种繁多,有铁观音、本山、梅占、肉桂、黄金桂等等。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市场上的乌龙茶似乎只剩下铁观音一种了,而且遍地都是“顶级”、“极品”、“观音王”的字眼,让消费者越买越心虚。茶叶市场的乱象让人一头雾水健康茶。始作俑者是谁?最终伤害的又是什么?如何厘清乱象,有助茶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呢?
台湾茶
12月18日下午,一些有着不同茶龄的茶叶爱好者集聚于永升华庭底层的十德茶堂,就此展开了讨论,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为茶业市场的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满街都是“观音王”
杨晋闽先生已有十多年的茶龄了,他说喝茶让他体会到“盛世”的感觉:“柴米油盐酱醋茶,能把排在第七位的‘茶’提到日常生活上,而且对它进行品评,说明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可是,这一两年,杨先生却越来越不会买茶,越来越不敢买茶,因为他经常喝的铁观音的价格一路攀升,而且全部标上“观音王”,让他闹不清楚哪个是“真王”哪个是“假王”。他周围那些爱喝茶的朋友也糊涂了,知道他会品茶,他们买了茶叶后总会找他来鉴定一番,看看是否被骗了,有时买了一斤上千元的茶喝起来也是味道平平。“商家为了显示茶叶的高贵,在茶的品质与价格上做文章,先是标上‘特级’,还嫌不够,接着再标上‘顶级’,‘顶级’不够再标‘极品’,最后满街都是‘观音王’。这几年,茶商真是穷尽‘特’、‘顶’等字眼,人为地标高等级、标高价格,以谋取高额利润。”杨先生越说越激动,他的话引起了在座茶叶爱好者的共鸣,大家经常遇到的情形是包装上写着“观音王”,而仔细一瞧,厂家名称、生产日期都没有。
其实,不只是安溪乌龙茶面临这种状况,武夷茶也是如此,因为“大红袍”名气大,武夷茶叶大都标上“大红袍”。到武夷山买茶,每家茶店都有取之不竭的“大红袍”,其实大红袍的产量很少,更多的“大红袍”都是冒牌货,顶多是拼配茶。
乱标价、乱“封王”的结果,是连真的观音王消费者也不信了,价格越来越高,埋怨之声越来越高,有的干脆就不买茶叶了。所以杨晋闽认为茶商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非常惨重的,那就是诚信的缺失,这是最昂贵的代价。
而中国国际星级茶王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李文举则指出上述乱象直接破坏了茶文化:“茶道、茶道,‘茶’,就是要讲‘道’,没有诚信没有道义,何来茶道?”
缺乏强有力的监管
余新美,安溪云香有机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经营茶叶已有十多年了,他又是厦门市茶叶协会副会长,对乌龙茶的乱象有着更深体会和更强透视:“乌龙茶市场出现乱象,主要原因是茶叶行业入行的门槛太低,只要有少量的注册资金,就可开店,卖的茶叶不标厂家也没有哪个部门去干涉,生产的茶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也无人问津。所以厦门出现了许多夫妻茶叶店,他们乱标价,等你砍价。进价50元/斤的茶叶标价500元/斤,由着你去砍价,顶多砍到半价吧,那他们也还挣了200元。”
余新美说乱标价乱定级的局面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出现端倪,他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次投诉:1995年,一位消费者从云香茶叶店买了特级铁观音,一斤60元,可到了别的茶叶店却发现同样是特级铁观音,一斤才40元,所以消费者投诉了云香茶叶店。经过鉴定,另一家茶叶店的所谓特级铁观音还不如云香茶叶的二级,而二级云香茶叶只卖30元。“当时的乱标价还不敢标得太高,如果当时能够强有力地制止,也许今天也不至于这般‘乱象’。10年后的今天,没有茶叶商不敢标的价格了。”余新美很感慨。
厦门云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婉玲说:“管理部门对正规厂家要求很严格,但对小作坊却疏于管理。”她说有很多小作坊的卫生标准是不够的:“他们的工人不穿统一制服,不戴卫生手套,上了厕所回来连手都没洗就接着包茶叶……”
余新美和余婉玲认为出现乱象的根本原因是市面上没有强有力的机构来监督、治理。他们的观点得到了杨晋闽的支持:“有人说,茶叶出现不正常的高价,不是铁观音也标上铁观音,是市场大量需求铁观音的结果,符合市场规律。但我不认为这样,因为市场也需要规范。”
李文举,专门从事茶文化事业及会展业,曾为日本、韩国以及国内许多城市承办多场茶叶茶壶拍卖会,他认为厦门对茶文化的推广还不够重视,这也是导致“茶叶乱象”的一个原因。
茶叶有个模糊空间
茶叶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的价值与它的价格之间很难用一个度量衡来测定,这就使茶叶有一个很模糊的空间,部分惟利是图的茶商就利用了“模糊”而把价格标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乌面贼”。杨晋闽说他曾经翻遍了茶书想看看权威人士是怎么来界定茶的色香味,可是不管哪本书,所用的字眼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很虚的,比如:关于大红袍的香气,就用“浓长幽远”等字眼来界定,你说消费者又怎么可能通过这些字眼去判断这茶叶是不是大红袍呢?
消费者很难去判断茶叶的价格是否与它的价值相吻合,那么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与茶叶打交道的茶农心中应该有杆秤吧?
张金明,安溪茶农,种茶、制茶、卖茶已有10年以上,但是,他也表示很难用一个标准去把茶叶的价格与它的价值之间联系起来。“你的茶叶收成了,茶商就要来买了,你又怎么定价?”他的方法非常纯朴:把这一季的成本精略计算一下,在总成本之上定价,只要能挣一些钱就可出售。或者,问问别的茶农,看看人家的茶叶的价格如何,对比一下自己的茶叶,感觉比他人好的茶叶,就往上加点价,感觉比他人差的茶叶就低点价。用这样的定价方式,张金明卖了十几年的茶叶。
张金明以一个茶农的经历和观察力在沙龙上解释了铁观音这几年为何价格攀高质量降低:“一是因为种茶的成本高了。茶叶的种植与气候、土壤息息相关,这几年气候变暖,这很不利于茶叶的生长,好茶叶的产量降低了;还有土壤,茶叶要种在高山上,可是经过长时间的种植,能种的山都种满了,山不可能再多出来,茶农们就在低处种茶叶,有的甚至改水田种茶叶,水田里种出的茶叶明显不如高山上种出的茶叶;还有施肥的影响也不小,以前用牛粪、猪粪等有机肥,现在则用化肥,化肥施多了,对茶叶的质量也是个致命影响。这样,茶叶质量肯定不可能好。而少量的好茶叶自然就贵了,不好的茶叶就鱼目混珠。二是因为茶商的炒作。许多茶商都到安溪进茶叶,只进铁观音,其他茶叶不进,茶农就把铁观音的价格提升上去,有的茶农甚至以其他茶叶冒充铁观音,还有的从外地调进茶叶来混合在铁观音中。三是茶商对茶叶的再加工太精糙了。茶商从茶农那儿收购了茶叶,需要经过再加碎茶叶健脾胃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