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茶产业发展目标瞄准千亿产值
中国茶网贵州站讯:“贵州绿茶秀甲天下”,这个曾经陌生的概念,正在变成国内外无数茶人的共识。近3年间,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全国10多个城市,掀起了贵州绿茶的旋风,上百万消费者品饮了地道的贵州高山生态有机茶,北京吴裕泰、中茶公司等国内一大批大型茶企,纷纷抢滩贵州投资兴业。
国内茶商向黔看,推动了贵州茶产业的大发展步伐,在国家农业部第五批龙头企业评定中,贵州又有5家茶企跻身于国家级龙头企业行列,至此,贵州已有8家茶叶企业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据省农委统计预测,今年贵州省茶园面积将突破40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茶叶综合产值将突破50亿元大关。今年8月,茶产业列入了省委、省政府培育和发展的16个重点产业之一。
在此关键节点上,看清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前景,看清这个“千亿产业”,这对我们鼓足信心,加快发展至关重要。
贵州茶产业要实现千亿元目标,看上去很遥远,但如果从贵州省近几年茶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地高涨的热情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贵州茶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等方面来分析,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加工企业数量层次快速提升,销售市场面向全国壮大成熟——贵州茶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如今,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引导支持下,贵州省的茶农已不再小打小闹。在许多新茶区,翠绿的连片茶园在冬天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2007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茶业专项资金1.7亿元、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6.95亿元扶持茶产业,加上各级财政的补贴和整合资金,5年间,贵州省的茶叶产业为300万茶农致富铺平了道路。
贵州省茶产业规模发展带来了茶叶加工生产革命,从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小生产变成了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产加销分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湄潭县核桃坝村已建起3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40户茶叶小型加工厂,标准化、现代化的加工厂房,全程清洁化生产线带动周围近万亩茶园实行工业化生产,今年该村人均茶产值将突破1万元。
在湄潭永兴茶场,当地茶农用机器修剪下的茶枝、茶籽也变废为宝。据介绍,一亩茶园300多斤老茶叶和80多斤茶籽售价已达2000余元。
目前,全省现有注册茶叶加工企业683家,资产总额超过31亿元,大中小并举的茶叶加工企业群正在形成。通过兼并重组、品牌营销等形式,培育、建立一批企业集团,形成了包括8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内的大中小并举的加工企业集群。
全省60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一半以上茶叶加工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车间,实现了全程连续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多元化的开发,极大地提升了贵州省茶叶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实现了从注重生产春茶向春夏秋三季并重生产转变,从重点利用独芽茶原料向一芽一叶、一芽数叶原料同步并重利用转变,从以绿茶产品为主向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再加工茶以及茶多酚、茶籽油、茶饮料、超微茶粉等茶叶深加工产品同步开发转变,茶叶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
随着贵州省茶产业的不断拓展,茶叶的财富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走进黎平的高屯、石阡的尧上、金沙的清池、贵定的云雾、都匀的坝固……,我们看到到处是被茶园所改变的山寨:别墅代替了茅草房,水泥路代替了泥浆路,机动车代替了疲惫的脚步。像田坝村一样因茶叶富裕起来的村寨,形成了村连村,户连户,基本都是水泥路,这情形在贵州省茶区随处可见。
截至2011年4月,茶园总面积370万亩,茶园排名居全国第二、绿茶省份第一。茶园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17个。其中20万亩以上的县3个。
从今年的市场来看,春茶销售总体形势比较好,今年,春茶产量达2.4万吨,产值达到2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5.4%、37.2%;名优茶产量6595吨,产值达到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35.5%。预计夏秋茶产量4.45万吨,全年茶叶总产量7万吨,同比分别增30.7%、28.6%。茶叶市场批发价格高的可以卖到1000元以上,大部分集中在500-600元之间。湄潭、凤冈独芽茶的批发价格均在600—700元/斤,石阡苔茶、梵净山翠峰茶等名优茶出现茶商抢购现象。
从专业市场看,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茶叶专业销售市场主要有贵州茶城、花果园太升茶叶市场等,年销售量上万吨,销售收入上亿元。茶叶流通形式呈现多样性,上海茶叶、北京吴裕泰、福建八马等茶叶企业与贵州省开展了紧密合作,创立了“国酒茅台·国品黔茶”连锁联营窗口平台,初步形成资源共享、渠道共建、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机制。通过设立专卖店、连锁经营、代理经销等,贵州茶在华北、华东、华南等重要目标市场份额日益扩大,在马连道、溧阳、大不同、芳村、峨桥等全国性批发市场所占比重大幅提升。
