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当年一场抗非改写凉茶命运

2021-03-03 13:58:38热度:113°C


  “珠江水”为何再度红遍大江南北?

  北方人熬夜多了健康调理更重预防凉“非食非药”尴尬身份首次厘清营销口号更贴身运作借鉴国际饮料千百年来一直偏安一隅的广东凉茶,突然能在短短几年走出广东、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超过饮料霸主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量,被业内称为“缔造中国饮料神话”———原因究竟何在?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广东凉茶之所以能从地方饮料跃升为全国范围都能接受的饮料品种,有“非典”等偶然促成因素,更有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和对自身健康追求的必然。

  “非典”让凉茶幽香飘出岭南凉茶在广东有上千年历史,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偏安于岭南一隅。据广东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介绍,虽然从90年代中期开始,以王老吉为首的广东凉茶就曾尝试走出广东,但由于文化差异,凉茶在广东虽家喻户晓,但在北方消费者对其的认知度几乎为零。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凉茶的命运,那就是“非典”。张俊修说,当年全国防治“非典”的用药目录,相当一部分来自广东的药方,许多清热解毒类药品被列入其中———除板蓝根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种外,还有“广东凉茶颗粒”。凉茶就这样以最官方的形式,进入全国人的视野。

  借健康和文化一炮而红不过,真正让凉茶得到广泛认可的,是“非典”后人们饮食和健康理念的悄然变化。“‘非典’让人们更加关注日常保健。”广州王老吉药业公司总裁施少斌说,北方人以前有病才吃药,“非典”后才慢慢认识到预防更重要。这就让以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为基础的中药饮食文化,得到空前的认可。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夜生活的日益丰富,也使得对身体亚健康调理型饮料的需求增大。张俊修说,以前北方大部分地区多在晚上七八点钟就睡觉,现在至少要到10点钟11点钟以后,“熬夜很容易上火”。特别是跻身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其“非食非药”的尴尬身份,也首次得到厘清———黑乎乎的民间凉茶,终于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凭资本和营销迈向成功虽然市场有潜在需求,但凉茶“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等众多专业术语,让北方人很难一下接受。而率先开拓全国市场的王老吉,一句“怕上火就喝”,为广东凉茶文化“做了一次很好的翻译”。对此,张俊修的评价是,凉茶北上首先得益于市场战略的重大成功。当然,凉茶红遍全国,还在于创造性地借鉴可口可乐等国际饮料运作模式的成功。比如,从新鲜、趁热喝发展到携带更方便的罐装、软包装;再比如,效仿可乐统一配送原液的方式,统一配送凉茶浸膏,一下就统一了凉茶质量,并降低了异地运送成本,使凉茶大规模生产和供应成为可能。另外,资本也在为第三波“珠江水”推波助澜。据悉,目前仅在广东,大型凉茶企业就有王老吉、星群夏桑菊、邓老凉茶、黄振龙等21家;越来越多的境内外资本也加入其中,比如“世界500强”和记黄埔与广药合作的白云山凉茶和口焱e清凉茶,浙江大红鹰与润心堂合作生产的润心堂凉茶;就连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也不甘落后地推出了名叫“健康工坊”的清凉茶。“凉茶市场的大门才刚刚打开。”旗下拥有王老吉的广药集团董事长杨荣明认为,有丰富中医药内涵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凉茶,市场成长性至少在10倍以上,“肯定将引领新一波中国饮料的潮流”。

戎氏茶叶天津茶叶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