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扎堆在京上市
【发现】明前茶首次“扎堆”上市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表示,今年春茶市场到目前为止产销两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冬季气温较高,茶区气候平缓,部分茶区的开采期普遍提前了3-5天,因此今年春茶的上市时间比较早,口感、质量都很喜人。
目前,头批洞庭碧螺春茶日前已经抵达北京,带来了春茶的清香,登上了吴裕泰的柜台。吴裕泰相关负责人表示,头批明前洞庭山碧螺春售价5800元/斤,早在春节前就已有许多老顾客预订;为了让更多的北京人品味到碧螺春的香醇,也有低价位的碧螺春茶。
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表示,碧螺春的采制十分严格,只有芽长1.5到2厘米的芽叶,才可以加工成精品茶。通常拣剔1公斤芽叶,需要费工5小时。炒制完毕的茶叶经过初步的检验分装就会被运到北京,质检部门有严格复杂的检验程序,评定出等级。那些经过重重考验杀出重围的“特级”茶叶,最终才会被贴上标签上柜。
此外,20斤头茬西湖龙井已开卖,售价8200元/斤与去年持平,同期开卖的还有2400元/斤的大佛龙井,陆续到京的还有四川雀舌等较低价位的明前茶。据介绍,这也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这么多品种的明前茶共同上市的情况。
【观察】民企老茶客购买尝鲜
究竟谁在为每斤动辄数千元的明前茶买单呢?记者采访发现,和高档白酒公款消费大幅减少类似,高档茶叶的公款消费、单位购买等近两年来也锐减。
记者走访多家茶商获悉,前来预订今年明前茶的客户包括两大群体:民营企业、爱茶的老茶客。“民营企业采购高档茶主要用于高档商务活动,老茶客少量购买尝鲜。”在高档茶的消费群体中,民企、老茶客占了八成左右。而从2014年起,公款消费、单位购买现象基本绝迹。
【分析】接地气大众茶走俏
受公款消费受到抑制影响,多家茶企均表示,今年将调整茶叶产品结构,制作更多适中价位的茶。
“茶叶消费终究回归理性,消费者最终选择的还是上乘的质量和实惠的价格。”京华茶业副总经理吕贤军表示,茶叶将进入消费的一个新常态,天价茶、高端茶、豪华包装等逐步走向没落,因此,茶产业面临着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口。
“京华茶业今年重新定位,在已推出或即将推出的新品中,中等价位产品显得尤为突出。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还开发了不少新品种,如宜宾早春绿茶雀舌,湖北恩施富硒绿茶等。”吕贤军说。
“我们的早春绿茶全部来自四川宜宾的种植基地。不仅上市时间早,品质方面也更加有保障。”吕贤军介绍,2015年初,京华茶业多名技术专家,亲自赶到四川宜宾茶山,目的就是要找到中国最早采摘的——“宜宾新绿茶”。茶叶专家穿梭于茶园之中,密切关注当地茶山气候和茶树的生长情况,与茶农交谈采摘日期,并到生产线查看茶叶的生产过程,督促宜宾绿茶产地严格实施标准化管理,严把质量关。
谈到今后发展计划,吕贤军告诉记者,按照“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经营理念,依托科技和人才优势,开发时尚化、个性化、具有品牌独特性的茶类产品,融合马连道区域乃至业内知名品牌,打造规模化的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有效发挥马连道茶叶特色街区的品牌积聚效应,引领行业发展。
为了保证茶叶的健康,京华茶业加大质检投入,吕贤军说,“宁愿少挣点钱、少求点利,也要严格把控质量门。未来,一定是谁的产品好、谁的价格公道、谁最能够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才能在市场中取胜。”
【预测】产量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不久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了“控制产量或为今年茶叶生产主题”的消息,王庆坦言,之所以提出提倡控制生产规模,主要是从行业目前发展导致产能扩张比较快的角度提出来的,但实际生产规模还是要由市场来调控。“现在生产的茶叶如果能通过市场销售出去,那么产能就能扩张,如果销售不出去,茶农就会弃采。市场决定生产,这是一个相互制衡的关系。”王庆如是说。
王庆预测,去年产能增长速度较快,突破200万吨。依照当前的情况,今年的产量不会出现太大变化,但是销售业出现了一些瓶颈和滞胀。“我们估计今年的工作仍要以销定产,但对春茶部分影响不大,因为春茶下来以后,全年还都在消费。业内倡导要调整生产结构,适度增长,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向综合效益型、向提高综合利用率转化,这也是中国茶叶经济的新常态。”
茶叶供应网福州的茶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