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台湾印象:大稻埕的茶金岁月(图)

2021-03-07 13:20:30热度:251°C

87岁的安溪制茶师傅黄清佳是大稻埕百年茶叶老店的一“宝”

漫步迪化街,有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感觉,屋檐前伸、以廊柱支撑形成长廊的闽南式“亭仔脚”与仿巴洛克式的洋楼鳞次栉比,古老的烫金招牌,晃动在微风中的旗幌,斑驳的门板与柜台,数百家布匹、药材、南北货的批发商店绵延着旧时代的风情,大稻埕的繁华富庶与风雨沧桑全写在这条热闹滚滚的街道上。

大稻埕历史的开篇由一场闽南人之间的械斗书写。19世纪初,大陆沿海居民为了讨生活渡过黑水沟(台湾海峡)来到台湾,争相安顿于台北最繁华的艋舺。只是艋舺人多,是非也多,1853年,漳泉移民爆发了“顶下郊拼”,落败的同安人护着陪他们漂洋过海而来的城隍爷离开艋舺,前往大龙峒。但一行人来到大稻埕时,城隍爷“显灵”不走了,示意同安人在此定居。大稻埕原只是用来晒谷物的大广场,全凭同安人赤手空拳搏命打拼,利用临近淡水河的有利条件,建成了港埠,并在迪化街上开辟了首批商号。后来,艋舺河沙淤塞严重,许多往来的商船改泊大稻埕,大稻埕跃升为台湾北部的商业贸易中心。

随着台湾通商贸易的发展,外国商人也纷纷在大稻埕的街道上设立洋行。1865年,落脚于此的英国人杜德引进福建泉州安溪的乌龙茶苗,有计划地贷款给农户栽种,再收买茶叶烘焙,台湾的叶时代由此开启。而让大稻埕的迪化街成为著名茶市是福建的安溪人。比同安人晚来一步的安溪人将制茶的好功夫带到台湾,他们在台湾各茶区买产地茶回来精制,再经由大稻埕港口外销到世界各地。台湾的好茶加上安溪人的好功夫,使台湾精制茶声名远播,也让大稻埕等同于精制茶叶的名号一炮而红,为会聚于此的大批外商和福建茶商赢得巨大财富。

时光迢递,一百多年过去,随着台北城市重心的逐渐东移,大稻埕从政治经济中心转为边陲地带,迪化街上几百家布行、中药材铺、南北货店仍勉力撑持盛景,而茶叶店则变得稀稀落落。从大稻埕的地标霞海城隍庙一路寻觅,好不容易才撞见一家茶叶专营店,一看是“安溪福记茶行”,想来“安溪”二字仍有号召力,老板王平雄是这家百年老字号的第四代传人,因为从小就跟着父亲做茶,不舍得将祖传的手艺丢掉,成年后就坚持在迪化街上开店卖茶叶。他说接下去还想将店铺改头换面,以让客人直接看到精制茶的制作工艺。

另一家安溪人开的百年老店“王瑞珍茶业”则偏安大稻埕地域的归绥街一隅,如今接手店里业务的是王家的女婿邱佳信,邱佳信原本是名警察,因不忍老岳父家创下的商号后继无人关闭,数年前辞掉公职专心来守店。邱佳信说,在市场不景气的境况下,老字号屹立不倒凭借的是前辈传下的诚信理念和精湛的制茶手艺。这家百年老店里有一“宝”,那就是87岁高龄的安溪制茶师傅黄清佳。“安溪人的做茶手艺的确堪称一流,而且他们做事特别认真负责……”说起黄师傅,邱佳信赞不绝口。有了黄清佳师傅的默默支持,邱佳信说他无论如何也要把这百年茶叶老店开下去,百年前以茶叶闻名于世的大稻埕不能让茶产业在新世纪缺席。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4084569 45695101 51014783 47830326 03262083 20832130 21305984 59842136 21361872 18722980 29804374 43745234'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01283) and MATCH(title) AGAINST('44084569 45695101 51014783 47830326 03262083 20832130 21305984 59842136 21361872 18722980 29804374 43745234'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