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江苏镇江茶产业发展现状:清香背后不乏“微涩”

2021-02-28 13:56:16热度:147°C

日前,在五洲山场走访时,场长戴小龙愉快地向记者透露,今年他们的茶叶产量预计比去年上涨15%左右,其中,特早茶、早茶占了1/4。

五洲山茶场的产量趋势只是今年全市茶产量状况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农委园艺蔬菜处处长李传德处也获得了相同信息,他介绍,去年我市产量是1400多吨,今年“应该超过这个数字”。

不过,进入早茶开采期的3月底4月初,我市天气曾遭遇了“倒春寒”,并伴持续阴雨天,这一度让人捏了一把汗。李传德分析认为,此番天气异常只能说是对“明前”高档茶生产不利,并不意味着影响全年总量。

茶叶种植有着30多年研究历史的推广研究员李传德介绍,雨水充足,加上降温能够放缓茶叶生长速度,对后一步数量更大的“雨前茶”而言,量质提升皆有益。

记者了解到,不只今年,其实近几年镇江市茶叶产量一直波动不大,保持小步攀升状态,价格方面,虽较数年前的高位有所松动,但行情也总体稳定。与此形成反衬的一个行业背景是:外地龙井、碧螺春茶价格已连续两年出现跳水。

对今年春茶生产有利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采茶工不再像往年那样严重短缺,而是“好找得很”。

然而,要说地产茶完全高枕无忧却也不切实际,清香背后不乏“微涩”。其中之一,外地茶对地产茶的冲击,效应正越来越凸现。

首先就常态而言,时间早、价格低是外地春茶的固有优势。李传德向记者介绍,绿茶越往北品质越好,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南方茶区北端,得天独厚的宜茶土壤与气候,使其出产的茶叶在品质上占有绝对优势,但若论成本,无论土地、管理、人工等支出费用,都远超福建、贵州、四川等地的茶叶生产

更令人头疼的是,一些外地茶出现愈演愈烈的不良行为:仿冒镇江特色茶产品,最突出就是仿冒“金山翠芽”。市南山茶林研究所负责人陈晓宏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市面上只要一打听价格,基本就能判定其真伪。这些仿冒“金山翠芽”不仅原料品质不如本地,而且为降低成本,大多不按正常工艺生产,存在偷工减料现象,“3斤多叶子就能做一斤茶叶了!”

去年5月,镇江市曾查处过一起仿冒“金山翠芽”案例,执法人员在镇江义乌小商品城茶叶批发市场的一家私人店铺内,现场查获60斤仿冒“五洲牌”金山翠芽新茶以及38套空包装盒。业内人士指出,此案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记者在淘宝商城上搜了一下,在同是“2015明前新茶”的旗号下,“镇江金山翠芽”每500克三四百元的售价比比皆是,最低仅为288元!

陈晓宏告诉记者,受价格因素支撑,仿冒“金山翠芽”客观上市场需求坚挺。水货泛滥之下,如今本地茶场生产“金山翠芽”的动力普遍越来越弱,直接导致正宗“金山翠芽”在市场的投放量呈下降趋势。

地产茶特别是早期高档茶,也与外地茶一样,正共同品尝着另一种“苦涩”:销售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的三年间,高档茶的集团购买量显著下降,用句容茶叶协会会长、张庙茶场场长张德敏的话:“不是一般的影响!”至记者采访的4月7日,张德敏坦言,他们茶场今年的集团消费仍为零。

“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光景不再,记者多方了解到,面对新形势,各家茶场都在积极寻求对策,“尽可能拓展大众消费空间”成为业界共识。陈晓宏告诉记者,他们暂时没有扩大高档茶种植面积的打算,以稳好现有基础为上。

张庙茶场则适时调整产品档次结构,2012年前高档茶比例占六成之多,如今这个比例已压缩为25-30%,而中档茶比例则提升到一半,高中低三档茶结构呈“橄榄形”。

厦门特产茶叶免费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