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南京赭洛山茶叶合作社让贫困乡镇变了样

2021-03-03 12:04:43热度:146°C

中国茶网南京站讯:“家里有四五亩地,每年专门给茶叶专业合作社提供鲜叶,按每亩净产值8000块钱算的话,一年下来,收入也有三四万。”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九华村村民郭礼良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石桥镇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号称浦口区的“西伯利亚”,是南京市有名的贫困乡镇,而九华村也以农业为主,村民多以种茶为生。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村民从前常常抱怨说这里是穷山恶水。

“合作社成立之前,原来自家茶地也就一亩多,亩产效益不足3000块,一斤也只卖300块钱左右。随着成本的不断上升,种茶效益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打工。”九华村另一村民告诉记者,“高兴的是,因为本地的茶叶品牌越来越响亮,现在每斤茶叶可以卖到1000多块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百姓口中的茶叶合作社即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西南方、赭洛山东麓,覆盖浦口区乌江、桥林、石桥、星甸4个镇和邻省安徽的张集乡等。合作社自2006年成立至今,共发展社员406名,登记茶园面积4010亩,辐射茶园2万亩。

“和江苏省茶叶亩产值3000元,全国亩产值2500元相比,合作社茶园的每亩净产值已经算是很高了。”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宴志骄傲地对记者说,“由于早春的低温和干旱,今年可以说是茶叶的灾害年,合作社的茶叶产量也减少了20%左右,但茶叶产值却比去年多了400多万。”

说到其中的玄机,张宴志这样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去全国各地调研,发现很多乡镇都是“龙头企业加农户”的模式,即使企业做到很大很强,农户手中也没有价格的话语权,实际收入并没有增长。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加工会加社员”的发展模式,调动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同时,合作社对茶农定期的技能培训,也大大提高了茶农的种茶技术,进而实现茶农收入增倍。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在一片绿油油的国家实验茶地内,茶树上空覆盖着一层层黑纱,地里矗立着几根类似风力发电的风扇,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前者是自动网纱覆盖系统,是为了模拟茶树的原生态生长环境,使之更好地成长;后者则是合作社专门引进的日本智能化防霜扇系统,是为了规避晚霜的危害,以防茶树减产。

“现在的收入和过去几年比翻了三四倍,采茶的时候,儿子、女儿都来帮忙,每年也就忙那么几个月,现在的日子真是过得比城里都舒服啊。”郭礼良高兴地说。“以后效益好了,把自家留种口粮的地也种了茶树!”

茶叶中咖啡因古田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