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资讯> 正文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形成影响人类文化数千年的东方文化圈,当今包括全世界华人、华裔、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都从儒学中寻找真理。而中国茶道,也多方体现儒家中庸之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与浩翰宇宙和神奇的太空相比,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实在太小,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工业技术进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便不断产生矛盾与冲突,在寻求解决人类之间矛盾冲突的办法时,东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指导,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在解决人与自冲突时则强调“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儒家这些思想在中国茶俗中有充分体现。历史上,四川茶馆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解纠纷。某某之间产生分歧,有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旧中国,往往通过当地有威望族长、士绅及德高望重文化人作为进行调解,这在四川收“吃茶”。调解的地点就在茶楼之中。有越的是,通过各自陈述、争辩、最后输理者付茶钱,如果不分输赢,则各付一半茶钱。这种“吃茶评理”之俗延续到全国解决。
机械唯物论认为,水火不相容。但被儒家推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水火完全背离是“未济”卦,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叫“既济”卦。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八卦煮茶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因为,“坎”()在八卦中为水,巽()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在风炉三足间设三空,于炉内设三格,一格书“翟”(火鸟),绘“离”的卦形;一格书“坎”,绘坎卦图样;另一格书“彪”(风兽)给巽卦。总的意思表示风能兴火,火能煮水,并在炉足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中国茶道在这里把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至。
此外,儒学认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和谐相处之中。“体用不二”,“体不高于用”,“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人有艰辛、也有快乐,一切顺其自然,诚心诚意对待生活,不必超越时空去追求灵魂不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就是说,合于天性,合于自然,穷神达化,你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乐,达到人生极至。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际的表达。
历代茶诗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一千古绝唱有几句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对茶的诠释。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二、“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促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座炼丹接近,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门徒达五千多人。弘忍想选继承人,门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出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从空无的观点看,当然十分彻底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宗传人。神秀不让,慧能逃到南方,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识阶段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而这样一来,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
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归纳起来,佛教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贡献有四:
(一)推动了饮茶之风流行 唐·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欲,投钱取饮。”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禅理与茶道是否相通姑且不论,要使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饮茶人,僧人清闲,有时间品茶,禅宗修练的需要也需要饮茶,唐代佛教发达,僧人行遍天下,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无论如休,这个事实是难以否认的。
(二)为发展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做出贡献据《庐山志》记载,早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各之茶执行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陆羽的师傅也是亲自种茶的。唐代许多名茶出于寺院,如普陀寺僧人便广植茶树,形成著名的“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普陀山植茶传承不断。又如宋代著名产茶盛地建溪,自南唐便是佛教盛地,三步一寺,五步一刹,建茶的兴起首先是南唐僧人们的努力,后来才引起朝廷注意。陆羽、皎然所居之浙江湖州杼山,同样是寺院胜地,又是产茶盛地。唐代寺院经济很发达,有土地,有佃户,寺院又多在深山云雾之间,正是宜于植茶的地方,僧人有饮茶爱好,一院之中百千僧众,都想饮茶,香客施主来临,也想喝杯好茶解除一路劳苦。所以寺院植茶是顺理成章的事。推动茶文化发展要有物质基础,首先要研究茶的生产制作,在这方面佛教僧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创造了饮茶意境 所谓“茶禅一味”也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也并非说茶理即禅理。禅宗主张“自心是佛”,无一物而能建立。即然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也不存在,除“心识”这外,天地宇宙一切皆无,填上一个“茶”,不是与禅宗本意相悖吗?其实,一切宗教本来就是骗人的,真谈到教义,不必过于认真。我们今人所重视的是宗教外衣后面所反映了思想、观点有无可取之处。禅宗的有无观,与庄子的相对论十分相近,从哲学观点看,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不过是劝人心胸豁达些,真靠坐禅把世上的东西和烦恼都变得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所以,僧人们不只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陆羽挚友僧人皎然作出了杰出贡献。