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非遗!中国茶何以惊艳世界?
明代茶文化的特点还在于“文士茶”之风盛行,文人们热衷于在自然中品茗赏景,寄情茶香和山水之间,追求品饮美、自然美和道德美的天人合一,其旨趣在文徵明《惠山茶会图》、唐寅《事茗图》《品茶图》等都有直观体现。他们会组织茶会雅集,强调茶人之间的志同道合,构筑有个性的饮茶空间和文人趣味。文震亨《长物志》云:“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明代文人频繁开展茶事活动,带动了茶书的编撰,明代茶书有50多种,是中国古代出版茶书最多的一个朝代,标志着明代茶文化发展到达一定高度。
清代至民国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转折期。从唐代开始,饮茶习俗已有“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的景象,南宋吴自牧《梦梁录》称杭州市民“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尽管如此,明代及以前茶文化的主体力量是文士群体,茶是雅生活的象征,而清代至民国时期实现了茶文化平民化的转变,饮茶真正成为世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在茶馆中有充分体现。清代茶馆遍布城乡、数量众多,超过前代,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均有数百个茶馆,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略带夸张地描绘南京:“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到一个僻巷里面,总有一个地方悬着灯笼卖茶”,茶馆远多于酒楼。清代茶馆种类十分多元,往往与其他娱乐或公共活动结合在一起,如以喝茶为主的清茶馆,带有餐饮功能的大茶馆,可以听书的书茶馆,供下棋消遣的棋茶馆,可以欣赏野外风景的野茶馆,或者是以戏曲演出为主的茶园(戏园)等。清代至民国时期茶馆承担了民众公共生活空间的功能。晚清民国时期,茶馆中出现了女性的身影,或为茶客或承担服务工作,改变了只有男性坐茶馆的格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尊女卑状况的改善。茶文化平民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民间采茶舞、茶灯戏、采茶戏的流行,以及茶融入日常习俗。采茶制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的茶农和茶工在工作的同时,以茶为主题创造了风格多样的戏曲等文化形式,以民间智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在招待宾客、重要节日、婚姻嫁娶、丧事祭祀等日常活动中,茶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文化进入了全面复兴和空前繁荣期。中国重新成为世界茶叶第一生产国和第一出口国,茶叶种植面积、干茶产量等世界领先;长期失传的唐代煎茶、宋代点茶都被复原,出现了新中式茶饮等饮茶法、茶艺馆等新式饮茶空间,茶文化作为一种生活美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受欢迎;各类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中外交流茶会和茶话会、茶文化研讨会等频繁举办,中国还推动设立了“国际茶日”;高校和各类机构设立了茶文化专业或茶文化学院,茶文化是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茶艺师、评茶师成为新的职业类型;茶叶与小说、影视等文化产品紧密融合,产生了一批精品电影和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