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黄山再现古茶树
中国茶网资讯:上世纪70年代四川原国营宜宾县黄山茶场职工在黄山分场球场坪茶园旁海拔1000m处发现了一株高13.6m、树幅13.Om、干径33.Ocm、最低分枝高8.Om,当地俗称为“黄山苦茶”的典型乔木大茶树。树体的形态、树高和干径都开创了当时四川古茶树的记录。由于茶园扩大的需要,茶场将茶树周围的林木砍伐,导致古茶树于1984年遭雷击后死亡。2000年,宜宾县天官茶业有限公司(原国营宜宾县黄山茶场)罗元洞分场职工李家鸣等又在距黄山苦茶5000m处发现了几株树姿和形态特征与黄山苦茶相似的古茶树。2011年9月6日,西南大学刘勤晋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虞富莲研究员等作了现场考察。
古茶树位于宜宾县蕨溪镇黄山茶场罗元洞分场高笋塘,约北纬28040‘,海拔高度1000m左右。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高约25m,从基部分成2个支干,大的一支干径(胸径)43.Ocm,小的一支干径24.Ocm,大的一支在2.8m左右出现二级分枝。树干挺拔,呈典型乔木树型,长势道劲。嫩枝无毛,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大叶,平均叶长13.9cm,叶宽6.0 cm,叶脉11对,叶椭圆形,叶色绿,叶身平,叶缘平,叶面较隆起,叶尖多数急尖,少数渐尖,叶背光亮,主脉无毛,叶柄绿色、无毛,叶齿锐、浅、稀。花顶生或腋生2个花蕾,花梗无毛、有苞痕2~3个,萼片大、有3~4个,萼片大小4-5mm,无毛。子房3室、无毛,柱头3裂。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秃房茶(Camellia gymnogyna Chang)。
秃房茶是茶组植物中呈零星分散的独立的种,它没有发布中心,更没有居群,且多生长在长江以南,尤在云南、广西较为常见。这次在金沙江(长江上游)以北首次发现秃房茶,无疑对研究茶组植物的区系分布以及物种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疏齿茶(Camellia remotiserraLa Chang et Yu)是1984年张宏达教授以滇东北威信县的模式标本来定名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叶大齿疏,子房无毛,柱头5裂。据有关专家考证,该种主要分布在滇东北、黔西北和重庆南部如南川等地,已形成一定的分布范围。疏齿茶与秃房茶同为子房无毛,但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是5室,后者是3室。宜宾与南川直线距离才300公里左右,在纬度和生态条件上都基本相似,两地的野生大茶树为何是两个不同的种,它们在进化上有没有直接关系,还有赖于分类学家作研究。
关于宜宾古茶树的利用价值宜宾市政府已与西南大学联手进行开发研究。当然,由于古茶树的稀有性和重要性,当前还是以保护为主,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适当采取样品进行生化成分测定和茶样制作评定,以确定其商品价值。
老茶叶的价格茶叶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