贵州省茶业已从生产、加工、市场等多维度的“全产业链”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加快促进了优势资源、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形成了湄潭,凤冈,石阡,都匀等茶叶优势产区和产业集聚区。湄潭县申报的“湄潭翠芽”中国驰名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查,预计年内可以获得。
2007年以来,贵州茶园面积以每年50万亩以上的速度增加,占全国新增茶园的一半,促使贵州迅速成为了我国发展茶业的核心区域。如今,一条日渐丰满、成熟的产业链正在贵州加速形成,一个新兴的富民产业正随之浮现。
贵州发展茶产业的坚定信念,茶业自身蕴含的产业延展性,大健康消费时代的到来——千亿黔茶产业的现实分析小小茶叶,千亿产业。听起来有点遥不可及。记得2008年初,在湄潭县召开的全省茶产业发展大会上,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提出全省茶产业面积要从100万亩增长到500万亩。当时有人说,这是“不现实”。但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这一目标马上就会成为现实。
5年前,贵州省茶产业的产值仅4个亿,去年增长到了40个亿。平均每年增加了8个亿,这是在整个产业基础薄弱的发展环境中取得的成绩。眼下,贵州省的绿茶、红茶、白茶、黄茶、花茶均已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多方资金源源不断入场,茶产业的上升通道已经打开。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正进入一个大健康的消费时代,加上多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机遇,将把全国、全省茶叶消费推向新的高潮,为贵州省茶产业进军千亿元产值目标再加一个重要砝码。
从全国的发展来看。云南有500多万亩茶园,第一个提出了千亿元茶产业。福建虽然没有提千亿元茶产业,但安溪一个县的“十二五”规划就提出:全县打造150个亿的目标;浙江保持龙井茶的优势,开发茶饮料作为新的增长点。四川“十一五”茶园面积增长至320万亩,“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搞到500万亩茶园,实现后发赶超。
因此,笔者认为,从全国茶业发展态势来看,黔茶产业不进则退。黔茶提出千亿元茶产业的目标,是大势所趋,是确保黔茶产业位居全国茶产业第一方阵的必须措施。
此外,茶叶的产业延展性很强,与其他农产品不同,茶叶既是物质享受,更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且,茶园绿色辽阔富有情趣,适宜搞茶旅结合等等,这些特性,使茶产业极富增值潜力,只要开发得当,其产业价值难以估量。
在茶乡有这样一个比喻:一家年营业额150万元的茶馆,等于一个年出栏1000头猪的猪场。茶叶附加值的增加,主要依赖文化的提升。以茶文化吸引游客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带动茶叶的生产销售,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器。以凤冈田坝万亩茶园为例,如今,这里已成为城里人避暑休闲、采茶体验,品尝农家饭菜、享受乡下宁静生活的最佳地点,又给茶农带来了额外收入。一些精明的农户看到外地人常来村里取茶经,利用新房开设了乡村宾馆等等。目前,该村茶庄旅游综合收入己达5000万元。据了解,贵州省茶园规模上万亩的乡镇就达80余个,在这些乡镇,茶产业和旅游业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因此,茶馆、茶旅游等茶叶延伸的第三产业增值强劲,盈利空间大,这是粮、猪产业所不具备的。
茶青收入稳定、加工再创价值、茶旅产业前景广阔,增值潜力巨大形成强大支撑——千亿产值构成的数据测算根据规划,到2012年,全省茶园面积将突破500万亩,到2015年这500万亩茶园进入开采期,按亩产6000元计算,仅茶农茶青收入这一块产值可达300个亿。 一亩茶园能否实现6000元的产值?笔者深入湄潭县调查。今年,该县春茶卖鲜叶每亩已达到4000元左右,再加上采摘的夏茶、秋茶,这一块有些茶农又增加了2000元收入,因此,只要管护得好,每亩茶园第一产业也就是茶青收入可以超过6000元。
根据测算,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的茶叶,初加工半成品,再精加工成品,包括深加工提取物在内,在加工环节升值一倍,即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不会少于300个亿。
目前,茶园观光,茶旅游,茶馆休闲,绿色茶饮消费渐成潮流,占据产业链终端的第三产业,价值将会更高。因此,茶馆、茶旅游等服务业的产值达到400个亿,应该是做得到的。
按照规划,5年之后,全省茶叶专卖店将要达到1万家,单店平均年营业额150万元,销售总额就达150个亿;全省规模以上的茶馆1000余家,10年后扩大到5000家,每家茶馆平均营业额200万元,就是100个亿。加上产业链延伸,茶餐饮、茶旅游等,茶业综合产值过千亿元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作者系西部开发报·茶周刊主编、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相关链接:期待黔茶再上新台阶经过4年快速发展,贵州省茶产业成绩骄人:今年全省茶园面积将突破400万亩,位居全国第二,茶叶综合产值将突破50亿元大关,全省茶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为下步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贵州省茶产业跃上了第一个新台阶。
上了这个重要台阶,我们的下一个目标何在?放眼全国,茶产业竞争激烈:去年,云南依托500多万亩茶园,提出了千亿产值目标;今年,浙江提出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四川提出“十二五”茶园面积突破500万亩等。
市场竞争,不进则退。在这关键时刻,提出打造贵州茶产业千亿元产值目标,既是市场形势所迫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贵州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
目前,为实现千亿元产值目标现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只要我们各地各级鼓足干劲,创新开拓,全力打造三大产业带,带动全省茶业腾飞,就一定能够实现千亿元目标,使贵州茶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茶叶棒茶叶品牌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