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红茶 > 红茶知识> 正文

滇红分为哪几类

2020-12-28 12:37:38热度:178°C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其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

  1、滇红工夫茶

  滇红功夫又称滇红条茶,主要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叶底红匀嫩亮,富有刺激性,浸出物高达40%以上。滇红工夫茶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等级划分:

  特级: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中国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一级: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长,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红匀嫩亮。

  二级: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少显,内质汤色明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少显,内质汤色明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有刺激性。香高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叶底红亮。

  2、滇红碎茶

  滇红碎茶以中、小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醇。

  发展史:

  滇红碎茶生产最早是在1940年,当时的南糯山制茶厂、勐海茶厂都曾生产部分红碎茶,当时勐海茶厂的切碎工序是靠牛力拉动带齿的滚筒将倒在方形木槽中的茶叶碾碎完成。最初采用红毛茶轧碎的方法生产红碎茶,即轧制红碎茶。1956年,中茶公司总技师胡浩川到勐海时,也曾利用工夫红茶的下脚茶试制红碎茶。

  1958年,中茶公司技术员利用勐海南糯制茶厂遗留的大型揉捻机械制红碎茶,国家商业部也组织工作组到凤庆试制在初制中切碎的红碎茶,勐海茶厂、勐海茶试站(即今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也开始试制此类红碎茶。1959年试勐海茶厂制出“90cm大型动力分级碎茶揉捻机”,用于加工红碎茶。1961年,凤庆茶厂引进了马歇尔揉茶机和CTC碎茶机,但未形成规模化批量生产。

  1964年,中国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叶公司云南省茶叶公司、勐海茶试站、勐海茶厂、凤庆茶厂等单位的制茶专家汇集勐海茶厂,进行“全国分级红茶实验”勐海点的实验工作。并于当年成功研制出红碎茶,云南共生产红碎茶35.645吨。1975年的云南省茶叶科技座谈会把提高红碎茶品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开展“云南省提高红碎茶品质联合实验”。1978年以前红碎茶初制工艺基本为:鲜叶→重萎凋→重揉捻(转子机)→轻发酵→毛火→摊凉→足火。

  1979一1984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也进一步开展了“提高红碎茶品质的工艺研究”,提出了“鲜叶→轻萎凋→快速揉切→控制发酵→一次干燥”的新工艺,促使红碎茶品质有了明显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勐海茶厂、凤庆茶厂等单位也引进了多套CTC红碎茶成套设备,云南红碎茶生产也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主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是很受欢迎的红茶饮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