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经营铺就永春玉斗镇茶农致富路
中国茶网资讯:“万蝶飞舞不为花,只缘玉斗出名茶。”盛产茶叶的永春县玉斗镇,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该镇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这几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地、站稳脚,成为茶农必须直接面对的一大难题。
而这样的难题在玉斗镇云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汪朝实看来却是机遇,“我们统一管理茶园,统一加工茶叶,统一品牌销售,既提升了品质,又提高了效益。通过两年来的创新管理,我们的合作社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搞联盟
促茶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秋茶采摘时节的临近,该镇云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几个负责人开始忙碌起来了。“我们合作社已有200多个成员,最近还有40多人在申请,我们正忙着审核材料、查看实情,还得常到茶园指导茶农管理。”汪朝实说。
与现在茶农的积极性不一样的是,之前一段时间,云台村的不少茶园几近荒废。该村虽然拥有500多亩茶园,但受到市场、技术、营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曾出现茶叶卖不到好价钱、甚至卖不出去的情况,茶农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有的干脆不管理,直接出门打工。
“这么好的地方,有茶园不管,着实浪费。经过调查了解,我们与茶农合作,建立专业合作社,采取种植大户联合经营抱团发展的模式,提高了效益,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茶农加入。”汪朝实介绍,他们采取了“四联合”的经营管理办法,“联合耕作”要求连片茶园同时规范用药除草除虫,既减少用药次数又能防止茶园病虫害的交叉感染;“联合购农资”降低农资的购买周期和成本;“联合检验”在茶树种植成长和茶叶制作的每个环节用同一标准进行检验;“联合销售”是将合作社的所有茶叶按质量分级分类,统一定价、统一销售。
同时,合作社还配备了多名制茶能手作为技术员,每到产茶时节,到茶园指导茶农进行管理,到各个茶叶加工厂进行技术指导,并组建营销团队,统一销售,形成了从种植管理到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团队。
收大不放小。该合作社还吸纳规模较小的种植户,在自主经营管理的基础上要求他们统一使用有机肥、低毒农药以确保茶叶质量,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组织技术培训、帮助销售。
由于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带动了茶叶的品质、价格的提高。“加入合作社,可享受到更加科学的管理,得到技术指导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制茶技术。茶做好了,还不愁销售,着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云台村种植大户赵金喜高兴地说。
抓生态
助推茶叶品质提升
玉斗镇,海拔245米—1125.4米,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四季皆春”之美称。作为该镇的山顶村,云台村有着更优越的种茶、制茶环境。
“云台村海拔较高、气候条件好,又不受工业污染,很适宜产茶。之所以到云台村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看中的就是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汪朝实说,
除了“先天”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云台茶叶专业合作社更注重“后天”管理。对此,该合作社实行“四保证”的传统耕作模式,即保证不使用化肥、生长激素、除草剂以及高毒农药。同时,该合作社还从源头抓起,为茶树、土壤进行“体检”,要求社员在每个茶季都得送茶叶、土壤的样品到合作社统一检测,一旦发现未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茶园,就要挖除茶树、改造土壤。
“肥料上,我们主要是用羊粪等有机肥。”赵金喜说,用羊粪做肥料,能改进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使之变疏松,而且养分能持久保持。此外,我们还采用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防止当地水土流失。“由于从未使用生长激素、除草剂、高毒农药,茶叶没有农残,茶叶品质提高了。”
“近年来,我们村不少茶农做不出好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甚至都亏本了。”社员许瑞明说,加入合作社后,得到了更好的技术指导,制茶技术提高了,茶叶质量更好了,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他高兴地算了一笔账,今年的春茶平均卖到每斤120元,比以前多了几十元,加上茶园租金、茶叶利润分成、务工工资等,每亩茶园每年至少能增收4000元。
文新茶叶理想茶叶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