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叶知识> 正文

茶叶出口企业应对“农残之困”

2021-02-09 13:45:06热度:186°C

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后,今年4月初,欧盟茶叶委员会(ETC)再次提高了欧盟及德国叶新农药残留标准。农残标准的不断提升,对我国茶叶出口企业提出巨大挑战。如何破解“农残之困”?目前,一些茶叶出口企业已开始在茶源、茶农、农药管理等环节提升自身的应对能力。

农残标准提高茶叶出口遭遇困局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出口商品,每年出口20万吨以上,约占我国茶叶生产总量的1/3。然而,近年来我茶叶出口屡遭农药残留超标围剿,已成为茶叶出口的一道关卡。今年4月,欧盟茶叶委员会公布了欧盟及德国茶叶新农药残留标准。据了解,新标准增加了10个农残项目,并更新了其他10个农残项目的新限量。更新后的农残项目共计227项,其中207个农残项目的标准限量为目前仪器最低检测底线,占91.2%。


  事实上,自2000年7月1日欧盟实施严格的茶叶农残标准后,新的茶叶农残标准不断出台。受此影响,我国茶叶出口欧盟一度受阻。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以食品安全为由,仿效欧盟,提高茶叶农药残留的控制标准,增加对进口茶叶中非茶类杂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黄曲霉素和微生物等项目的检验。


  去年5月,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将进口茶叶残留检测项目由71项增加到276项,同时还调整了农残检测方法,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检验检疫专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数据相差至少10倍。该制度的实施,严重影响我国的茶叶出口,去年我对日出口茶叶2.77万吨,金额657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0%和17.7%。

出口成本上升迫使企业转移市场

  对于欧盟再次提高茶叶农残标准,茶业出口企业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关注。


  “茶叶农残指标中很多项都是仪器最低检测限量,这是不合理的。”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勇认为,农残标准的提高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贸易限制手段。


  “新标准的实施对企业出口欧盟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一位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按照新的标准,该公司将有许多品种无法出口到欧盟。


  浙江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在欧盟实施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后,该公司年出口欧洲市场的茶叶从9000吨锐减到2000吨。近两年,在不断控制质量和药残的情况下,出口量才逐步恢复到5000-6000吨。


  “农残标准的提高,造成了我们出口成本的大幅提升。”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茶叶出口部林京青说。据了解,为应对国外茶叶农残标准的限制,国内茶叶出口企业纷纷加强了检测。对一项农残指标的检测费用150-300元不等,一批茶叶全部指标的检测通常要两万-三万元。


  此外,为减少茶叶农残,很多公司采取了从源头控制的办法,加强了茶叶基地建设和毛茶收购检测,有的甚至统一发放农药,一些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随着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出口茶叶的销售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随之下降。


  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王乐耕说:“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而出口价格却没有相应的提高。以我们公司出口的普洱为例,国内价格不断上涨,而国外价格上涨却不超过5%。”


  “如果出口量大,费用的上升还能承担。但如果出口量本身就不大,成本上升的影响就很大。我们公司去年出口欧盟的茶叶量只占出口总量的10%,如果农残标准不断提高,我们只能调整出口市场。”林京青说。

新标准新制约产业化水平成瓶颈

  随着全球茶叶市场对规模化、健康型、高附加值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欧盟、日本等国对我国茶叶出口的设限速度也不断加快。近年来,发达国家在设置技术壁垒时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农药化学残留。专家表示,我国茶叶屡屡被曝光农药残留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缺少“从土地到茶杯”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我国茶叶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对种植和养护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难以进行有效监控。


  据了解,目前我国关于茶叶的农残和污染物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十几项,即使算上农业部禁止使用的39种农药,我国现行有关茶叶的农残及污染物的限量项目也只有50多种,与欧盟的227项及日本的276项相比,差距甚大。标准不统一,已经给我国茶产业造成被动。如农业部禁用的农药,在欧盟或日本并没有禁用;卫生部制定的部分茶叶卫生指标高于国外标准,它们随时会成为对方设置贸易壁垒的借口。而欧盟和日本在制定茶叶标准时,对本国广泛使用的农药检测值就放宽,对别国则相当严格。


  此外,我国的出口茶叶基地备案,在满足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的同时,只考虑到进口国的标准。所以,备案出口日本的茶叶,一般只能销往日本,如果出口欧盟,可能被检为不合格。


  我国茶叶企业生产模式的滞后也给茶叶出口造成了阻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茶叶出口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向建设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方向迈进,但大多数企业的茶叶来源还是通过向茶农收购。我国茶农散户种植的现状,使得企业对茶叶种植和养护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难以进行有效监控。


  同时,我国茶农对于农药使用的认识普遍还不到位。福建一家茶叶出口企业表示,企业曾有一次向茶农询问使用了什么农药,茶农只说是杀虫剂,却无法说出农药的化学成分,而全部检测的费用太高,最后公司只能放弃。

寻找应对途径企业要有自己声音

  专家认为,中国作为国际上主要的产茶国,应该就茶叶的国际标准发出自己的声音,尽快结束目前我国茶产业二元市场、双重标准的被动局面。


  一方面,我国应尽快建立“从土地到茶杯”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组织实施茶叶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茶叶企业应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综合管理,研制开发低毒高效的替代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同时进行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落实标样、预处理设备的统一订购,确定检测方法,以满足出口茶叶农残检测项目的要求。加强与国外实验室联系,有计划地进行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训。


  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出口的主体,应密切关注国外不断更新的茶叶农残标准,强化产业链监控。通过基地建设,加强对茶农的培训,严格按照欧盟有关的茶叶农残标准使用农药,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湖南省茶业公司的做法是,在实施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溯源制度,逐步扩建优质茶基地,并建立起完善的茶叶种植基地农药管理制度,实行农药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强化了原料的源头管理。由于实施了积极应对技术壁垒的措施,近年来该公司有机茶年出口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长,出口欧盟的茶叶也连年保持全国前列。湖南省茶业公司人士特别强调,在挑战国外农残标准过程中最重要的启示是,公司通过联合茶农发展有机茶生产,不仅使广大茶农的茶叶生产观念发生巨大改变,同时也带动了整个湖南省茶叶农残的普遍降低。


  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勇说,该公司主要从四方面积极应对农残问题,一是严格实行产品备案,货源备案,尽量与熟悉的供应商合作,减少供应的中间环节;二是对原料进行预检;三是对预计有可能被查的茶叶品种或批次,事先拿去检验检疫确认,不惜提高化验成本来确保自己“不被列入黑名单”;四是寻求替代市场,即万一有一些批次通不过,可以迅速转到其它标准相对低一些的市场,如日本市场没通过,可以转向韩国等,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


  龙大集团相关负责人王文说,他们对农残问题已经在做提前应对,包括加强从基地到源头的检测,并派相关技术人员赴日本学习,强化从基地建设、组织农民种植、发放农药、工厂仓储等各环节的监管。


  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和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专门的实验室,对生产的茶叶进行农残检测;还有专门的基地供茶农种植,统一采购农药,然后集中发放给农户,向他们宣传、指导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跟踪他们的使用情况,做好记录。整个种植过程都与农户签订协议,避免分散农户的无序种植。(郑天虹)

牙齿敏感茶叶儒家茶叶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8725022 50221986 19863158 31583883 38835021 50215106 51062252 22520116 01163709 37091848 18485414'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180379) and MATCH(title) AGAINST('18725022 50221986 19863158 31583883 38835021 50215106 51062252 22520116 01163709 37091848 18485414'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