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中的茶产业
一、低碳农业
目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已经逐渐威胁到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根源就是CO。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暖。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它为解决气候变暖的问题指明了方向。2007年5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大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颁布。同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 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减少CO:的排放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世人共识。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表明,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翁伯琦提出低碳农业就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收益的农业发展模式。低碳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内涵是资源节约型、综合效益型和生态安全型的农业;归根结底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农业消费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果全世界都发展低碳农业,那么这一领域几乎够达到碳中和状态。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强化固碳,还会带来生物多样性以及其他生态环境服务方面的益处。低碳农业兼具许多优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能做出重大贡献。
二、低碳农业中的茶产业
我国是世界茶叶产销大国,全国共有18个省(市)种茶,年产销量占世界V强。近10年茶产业一直处于发展高峰期,发展形势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稳步提升。2009年全国茶树种植面积186.6万}ll112,居世界第一;茶叶总产量134万 t,总产值413亿元。福建、浙江等省已把茶产业列为了优先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茶业在现代农业中已占据重要位置,发展低碳茶业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宗懋院士指出低碳茶业将是我国茶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尤志明总结了王昀、翁伯琦等人关于低碳农业的观点,提出低碳茶业是一种在茶叶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最少的物质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收益,同时实现能源低消耗、环境低污染、温室气体低排放的产业发展形式,其特征是在茶叶生产实现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同时达到增汇减排与资源有效利用。
三、低碳茶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将紧紧围绕着生态效益进行。在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低碳茶业是未来茶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方向。
1.建设复合生态茶园,提高茶园固碳能力
生物固碳通常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02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进入土壤中。20世纪80年代我国茶叶专家张顺高首次提出了生态茶园的概念,之后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茶园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模式和构建技术,以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
(1)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杨江帆提出遵循食物链的规则,采取复合种植模式建立高效的、可持续茶叶生产经营模式;林新坚以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建立“茶(果,药)一牧草一畜(禽)一沼一渔(诱虫灯)一沼气一太阳能(热水器)”的生态茶园模式;还有学者总结提出“农一茶”、“果一茶”、“林一茶”等几种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建设模式。
(2)复合生态茶园构建技术
主要包括:①因地制宜地套(间)种适应当地区域经济、栽培环境、气候因素,与茶树无共生病虫害的绿肥作物如浙贝、半夏、百合平托花生、圆叶决明或在土坡茶园梯壁保留原有非恶性杂草;②在茶园路旁、沟边、池旁、空闲地块和场(厂)区周围种植香樟、桂花树、台湾相思、银杏、罗汉松、天竺桂、山茶花、杉木、任豆树、降香黄檀、海南花梨木、杨梅和芒果等,乔灌结合做到适度遮阴;③生态基础较好的茶园基地,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养殖业、畜牧业和沼气能源等开发利用,以满足茶园基地的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经研究以上各项措施均可有效地提高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立体复合生态茶园建设可提高茶树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增强茶树和茶园土壤的固碳能力,增加土壤碳储量,实现低碳茶业生产。
2.推广有益栽培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采用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
