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捍卫普洱茶——五房·茶庄茶马古道考察(一)

2021-03-04 12:08:09热度:151°C

普洱茶独特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形成机理,独特的口味品质,使普洱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自成一品,久负盛名。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无与争风,国内外市场需求加速增长,升值空间变幻莫测。一个以普洱茶为支点的云南茶业,正迎来做大做强的机遇。但随着我们考察的日益深入,却发现普洱茶面临尴尬的境遇。

这个江湖有点乱

一路上,考察队员免不了要品尝普洱茶。有人说,一辈子恐怕也喝不到这么多“品牌”和这么多的“陈年”普洱茶,以为是福气,没想到几天下来,有人舌头起泡,有的嗓子冒烟,轻者也有些上火。此前,茶友曾推荐“青饼”和“熟饼”参半的饮用方,说是可以避免“上火”。“喝我们的普洱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企业老总十分自信地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弄个明白清楚,便求教于方家。这不经意的一问,却触及到普洱茶的秘密。

传统的普洱茶生产工艺有三绝,一是大叶种茶;二是晒青毛茶;三是在自然温湿度条件下的后发酵。之所以被称为三绝,是因为它把普洱茶与其它种类的茶,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了。首先,传统普洱茶采用的大叶种茶是云南独有品种;其次,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需要微生物参与作用,必须采用晒青毛茶,而烘焙时微生物不可避免被破坏,影响后发酵过程中品质口味的形成、这与绿茶乌龙茶红茶茶叶品质和香气形成,必须采用烘焙技术截然不同;第三,最初的普洱茶是在澜沧江流域温湿条件下的后发酵,这是天工自成的品质。三绝,缺一不可,缺其一便不是普洱茶了。因此,普洱茶讲年份是有道理的。随着陈放时间的推移,后发酵程度加深,品质状况和口感、香气等都会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年份,隐藏着普洱茶的秘密与魅力。当然,缺了其中一绝,年份也没有意义了。我们感到叮舌、锁喉甚至上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采用烘青茶做“普洱茶”,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见,普洱茶是假不得的。

其实,普洱茶生产工艺有三绝并不是什么秘密,大多数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都知道。然而,一些厂家生产和销售的“普洱茶”并没有按普洱茶加工工艺的要求生产。有普洱茶生产厂家也向我们反映,市场上不仅有让人生畏的普洱茶“三无”产品,而且采用中叶种茶、小叶种茶和烘青茶制作的“普洱茶”,为数还不少。在考察中我们也看到一些有生产能力的企业正进行着“来料加工”。这些企业对加工的“来料”质量、商标和相关的经营许可证,是不可能进行验证和有效监督的。这不能不让人感到这个江湖有点乱。

不识普洱不与谋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的东西,而推销别人的东西恐怕只有一样,那就是普洱茶。一向对食品饮品极为苛刻的日本人慷慨陈词:普洱茶的绝妙之处在于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时常饮用就会感到有利尿、助消化、醒酒、减肥、健身等功效。并且呼吁: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应该普及饮用普洱茶。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后,英法先后在思普地区设立海关,普洱茶源源不断进入欧洲市场,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饮品。普洱茶独特的口味品质和越陈越香的特点以及清食、解腻、化痰、降茶文化脂、减肥、抗癌等保健功效,备受海外消费者的喜爱,他们给予普洱茶极高的赞誉,说普洱茶是“美容茶”、“窈窕茶”、“益寿茶”等。

国内有研究者说,乾隆80多岁高龄要禅位时有大臣死谏:“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作答:“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放弃王位喝茶以求长寿,被传为千古佳话,这茶就是普洱茶。此话虽有些牵强,但也没人拿得出证据来证明乾隆说的不是普洱茶。

人们普遍认为,普洱茶生产于1700多年前。这样说来,它不仅开创了人类种茶饮茶之先河,而且其悠久的历史,当今世界无一品牌能敌。专家认为,千百年流传于民间的特殊制作方法,使普洱茶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破解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品质口感形成机理,非一日之功,但基安溪茶本特点是可以归纳的。

云南业界权威人士认为,普洱茶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有产地、品种、制作、形状、品质和饮用六奇。产地之奇,是指北回归线两侧的澜沧江流域;品种之奇,是指云南乔木型大叶种茶;制作之奇,是指后发酵的加工工艺;形状之奇,是指有沱有饼有砖,还有大若南瓜小似弹丸等形状;品质之奇,是指越陈越香;饮用之奇,是指经久耐泡,十多泡之后,其味不减,其色亦艳。

“普洱茶是一种多变性的茶种。”专家和茶友都认为,不同年份的茶叶、不同的人加工制作,口感品质和风味特色都会有区别。正如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不同年份的口感品质不一样;不同的酒庄风味特色各有千秋。有变化才有玄机,这正是普洱茶的魅力之所在。

“普洱茶越陈越香是有条件的。”考察队与专家和商家交流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原料要好、制作工艺得当、陈放环境好,才会越陈越香,才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原料不好的普洱茶是没有收藏价值的;其次,普洱茶是有生命的“活体”,生命不会永恒,不要奢望普洱茶“永垂不朽”。超过了普洱茶具有的生命周期,还要说它的品质口味和保健功能“超凡脱俗”,那样的人不是江湖骗子就是不懂科学。客观地说,到了这个份上的普洱茶,虽然没有饮用价值也已经有博物价值了,就像石器、青铜器什么的。

习惯上人们把普洱茶分为“青饼”和“熟饼”。未陈化的普洱茶,视为“青饼”或“生饼”、“青沱”或“生沱”等;陈化的普洱茶,视为“熟饼”或“熟沱”等。上世纪70年代,人们采用渥堆技术后,业界依据是否渥堆发酵,把普洱茶分为“陈放普洱”和“渥堆普洱”,以区分陈年自然发酵和渥堆快速发酵的普洱茶。

普洱茶曾“瑞贡天朝”,成为皇家贵族饮品;曾远渡重洋,进入欧洲上流社会,成为贵族政要追捧的新宠。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不分社会地位的贵贱,不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分肤色种族的差异,都有普洱茶的爱好者,让普洱茶崇拜者平添了许多噱头:不知普洱茶,何以行走江湖?更有甚者:竖子可与之谋,不识普洱茶不足与谋!

普洱茶的呼唤

千年的积淀,谁敢拿它不当回事!

然而,名声斐然的普洱茶与其生产和销售状之间的差距,让考察队担心起来。显然,做乱了普洱茶,对谁都没好处。

当今世界经济,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了市场何以发展产业?一个茶叶品牌可以跨掉,但人家跨掉的仅仅是一个绿茶、红茶或乌龙茶品牌,而我们的普洱茶是一类茶或一种茶,是经不起闪失的。没有了普洱茶,没有了茶产业,谈何世界茶乡、普洱茶都!再往深处说,普洱茶不仅仅是历史是文化,还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骨干产业,是思茅市约130万茶农致富的希望。

普洱茶的原料,历史文化和工艺三绝,是垄断性经营的天赋条件。舍此,就算我们治理了目前的“散、乱、差”,又拿什么去与别人竞争。搞绿茶,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塘;花茶不是我们的强项;乌龙茶的优势在福建江浙;红茶只能去凑国际热闹。惟有以普洱茶领军,冲锋陷阵,在国汕头茶叶店茶叶牌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