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杨彭年紫砂壶壶艺鉴赏
茶杨彭年:字二泉,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宜兴制壶名手。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
嘉庆间陈曼生(名鸿寿)作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
并尝与瞿应绍合作制砂胎锡壶,柄上镌有“彭年”印记。彭年制壶甚伙,大多是与陈曼生合作所制。作品:曼生铭半瓢壶 在清代江苏宜兴,制茶壶名家杨彭年与金石学家、与宜兴相邻的溧阳县知县陈曼生合作的作品,由于文化品位高,历来被认为是艺林珍品,可惜存世之作极少。
通高为7.2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10.0厘米。整体平滑光亮,腹底大,呈半瓢状。盖及盖钮与腹呈相似弧形。嘴短而直,近嘴处稍曲向上。柄向外回转呈倒耳状,此壶典雅古朴,造型朴掘,制作精工,在壶身一侧,有陈曼生用刀刻的铭文:“曼生督造茗壶弟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字样。另外,壶底有“阿曼陀室”铭款,柄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这是曼生壶的重要识别标志。石梅铭方础茶壶茶 这件彭年制石梅铭圆角方础壶,是杨彭年和一位稍晚于陈曼生的文人,即朱石梅的合作制品。
这件圆角方础壶因形似方柿,所以又称柿壶。它通高8.0厘米,壶身为方础,惟没有棱角;而壶嘴、壶盖、壶柄,又棱角分明,这种鲜明的反差,使人在浑圆中见到锐气,在厚朴中见到多姿,自有情趣在其间。壶身一侧,铭刻“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惟我”字样,其旁的落款是“石梅制”。壶柄下有阳文篆体“彭年”小印。壶底有“石梅仿制”阳文篆书印。由上可见此壶应为杨彭年和朱石梅合作制品,而造型仍是仿陈曼生的。
寒玉壶 此壶高85毫米,腹刻一高山茶株梅花,右下阴文刻:叔美为昙如作,另一面刻茶商网行书寒玉壶及一枝两枝翠蛟影,千点万点春烟痕。忽忆西溪深雪里,橹声伊轧到柴门。壶公戏题丙子二月。
葫芦壶包锡楚方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