化肥作为茶叶增产的决定性因子之一。施肥还可以增强茶树光合作用能力,提高碳固定能力,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增加碳在土壤的固定。但不合理的施肥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等负面作用是不可挽回的。研究表明施人茶园中的氮肥只有不到一半被茶树吸收,其余的通过氨挥发、反硝化和N03j;H:溶等途径损失。茶树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是通过在合适的时间把适当的肥料品种以合理的数量施用到正确的土壤位置,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肥料的损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推广有机茶生产技术
有机茶生产要求持续的有机肥投入,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能够促进有机茶园土壤的良性循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储量。邓欣等对种植年限为4、10和16年的有机茶园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7.3g/kg、ll.lg/kg、12.6g/kg,全氮分别为1.21g/kg、1.33g/kg.2.14g/kg,土壤微生物量碳、呼吸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强度等也以16年有机茶园最高。有机茶生产要求不施用化肥,可以降低制造和施用肥料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逯非等人估算,我国每生产1t氮肥就会排放1.74 t碳。应大力推广有机茶生产技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3.选择合理设备能源,不断提高热能效率
茶叶的加工过程离不开能源的供应,在能源相对紧缺的今天,高效利用加工设备和能源,不断提高热能效率,是低碳茶业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1)完善加工设备性能
我国现有的主要茶叶加工机械大多为高能耗机械。王协书比较了6种常用的茶叶加工机械的热效率,热效率最高的为槽式杀青机,为37%。40%,大多数茶机的热效率在25%左右。江用文报道了采用新型微电热转换材料( DZR)元件改造的干燥机电热转换率高达90%以上,比普通干燥机节能30010以上。因此,通过对现有的茶叶机械进行改造(改进)、研究余热回收与利用、燃料与机械配套、新型节能材料研究与利用等技术,以提高热效率。
(2)合理选择和高效利用能源
目前茶叶加工过程中以薪柴和煤炭为主要的燃料。据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张永波试验,每加工l kg干茶,需耗柴15 kg,薪柴的来源就是砍伐森林,这是以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为代价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浙江、福建等产茶大省掀起了一股“以煤代柴”加工茶叶的热潮。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煤源不稳定,价格逐年上涨;用煤技术不成熟,浪费现象比较普遍;煤炭燃烧的废气废渣成为新的污染源等等。可见,薪柴和煤炭作为茶叶加工能源都是不符合低碳茶业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原则的。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现代工艺的迅速发展,电能i源在茶叶生产中得以广泛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茶叶广量和品质,减轻了劳动强度。微波是一种波长为l.O~O.OOlm频率为300~30000MHz、具有穿透物质特性的电磁辐射线研究表明,微波杀青加热时间短,仅为传统炒杀的1/4~1/3能耗成本是传统杀青的1/3,且微波杀青叶温低,故对叶绿君的破坏大大降低,有效地提高了杀青质量。近几年我国茶匿沼气能源发展和普及速度很快,不少省(市、区)茶区沼气宅及率已达到80%以上。电能、微波和沼气都是优质的能源具有清洁高效、低能耗、可再生等特点且技术成熟,各地茶臣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进行推广应用。
天然气、液化气、石油、太阳能等新型的茶叶加工能源在个别茶区有少量应用。其中天然气可直接用于茶叶的灶焙,也可与滚筒杀青机等机械配合使用;太阳能与烘干机iql合使用来烘干茶叶等。这些能源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钳研究。
4.转变营销思想观念,提倡简约茶叶包装
茶叶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开始流通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包装。目前,在茶叶营销中普遍存在着产品过度包装现象。提倡包装材料低碳化,首先,尽可能地减少包装材料Irjy使用量,杜绝过度包装。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其次,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易降解包装材料。尽可能采用纺织品、竹类材料等包装材料,这些材料不但包装牢固、强度大,而且可循环利用,符合低碳包装的要求。尽量避免采用铁、塑料、纸、木头、竹子等作为茶叶包装材料。再次,积极研制符合低碳包装的新型包装材料。要考虑到易于重复利用、可再循环处理、节约能源等因素。
目前,国际上一些研究机构正在积极研制新型复合环保材料,以取代现有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法国茶叶生产商LeDauphin公司对外界宣布,他们即将在茶叶包装中使用德国Treofan公司研制出来的PLA膜Bio -phan与纸复合材料。这种镀金属聚乳酸( PLA)生物降解膜与不镀金属膜的产品相比,其香味、氧和水分的渗透性大幅度降低,适应环保包装时代的需求,深受消费者们的青睐,同时也是可再生资源,是茶叶包装的上等材料。因此,研制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对于实现茶叶包装低碳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小结
2009年底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CO: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低碳茶业的概念是2010年提出,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低碳茶业涉及到茶叶的栽培、加工、销售等各个领域,当前应以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建设、茶叶加工节能化和清洁化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不断拓宽研究思路,探索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促进低碳茶业的发展。
最新茶叶包装茶叶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