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迎来茶叶初加工的自动化时代
中国茶网资讯:在制茶天气约束、劳动力成本走高、标准化生产提上议事日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安溪铁观音制茶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现象日前,在安溪大自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自动化、清洁化、全天候乌龙茶初加工生产线正在运行。分青、晒青、摇青、杀青、揉捻……工人只要坐在电脑前视频操控,茶叶初加工各个环节便自动完成。
该生产线投资500万元,由安溪县大自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韵和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研发。“这套机械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受气候限制,实现茶叶初加工各个环节自动化,每天可生产1000公斤左右的毛茶,整个初制加工仅需16个小时。”韵和机械总经理林清矫告诉记者。
记者从安溪县茶叶协会获悉,与大自然茶业一样,去年以来,八马、魏荫、铁观音集团等知名茶企也纷纷加大投入,或与茶机械企业联合研发,或花重金购买先进设备,力争在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实现自动化。
茶机械在茶农中也在不断普及。
“现在,只要拉上电闸,晒青、摇青、杀青、揉捻等环节全电动完成,完全是‘一条龙’。”蓝田乡制茶能手林永超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安溪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电力摇青机、速包机、包揉机等,用半机械化制茶代替传统手工制茶。这几年来,烘焙机、茶树修剪机、燃气杀青机等产品不断升级,新的茶机械产品又不断研发出来,茶叶初加工实现自动化。”安溪县农技站站长李大水介绍。
好处以前,每年春茶采制时期,茶农最担心的就是碰到雨天,因为那就意味着做不出好茶。
“晴天利用太阳曝晒,阴雨天综合采用热干燥、冷干燥和远红外技术工艺,模拟茶叶晒青需要,对鲜叶进行萎凋处理,较好地解决了雨天、多露水天气不宜采制茶叶的问题。”韵和生产的全自动初加工生产线,让茶农全天候制茶的愿望变成现实,“靠天吃饭”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针对茶农的购买能力,我们还研发价位较低的小型产品,满足家庭小作坊、加工点的需求。”林清矫说。
人工短缺,人力成本上涨是挡在茶企、茶农面前的又一只“拦路虎”。而随着制茶机械的日益普及,“用工荒”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福山村村主任林旭辉说,现在,村里的茶农从采茶到制茶,一般只要夫妻俩就可搞定,每天能制茶近50公斤;不仅无需向外招采茶工,当铁观音茶季来临时,这里的茶农还可跑到附近的乡镇去帮忙采茶。
林永超补充道:“机械操作代替了繁重的体力活,这样一来,更有时间研究如何制好茶了。”
茶叶生产自动化,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制作茶叶,可做到茶叶原料不落地,有利于茶叶的清洁生产。”林清矫说。
助推“今年,安溪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总额5000万元,扶持包括茶叶机械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谈到支持安溪制茶的自动化,县长高向荣如是说。
“产品研发出来了,我们还能拿到县财政80万-100万元的奖励。”林清矫说。
在鼓励茶机械产品推陈出新的同时,安溪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茶农走“自动化”道路:茶农到县里指定的茶机械公司购买茶机械,最高可享受30%的茶机械补贴。自2008年该县被列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县以来,安溪已发放茶机具补贴款1.2亿元。
此外,购买茶机械,银行还可提供贷款支持。安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白进才介绍,茶农购买茶机械,在信用社贷款无不良记录的,5万元以下可不用抵押担保;对参加新农保的茶农,还给予5%的利率优惠。
茶叶增值税茶叶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