皎然虽削发为僧,但爱作诗好饮茶,号称“诗僧”,又是一个“茶僧”。他出身于没落世家,幼年出家,专心学诗,曾作《诗式》五卷,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中年参谒诸禅师,得“心地法门”,他是把禅学、诗学、儒学思想三位一体来理解的。“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 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碗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静心”、“自悟”是禅宗主旨。姣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若按印度佛教的原义,今生永不得解脱,天堂才是出路,当然饮茶也无济于事,只有干坐着等死罢了。但祥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彻大悟”。在茶中得以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祥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很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选由禅僧提出。这样,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调度。有人认为宋以后《百丈清规》中有了佛教茶仪的具体仪式规定从此才有“茶道”,其实,程式掩盖了精神,便不是“道”了。
(四)对中国茶道向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熟悉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留学僧最澄。他于公元805年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比睿山麓,而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即宋代从中国学成归去的荣西禅师(1141-1215)。不过,荣西的茶学菱《吃茶养生记》,主要内容是从养生角度出发,介绍茶乃养生妙药,延龄仙术并传授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并自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可见还是把茶与禅一同看待。这一切都说明,在向海外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谐一致。自古以来,中国茶人也把老庄的“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引入茶道理念之中。例如陆羽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研究其精神作用。例如他把制茶、烹茶、品茶本身看作一种艺术活动。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还有哲理。中国人认为,喝茶也要讲精神。以陆羽创造的茶艺程序来说,就充满了美感。如烹茶一节,既观水、火、风,又体会物质变化中的美景与玄理。煮茶,物性变化,出现泡沫,一般人看来,有什么美?陆羽在变化中享受大自然的情趣。他形容变化说:“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在陆羽的眼里,茶汤中饮食孕育着大自然最洁静、最美好的品性。在烹制、冲泡品茗或奉茶之中使情景合一,把个人融于大自然之中。卢仝饮茶,感到的是清风细雨一样向身上飘洒,可以“一瓯瑟瑟散轻蕊,七碗清风袭两腋”。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更把整个汲水、烹茶过程与自然结合。他的《汲江煎茶》诗云:
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榴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呼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诗人临江煮茶,首先感受到的是江水的情意和炉中的自然生机。亲自到钓石下取水,不仅是为煮茶必备,而且取来大自然的恩民深情。瓢请来水中明月,又把这天上银辉贮进瓮里,小杓入水,似乎又是分来江水入瓶。茶汤翻滚时,发出的声响如松风呼泻,或是真的与江流、松声合为一气了。然而,茶人虽融化于茶的美韵和自然的节律当中,却并未忘记人间,而是静听着荒城夜晚的更声,天上人间,明月江水,茶中雪乳,山间松涛,大自然恩惠与深情,荒城的人事长短,都在这汲、煎、饮中融为一体了。茶道中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精神,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道家最伟大的茶人大概要算陶弘景(466-536)。陶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同时也是大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阴居士。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陶弘景曾入仕途,官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在句曲由(茅山)中建楼三层,陷居起来。时人看见,以为是神仙。梁武帝礼请下山,陶弘景不出,但武帝有要事难决时便派大臣去请教,号称“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也杂有儒、佛观点。可见,道家的“避世”也是相对的。陶氏在医药学方面很成就,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并搜集魏晋间民间新药,著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现已在敦煌发现残本。他在《桐君采药录》中的注解内,备述西阳(今湖北黄冈)、武昌、庐江(今安徽合肥)、晋陵(今江苏武进)等地所产好茶,以及巴东所产真香。
唐代著名道家女茶人李冶,又名李季兰,出身名儒,不幸而为道士。据说,陆羽幼年曾被寄养李家,李与陆羽交情很深。后来,她在太湖的小岛上孤居,陆羽亲自乘小舟去看望她。李季兰弹的一手好琴,长于格律诗,在当时颇有名气。天宝年间,皇帝听说她的诗作得好,曾召之进宫,款留月余,又厚加赏赐。德宗时,陆羽、姣然在苕溪组织诗会,李冶是重要成员,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是这一僧、一道、一儒家陷士共同创造了唐代茶道格局。陆羽《茶经》中老庄道家思想估计也一定受到李冶的影响。李冶本是个才华横溢,喜欢谈笑风生的人,为陆羽饮茶集团增添不少情趣。但到晚年处境凄凉。她有《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云: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适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老友相逢,强颜欢笑,心境却十分凄苦。
明代优秀茶学家朱权(1378-1448),在他的《茶谱》中明确指出:①茶是契合自然之物,“天地生物,各遂其理”。②茶是养生的媒介。他认为,饮茶主要是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这两条,都是道家茶文化的主要思想。
道家修炼,主张内省,崇尚自然,清心寡欲。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理念,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的目标,道家传人们相信在饮茶中可以得到充分感受。
卖茶叶创业信阳龙潭茶叶
茶 与 宗 教
2021-02-08 16:18:45热度:154°C
