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茶 > 红茶知识> 正文

正山小种存放

2022-10-29 18:25:20热度:90°C

1、用陶罐、锡罐、瓷罐等存放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

将正山小种红茶装入有双层盖的陶罐、锡罐、瓷罐里,最好装满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而不留空隙,这样罐里空气较少。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胶布粘好盖子缝隙,并把茶罐装入两层尼龙袋内,将袋口密封好就可以随意存放了。

2、用冰柜和冰箱冷藏的方法保存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

将正山小种红茶置于干燥、无异味、能密封的容器瓶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即可。如茶叶数量少而且很干燥,也可用二层防潮性能好的薄膜袋包装密封好,放在冰箱中。武(站长 推荐:茶的分类品种及特点,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 关注:www.guniangcha.com)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保存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要干燥,二要低温(一般~5℃较合适)。

3、用保温瓶保存正山小种红茶

这种方法类似与陶罐、锡罐、瓷罐等保存方式。同时由于保温瓶的内胆有真空层隔离,隔光、隔热甚至还防辐射,所以这种保存方式保存的茶叶,口感更好,也能保存更久的时间。

正山小种茶叶能放多久?

为了正山小种的品质纯正,正山小种的储存一定要注意到避免让茶叶受潮、高温、阳光直射等因素。正山小种也属于发酵类红茶,保存好了可以保存7、8年,但是正山小种和普洱茶还是不同,放置时间太久了,会影响正山小种的口感,所以各位亲还是及早饮用为好。

金骏眉、正山小种、红茶有何区别

网讯;“你爱喝什么茶啊?绿茶、红茶还是黑茶?”、“这些茶我都不爱喝,我就爱喝金骏眉,又香又甜。”这样的对话不止一次听到过。很多茶友对红茶认识不深,“金骏眉明明是红茶,怎么又是正山小种呢?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啊!”显然,金骏眉、正山小种,红茶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很多人并不清楚。

红茶分类、演变有学问

想要弄清楚三者关系,首先需要知道红茶究竟有哪些种类。

根据知名茶学教授陈宗懋编写的《中国茶经》介绍,国内通常将红茶按照制作工艺和品质特征划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种。这三大品种中,又根据茶树品种和生产地域细分为若干品种。例如名气较大的祁红、滇红都是以地域划分的工夫红茶。

而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有品种,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那么什么叫正山?小种又是什么意思?记者刨根问底。

参与过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山小种红茶》制订工作的福建高级农艺师徐飙介绍:“正山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桐木关及桐木关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干香味及山韵的红茶产品。这些产地之外的小种即是外山小种。正山是正宗的意思,而小种则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武夷菜茶,而且有产地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

专家介绍,小种红茶已被公认为世界红茶的鼻祖,工夫红茶也是从小种红茶演变而来。

金骏眉以正山小种研发

因为金骏眉价格昂贵,出品不凡,爱好喝茶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金骏眉。其实它在2005年才被研发成功,至今也就10年左右历史。横空出世的金骏眉既保留了传统红茶的特性,又有考究的茶底,所以很快成为福建顶级红茶的代表。

“金骏眉算是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是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工艺基础上,采用创新工艺研发出来的。”在南宁经营红茶的福建茶商张先生告诉记者。

金骏眉用料制作更讲究

据张先生介绍,正宗金骏眉与正山小种都采自武夷山桐木关的同一种茶树。但正山小种选用的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作为茶叶鲜叶,而金骏眉必须选刚开芽的嫩叶,摘取芽头最鲜嫩的部位,用料更为讲究。

两者的制作工艺大体相同,但也有细分。正山小种完全采用传统工艺,金骏眉则在正山小种的工艺上精进,发酵过程必须恰到好处。若发酵不足,就容易产生苦涩感;发酵时间过长,则与普通正山小种红茶无异。而且金骏眉只有小部分烟熏过程,而传统的正山小种则要在萎调和烘焙的过程中经过松柴烟熏。

