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热”是道德情感外衣下的权力失范
日前,《人民日报》“思想纵横”栏目刊载《辩证看待“人走茶凉”》一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于‘人走茶凉’需要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当成为一种常态。然而,也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位时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余权’创造条件;而且退下多年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还是不愿撒手。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一段,笔者读后深有感触。
在中国,“人走茶凉”通常被用来形容人情冷暖。在一个情感交融的社会里,“人走茶凉”难免会让人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在道德叙事中,“雁过留声”演化成了“人走茶不凉”,将其视为对退休领导干部的一种评价标准,似乎只有“人走茶热”,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本事、口碑和声誉。
然而,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出发,“人走茶凉”既是角色义务的结束、角色规范的转变,也是角色权利的终止。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工作岗位退休便意味着脱离了某种社会网络,即使情感上有所牵挂,抑或和原单位的某些同事、下属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也不能利用其影响力左右原单位的工作开展。
不论是延伸权力触角、千方百计为日后发挥“余权”创造条件,还是在亲朋好友的人情和利益裹挟下继续发挥“余热”,又或是离开原有岗位难以顺利实现角色转换,依然对原单位“放心不下”,“人走茶热”不仅有情感因素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利益算计。
尽管有道德和情感外衣的遮蔽,“人走茶热”依然难掩权力失范的实质。“身退心不退”,将权力网络化、圈子化,即使不在其位,也想要越俎代庖。违背社会规律和人情规律的“人走茶热”,不仅让新领导在工作中面临诸多掣肘、难以放开手脚,也恶化了官场生态,损伤了一个单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甚至会导致人心涣散、正常工作难以推进。
“人走茶热”通过非制度化、非常规化的渠道延伸了利益链条,让“隐形的双手”染指单位环境。游走在道德、情感和规则的边缘地带,让违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规避和惩罚。若这种的危害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褒奖、被美化,不能在失范和非失范之间建立有效的隔离地带,轻度失范就会升级为重度失范,剑走偏锋,难免会形成不好的社会风气。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习总书记曾经指出,领导干部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老百姓多作贡献。领导干部要走出道德和情感误区,重塑在位时兢兢业业,退休了就解甲归田不问江湖的规则观念和底线意识,“人走茶热”才会越来越少。
白糖和茶叶茶叶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