应该承认,中国茶文化体现的精神,与儒、释、道三教思想体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中国茶道思想是融和儒、释、道诸家精华而成。因此,研究儒、释、道诸家思想在中华茶文化中之表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便成为每一个茶文化工作者的基本功了。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茶文化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宣扬“仁”即爱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时,强调“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造成儒家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并形成影响人类文化数千年的东方文化圈,当今包括全世界华人、华裔、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诸国都从儒学中寻找真理。而中国茶道,也多方体现儒家中庸之温、良、恭、俭、让的精神,并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哲理于品茗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与浩翰宇宙和神奇的太空相比,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实在太小,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工业技术进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便不断产生矛盾与冲突,在寻求解决人类之间矛盾冲突的办法时,东方人多以儒家中庸思想为指导,清醒、理智、平和、互相沟通、相互理解;在解决人与自冲突时则强调“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儒家这些思想在中国茶俗中有充分体现。历史上,四川茶馆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解纠纷。某某之间产生分歧,有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旧中国,往往通过当地有威望族长、士绅及德高望重文化人作为进行调解,这在四川收“吃茶”。调解的地点就在茶楼之中。有越的是,通过各自陈述、争辩、最后输理者付茶钱,如果不分输赢,则各付一半茶钱。这种“吃茶评理”之俗延续到全国解决。
机械唯物论认为,水火不相容。但被儒家推为五经之首的《周易》认为,水火完全背离是“未济”卦,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水火交融才是成功的条件,叫“既济”卦。茶圣陆羽根据这个理论创制的八卦煮茶风炉就运用了《易经》中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因为,“坎”()在八卦中为水,巽()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在风炉三足间设三空,于炉内设三格,一格书“翟”(火鸟),绘“离”的卦形;一格书“坎”,绘坎卦图样;另一格书“彪”(风兽)给巽卦。总的意思表示风能兴火,火能煮水,并在炉足上写“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中国茶道在这里把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至。
此外,儒学认为天地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体和谐相处之中。“体用不二”,“体不高于用”,“道即在伦常日用、工商稼耕之中”,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人有艰辛、也有快乐,一切顺其自然,诚心诚意对待生活,不必超越时空去追求灵魂不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就是说,合于天性,合于自然,穷神达化,你便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快乐,达到人生极至。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包容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际的表达。
历代茶诗中,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一千古绝唱有几句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对茶的诠释。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二、“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促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座炼丹接近,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门徒达五千多人。弘忍想选继承人,门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出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从空无的观点看,当然十分彻底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宗传人。神秀不让,慧能逃到南方,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识阶段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而这样一来,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
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归纳起来,佛教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贡献有四:
(一)推动了饮茶之风流行 唐·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欲,投钱取饮。”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禅理与茶道是否相通姑且不论,要使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饮茶人,僧人清闲,有时间品茶,禅宗修练的需要也需要饮茶,唐代佛教发达,僧人行遍天下,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无论如休,这个事实是难以否认的。
(二)为发展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做出贡献据《庐山志》记载,早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各之茶执行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陆羽的师傅也是亲自种茶的。唐代许多名茶出于寺院,如普陀寺僧人便广植茶树,形成著名的“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普陀山植茶传承不断。又如宋代著名产茶盛地建溪,自南唐便是佛教盛地,三步一寺,五步一刹,建茶的兴起首先是南唐僧人们的努力,后来才引起朝廷注意。陆羽、皎然所居之浙江湖州杼山,同样是寺院胜地,又是产茶盛地。唐代寺院经济很发达,有土地,有佃户,寺院又多在深山云雾之间,正是宜于植茶的地方,僧人有饮茶爱好,一院之中百千僧众,都想饮茶,香客施主来临,也想喝杯好茶解除一路劳苦。所以寺院植茶是顺理成章的事。推动茶文化发展要有物质基础,首先要研究茶的生产制作,在这方面佛教僧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创造了饮茶意境 所谓“茶禅一味”也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也并非说茶理即禅理。禅宗主张“自心是佛”,无一物而能建立。即然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也不存在,除“心识”这外,天地宇宙一切皆无,填上一个“茶”,不是与禅宗本意相悖吗?