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刮起“黑旋风”
在中国茶市,乌龙茶、普洱茶和绿茶长期以来“三足鼎立”。但从2007年开始,以湖南省益阳市为生产中心的湘黑茶异军突起。对这种原本专销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边销茶”,来自内地、沿海和国外的需求量猛增。湘黑茶的“身价”也在迅速攀升。
在北纬25度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水沿岸,记者看到益阳茶农将新采收的茶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后,加工成一条条“黑泥鳅”。“黑泥鳅”经蒸压装篓后称“尖”,蒸压成砖形称“黑砖”“花砖”或“茯砖”等,用竹子捆扎成1.6米高的茶柱后被叫做“千两茶”或“花卷”。
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告诉记者,按照这种古老发酵、紧压工艺制作出的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口感浓醇。早在1000多年前,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兄弟民族,就发现长期饮用这种黑茶能分解脂肪,防止燥热。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
近年中外权威研究发现,湘黑茶具有降脂、减肥、暖胃、清理肠道等多种功效。尤其是某些湘黑茶砖发酵后有机物产生的“金花”(即“冠突曲霉”),能繁衍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特殊微生物,湘黑茶也因之崛起为时尚保健饮品。
益阳市政府官员雷越毅介绍说,眼下品质上乘的湘黑茶价格已从每吨2000多元上涨到每吨至少几万元。日本、韩国和国内很多茶叶爱好者将湘黑茶纳入了热门收藏范畴。2005年,一篓由安化县白沙溪茶厂53年前生产的50公斤“天尖”,业内给出的价格为48万元。
在益阳,仅安化县就有1万多人从事黑茶制造,加上包装、运输、经销,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国内外对湘黑茶的需求量还在猛增。雷越毅透露,益阳市规划到2016年,将茶园面积扩充到50万亩,茶叶年产量达到5万吨,总产值达到30亿元。
湘黑茶分三系:砖、卷、尖
湘黑茶,曾经长期被视为“中国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记者从其核心产区益阳市及其辖区内的安化县等地了解到,按照不同制作手法,成品湘黑茶有砖、卷、尖之分。
“花卷”(“百两茶”“千两茶”):
为了解决包装和运输问题,清朝道光年间,安化茶农将黑茶踩捆制作成圆柱形,每柱重100两(老秤,16两为1斤,下同),称为“百两茶”。到清朝同治年间,由于湘黑茶边销运输量越来越大,茶农按照“百两茶”模式,制作出了每柱重1000两的“千两花卷茶”。
“千两茶”制作,不仅劳动强度很大,而且茶叶用新鲜篾片制成花格篾篓箍严,包装与成型同步进行,前后有30多道工序。茶农制作“千两茶”时,还要合唱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踩茶号子”。因此,“千两茶”制作被视为紧压黑茶最高技术。
上品“千两茶”,能在水中浸泡多年而茶心不湿。存放很久的“千两茶”,茶味浓烈醇香,很耐冲泡。在海内外茶市,一支50年以上的陈品“花卷”,被视为稀世珍宝。
“三砖”:
就是指湘黑茶中的茯砖、黑砖和花砖。
茯砖茶做工精细,技术复杂,非一般黑茶可比。尤其是茯砖发酵后有机物产生的“金花”(即“冠突曲霉”),能繁衍许多对人体有益的特殊微生物。目前,益阳茶厂所掌握的茯砖茶生产技术,属于商业机密。
“三尖”:
指天尖、生尖、贡尖。“三尖”黑茶是采用谷雨时节的鲜茶加工而成,叶嫩茶净,色泽纯黑,为黑茶中的精品。“三尖”茶曾经是典型的贵族茶。在清朝道光年间,“天尖”和“贡尖”为朝廷专享,列为贡品,民间很难见到。陈年“天尖”“贡尖”,是业界追逐的珍贵藏品。
竖立的茶叶茶叶的苦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