工艺的差别带来了口感的差异。正山小种通常带着浓重的松烟味,而金骏眉则没有这些松烟味,果香甜润,味道也稍微较正山小种清淡一些,更为饱满甘甜,沁人心脾。

中国历史上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生产的扩大

红茶产区不饮红茶的现象,表明红茶是完全靠外销的茶叶,红茶的海外需求决定着红茶的生产。随着红茶的海外需求逐步上升,武夷红茶的生产也逐渐扩大,它先从桐木核心区向外围,从正山向外山,从周边县市向省内,从省内向省外扩散。

1.17世纪武夷红茶都在桐木村正山范围生产

红茶初期的海外需求,由于价格昂贵数量是比较少的。虽然荷兰人1610年就把它带到欧洲,基本上是把它当作稀有珍品,数量很少,直到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晋献凯瑟琳皇后才两磅的武夷红茶,可见其稀少的程度。据有关资料载:英国在1664-1684年20年间共进口红茶5697磅,平均每年仅进口271磅。17世纪最后一个五年的平均进口是11428.2磅,据推算在17世纪末荷英二国年进口武夷红茶的数量约为3万磅(225担)。

正山小种红茶的中心产区约600平方公里,估其最大产量约5000-6000担,其核心区桐木村的最大产量约3000-4000担。该地区的生产足以满足17世纪末海外对红茶的需求,因此17世纪出口的红茶应都是正山范围生产的,即在17世纪正山小种红茶尚未向外扩大生产范围。

2.18世纪武夷红茶开始向周边县市,乃至全省扩大。

在17世纪末红茶消费的最大国家英国的普通人饮用红茶越来越多,红茶的消费直线上升,供不应求,特别是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后,外国船舶可以直接靠泊厦门港进行红茶贸易,极大方便了红茶的外销。据有关资料统计:18世纪前50年间,英国平均年进口红茶873973.31磅(6556担)是上世纪末最后五年平均进口的76倍,加上另一红茶贸易大国荷兰也有与此相当的进口量,显然这种销售量,在正山范围已经超出了它的最大生产量,其中相当部分都是周边仿制的武夷红茶,如在1706年写的“安溪茶歌”中便出现了仿制的紫毫白毫红茶和外销的盛况。在崇安县令刘靖的“片刻余闲集”就提到邵武、江西广信在武夷山星村私售仿制桐木土名“乌茶”的 “江西乌”红茶。

18世纪的后50年红茶的销售仍是急剧上升,英国在1792年进口红茶156000担,占当年华红茶出口的85%,由此推算,1792年红茶的出口约为18.35万担。武夷红茶的生产范围已经从正山范围扩大到全省各地。在整个18世纪尚未出现福建以外省份生产的红茶,武夷红茶(BOHEA TEA)成了中国红茶的总称。

3.19世纪武夷红茶从省内向省外、国外扩散。

19世纪红茶的外销继续大幅上升,是中国红茶外销的鼎盛时期。据有关资料统计:1886年红茶的出口达165万担是中国红茶出口的最高年份。福建红茶的最高出口在1880年也达635072担,仅福建的红茶生产已经远不能满足出口需要。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的清道光年间各省的红茶纷纷出现,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的红茶都是这期间出现的。吴觉农先生认为:“至于福建红茶向外传播则可能是由崇安开始的,其传播的主要路线,可能是先由崇安传到江西铅山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过去义宁州的治所)后又传到景德镇(过去的浮梁县),后来又由景德镇传到安徽的东至(指现在东至县县境内的原至德县境),最后才传到祁门”。后来红茶品种不断增多,在安徽的“祁红”外,增添了云南“滇红”,福建“闽红”,湖北“宣红”,江西“宁红”,湖南“湖红”,广东“英红”,浙江“越红”,江苏“苏红”等。因此从红茶制作技术传播路线来看,国内各大红茶区的红茶制作技术都源于武夷山。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3934129 41294801 48015454 54542070 20702337'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63408) and MATCH(title) AGAINST('53934129 41294801 48015454 54542070 20702337'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