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以小博大”点金“信阳红”

2021-03-03 12:42:48热度:95°C

中国茶网资讯:四月的信阳,鲜花簇拥,香四溢。4月28日,第十九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在信阳市百花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参观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叶博览会展馆并与嘉宾及茶产业企业代表座谈时强调:“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

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小茶叶大产业,小茶叶大民生,小茶叶大文章。”折射了一边连着发展,一边情系民生的卢式茶道学和卢式茶文化。犹如一把打开信阳人脱贫与致富、创新与发展的金钥匙。特别是,2009年卢式金点子“信阳红”开启了信阳人的致富之门。“以小博大”的茶道学和茶道文化把信阳茶品牌推向了一个更好更强更高的境界。

信阳毛尖家喻户晓,“信阳红”是继“信阳毛尖”之外的又一名茶。“信阳红”这个厚重而鲜亮的名字,缘自于2009年12月2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信阳视察时,奉献给信阳人的“金点子”。此举既提高了信阳夏秋茶采摘力度,又开发了新的茶叶品牌,还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信阳红”的开发和生产是信阳市茶叶生产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科技创新。“一绿一红”对提升信阳茶叶整体形象、促进茶农增收、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等具有深远意义。

“信阳红”是卢展工经典茶道与茶文化的实践品牌茶,从发展角度上看,“信阳红”不仅改变了信阳茶农收入少和茶叶企业的弱势格局,还打破了信阳毛尖绿茶整体“话语权”的缺失困境。例如,过去的信阳毛尖对采摘和工艺要求都很高,企业一般都只采春季茶,而夏、秋季茶基本都扔掉了,每年茶叶的利用率不到60%。然而,“信阳红”却力破采花四季的限制,也将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和喜欢,从而得以实现信阳毛尖的名茶品牌复兴。最关键是,“信阳红”和信阳毛尖能够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并能推动信阳茶产业的更好发展。

可以说,“信阳红”品牌的形成是卢展工茶道与茶文化的科学决策成果。“信阳红”红茶从研发到生产,初步形成规模,呈现出研发与生产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知名茶专家和科研人员品鉴“信阳红”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成功研制“一品红”、“一炮红”、“金俊眉”、“银俊眉”等红茶品种,初步形成了“信阳红”红茶高中低档品种合理搭配的发展格局。

诚然,卢展工茶道学与茶文化理念,让信阳作为传统的绿茶产区能生产出红茶,这是积极转变观念和开拓创新的结果,这是“小产业博大事业”新思路的成果。可以说,信阳毛尖由绿变红的华丽转身,给信阳的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证明了信阳红的娇媚和艳丽,回眸一笑百媚生,春品信阳红,一茗红天下……

如果说,卢书记金点子“信阳红”之茶道学和茶文化开启了信阳致富之门的话,那么信阳市长微博卖茶则是其忠实实践者。市长“信阳茶馆”论坛一条题为“郭市长开微博了,大家快去围观!”的帖子在网中引起强烈反响。在微博中,郭瑞民向全国网友叫卖信阳红,各地网友则积极回应。仅仅一下午,郭市长的“茶粉丝”已近4万人,几日来“茶粉丝”超过15万人。随之“山城、水乡、茶都,美丽信阳,北国江南乘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风,重任立身,顺势而为,如早春新发茶芽,生机盎然,商机无限……”给力信阳誉美之词香飘网络。信阳茶道学与信阳茶文化吸引了各路客商“做客信阳、根植信阳,以信阳为家”的投资冲动。

卢式茶道学和茶文化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茶产业和茶经济,实现百姓的“富有”,不仅包括财富 “富有”,还包涵文化“富有”,更体现身体“富有”……这不仅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更是茶道精神和茶文化的核心、灵魂与精髓。

由此看来,信阳人人皆拥有茶道学和茶文化,正因为信阳人把茶当作是一种精神品牌,始终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拉动,专业运作”的模式,得以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九届茶文化节。

笔者以为,2011年是河南省倾力调结构、促转型、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更为复杂的一年。形势越复杂,越是需要智慧,更要显现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价值、文化的意义。信阳更应在茶产业中调整生产关系、革新生产方式、提高茶农组织化程度以及延伸产业链、加强产业要素聚集等方面下功夫的同时,深入挖掘信阳茶文化内涵,加强茶文化建设,把茶文化投入生产、注入品牌、导入营销,把茶文化融入茶叶的产、加、销整个产业链中,是提升信阳茶产业和振兴信阳茶经济的制胜之道。

笔者期待信阳人,将“一绿一红”茶品牌推向世界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从茶经济中派生出更多的品牌出来,打造出一条茶经济、茶民生、茶品牌、茶文化、茶发展、茶生态、茶旅游的科学发展之路。

茶叶网茶叶渍怎么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