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天介福传承民族瑰宝,推动中国茶馆文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在何方
曲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的瑰宝正不断面临生存危机。中国曲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全面、最形象、最精美的体现,它融合音乐、舞蹈、文学、服饰美、程式美,自成体系,但是在社会环境多元化、电视网络普及化、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却成为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牺牲品。正如我们的国粹京剧,曾经一统天下的风光岁月一去不复返;又如那些濒临失传的民间曲艺,“五音大鼓”、“渔鼓道情”、“南坪曲子”等都因无舞台、无观众、缺专业演员而一蹶不振。不断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现代人敲醒警钟,不能让传统文化的精粹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传统曲艺何去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在何方?如何挽救传统曲艺迫在眉睫。
中国传统艺术瑰宝——花旦
传统曲艺回归茶馆已成为民族文化生存繁衍下去的必经之路。茶馆的几大特色值得拓展,首先茶馆能提供一个闹中取静的环境,令人“不应辜负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饮茶” 。另外茶馆逐渐成为现代人休闲放松新选择,广泛的受众群体可以间接转化为传统曲艺传播发展的潜在载体。最后茶馆文化和曲艺文化对接起来更容易,两者都源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品茗的地方离不开活跃气氛的曲艺形式。
介福茶馆打造传统曲艺新舞台
介福茶馆成立的初衷是为满足石家庄介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乔秋珍女士的一点私心,乔董事长特别关注河北省曲艺事业的发展,希望借由介福茶馆这个平台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推广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精粹。“公司一味地讲业绩重销售,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不行的,我希望每个来介福茶馆的人都能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传统曲艺文化,重视民族瑰宝,尤其是河北省本地的特色曲艺形式。河间大鼓、河北梆子、剪纸、丝弦等凝聚的都是我们河北人民的聪明智慧,我希望能尽我的一份力让传统曲艺发扬光大”。
介福茶馆杂技表演
古朴而有韵味的装潢、悠远而富有情思的景致、风格迥异的卡包雅间都给传统曲艺表演提供了完善的舞台。介福茶馆为河北曲艺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敞开大门,真诚邀约,在介福茶馆共襄盛举,互通有无。最具河北特色的“西河大鼓”、“丝弦”、“河北梆子”等曲艺形式逐渐被大众忽视,褪去光彩夺目的光环,实在令人惋惜。介福茶馆聘请专业曲艺团队定期举办“西河大鼓”、“变脸”、“二人转”、“丝弦”、“剪纸”等传统曲艺专场表演,令到场观众大饱眼福,加深大众对传统曲艺的兴趣,从思想觉悟上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福茶馆每周六下午都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免费茶知识培训、茶话会和品茶交流活动,这些非营利性活动不仅广泛传播茶文化精粹,更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让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得以传承。
介福茶馆女主人乔秋珍与变脸大师合影
相声是介福茶馆的保留节目,每周五、六晚八点都会定期举办相声专场表演。统天介福支持和培养介福曲艺社的多名相声演员,这其中不乏有师出名门的八零后青年相声演员,他们为传统相声增添一抹阳光。受京津茶馆相声事业蓬勃发展的影响,介福曲艺社成员同介福茶馆同仁一致认为推陈出新,自主创意的表演模式最能被大众所认可,民族瑰宝得以传承。
统天介福曲艺社相声表演
茶馆休闲引领时尚消费风潮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走进茶馆不仅仅是为了喝茶而喝茶,茶馆已经成为一个品茗、悟茶、悟道的平台,茶叶只是一个载体,茶叶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茶馆文化才是茶馆经营发展下去的根基。在现代人心目中,茶馆是城市精神文明形象的符号体现,是社会传播健康生活理念的文化窗口。
近几年来,茶馆中的中老年观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年轻人、都市白领对茶馆文化兴趣高涨。据介福茶馆工作人员介绍,来茶馆休闲的观众里八成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他们或带领一家老小来此其乐融融,或三五好友成群结伴给各自支持的相声演员捧场助阵,茶馆休闲开始引领时尚消费新风潮。
介福茶馆现场气氛热烈
正好赶上介福茶馆周五晚上定期举办的相声专场表演,还不到八点茶馆里就陆陆续续坐满了人,服务员紧锣密鼓地给顾客沏茶倒水,接近开场时间依旧有观众走进茶馆,见没有空位就与工作人员商量加位子。记者好奇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是就上前去攀谈,顾客小王告诉记者他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员工,平时工作繁忙压力很大,第一次和朋友走进介福茶馆就被这里丰富多彩的曲艺表演深深吸引住,从茶艺表演到西河大鼓到变脸再到相声,每一种曲艺形式都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相声,新生代八零后青年相声演员在传统相声段子的基础上加入时下网络新鲜语,让传统相声贴近现代观众审美情趣,赢得一片喝彩。
介福茶馆反串表演
茶馆休闲并不专属于老年人,相反更适合年轻人。年轻人需要在茶馆这样的环境中多了解中国传统曲艺,支持传统曲艺文化发展,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让茶馆文化这股清流源远流长。
茶叶营销茶叶名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