其实,一切宗教本来就是骗人的,真谈到教义,不必过于认真。我们今人所重视的是宗教外衣后面所反映了思想、观点有无可取之处。禅宗的有无观,与庄子的相对论十分相近,从哲学观点看,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不过是劝人心胸豁达些,真靠坐禅把世上的东西和烦恼都变得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所以,僧人们不只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陆羽挚友僧人皎然作出了杰出贡献。皎然虽削发为僧,但爱作诗好饮茶,号称“诗僧”,又是一个“茶僧”。他出身于没落世家,幼年出家,专心学诗,曾作《诗式》五卷,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中年参谒诸禅师,得“心地法门”,他是把禅学、诗学、儒学思想三位一体来理解的。“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 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碗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静心”、“自悟”是禅宗主旨。姣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若按印度佛教的原义,今生永不得解脱,天堂才是出路,当然饮茶也无济于事,只有干坐着等死罢了。但祥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彻大悟”。在茶中得以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祥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很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选由禅僧提出。这样,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调度。有人认为宋以后《百丈清规》中有了佛教茶仪的具体仪式规定从此才有“茶道”,其实,程式掩盖了精神,便不是“道”了。
(四)对中国茶道向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熟悉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留学僧最澄。他于公元805年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比睿山麓,而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即宋代从中国学成归去的荣西禅师(1141-1215)。不过,荣西的茶学菱《吃茶养生记》,主要内容是从养生角度出发,介绍茶乃养生妙药,延龄仙术并传授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并自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可见还是把茶与禅一同看待。这一切都说明,在向海外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谐一致。自古以来,中国茶人也把老庄的“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引入茶道理念之中。例如陆羽不仅研究茶的物质功能,还研究其精神作用。例如他把制茶、烹茶、品茶本身看作一种艺术活动。便有美感,有意境,甚至还有哲理。中国人认为,喝茶也要讲精神。以陆羽创造的茶艺程序来说,就充满了美感。如烹茶一节,既观水、火、风,又体会物质变化中的美景与玄理。煮茶,物性变化,出现泡沫,一般人看来,有什么美?陆羽在变化中享受大自然的情趣。他形容变化说:“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在陆羽的眼里,茶汤中饮食孕育着大自然最洁静、最美好的品性。在烹制、冲泡品茗或奉茶之中使情景合一,把个人融于大自然之中。卢仝饮茶,感到的是清风细雨一样向身上飘洒,可以“一瓯瑟瑟散轻蕊,七碗清风袭两腋”。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更把整个汲水、烹茶过程与自然结合。他的《汲江煎茶》诗云:
活水还需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榴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呼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诗人临江煮茶,首先感受到的是江水的情意和炉中的自然生机。亲自到钓石下取水,不仅是为煮茶必备,而且取来大自然的恩民深情。瓢请来水中明月,又把这天上银辉贮进瓮里,小杓入水,似乎又是分来江水入瓶。茶汤翻滚时,发出的声响如松风呼泻,或是真的与江流、松声合为一气了。然而,茶人虽融化于茶的美韵和自然的节律当中,却并未忘记人间,而是静听着荒城夜晚的更声,天上人间,明月江水,茶中雪乳,山间松涛,大自然恩惠与深情,荒城的人事长短,都在这汲、煎、饮中融为一体了。茶道中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精神,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道家最伟大的茶人大概要算陶弘景(466-536)。陶为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同时也是大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阴居士。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陶弘景曾入仕途,官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在句曲由(茅山)中建楼三层,陷居起来。时人看见,以为是神仙。梁武帝礼请下山,陶弘景不出,但武帝有要事难决时便派大臣去请教,号称“山中宰相”。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也杂有儒、佛观点。可见,道家的“避世”也是相对的。陶氏在医药学方面很成就,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并搜集魏晋间民间新药,著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现已在敦煌发现残本。他在《桐君采药录》中的注解内,备述西阳(今湖北黄冈)、武昌、庐江(今安徽合肥)、晋陵(今江苏武进)等地所产好茶,以及巴东所产真香。
唐代著名道家女茶人李冶,又名李季兰,出身名儒,不幸而为道士。据说,陆羽幼年曾被寄养李家,李与陆羽交情很深。后来,她在太湖的小岛上孤居,陆羽亲自乘小舟去看望她。李季兰弹的一手好琴,长于格律诗,在当时颇有名气。天宝年间,皇帝听说她的诗作得好,曾召之进宫,款留月余,又厚加赏赐。德宗时,陆羽、姣然在苕溪组织诗会,李冶是重要成员,所以,完全有理由说,是这一僧、一道、一儒家陷士共同创造了唐代茶道格局。陆羽《茶经》中老庄道家思想估计也一定受到李冶的影响。李冶本是个才华横溢,喜欢谈笑风生的人,为陆羽饮茶集团增添不少情趣。但到晚年处境凄凉。她有《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云: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适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老友相逢,强颜欢笑,心境却十分凄苦。
明代优秀茶学家朱权(1378-1448),在他的《茶谱》中明确指出:①茶是契合自然之物,“天地生物,各遂其理”。②茶是养生的媒介。他认为,饮茶主要是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这两条,都是道家茶文化的主要思想。
道家修炼,主张内省,崇尚自然,清心寡欲。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理念,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的目标,道家传人们相信在饮茶中可以得到充分感受。
卖茶叶创业信阳龙潭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