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街生意人
在马连道做茶叶生意的,10个人中有7个是福建人;福建人中最多的是福鼎人;而福鼎人中,又以点头镇的居多。这头一句是大家公认的,至于后两句,是听京鼎隆老板、点头镇的洪日顺说的。
此话应该不假。福鼎是我国十大产茶县(市)之一,据说京城花茶,有60%产自福鼎。在马连道,卖福鼎产的各类茗茶的茶庄随处可见。在为数不多的沿街饭店中,有一家打出的招牌是“福建福鼎海鲜美食城”,足可见马连道福鼎人的人气之旺。以致于一些福鼎茶商有感于经营场所的不稳定,动了自办市场的念头,一招呼,就来了10个福鼎籍的股东,福鼎市政府为了表示支持,也参了一股。于是,2001年3月2日,马连道上多出了一处福鼎人开的京鼎隆茶叶批发市场。
那时,洪日顺只是10个股东之一,但到今年11月我们采访马连道时,他已拥有了京鼎隆70%多的股份,绝对是一股独大,老洪也成了京鼎隆市场的专职董事长。
老洪今年40岁,面色黎黑,两鬓满是与年龄不太相称的白发,是那种典型的南方茶农的形象。其实,老洪到北京有年头了。1991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洪日顺挑了200斤自家产的花茶从点头镇来到北京,辗转于牛街、潘家园等地,做茶叶买卖。1996年,他来到马连道,从此再没挪窝,成了马连道最早的福建茶商之一。后来,弟弟来了,老婆来了,小舅子大侄子也都开始到马连道做茶叶。这也是马连道茶商的特色,沾亲带故,家族经营。我们戏言,把你在这条街上的所有亲朋都叫上,恐怕一个京鼎隆都不够装。
洪日顺在马连道一直没有大富大贵,却也没有大起大落。他说自己是个保守求稳的人,做生意不愿太冒险。1999年,有个客户欠他200万货款,至今想起仍让他后怕,万一对方使诈,恐怕永远没有翻身之日了。此后他一直坚持现款交易。老洪生意上最重要的一次决策就是京鼎隆了。去年,不少股东因为自家生意忙,无法兼顾市场,有意退出。结果,老洪购买了其余股东的股份,成了京鼎隆的大老板。他把生意交给老婆打理,自己专职做市场。这样一来,茶叶这一块的生意难免受影响,老洪说自己不会放弃茶叶生意,等市场稳定了,再投入精力做,要做就做品牌茶。
都说在寸土寸金的马连道,靠卖茶叶挣钱越来越难,做市场的才真是发了。我们向洪日顺求证,老洪却说京鼎隆到现在还没有赢利。没赚钱的主要原因是,京鼎隆位于马连道的最南端,在几大市场中位置最偏僻。因为先天不足,头9个月摊位出租率只有70%,幸而股东们都是大茶商,硬是给撑下来了。现在京鼎隆近50个门店都已租满,但租金仍是马连道最便宜的。在马连道京城茶叶一条街上,目前已有马连道茶城、京马、京闽、清溪、信益祥等6大茶叶市场。各市场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比起位置优越、设备齐全的马连道茶城,和开办较早的京闽、京马,京鼎隆实在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最近,原先这条街上的龙头老大,国营京华茶叶总公司也想利用自有场地开办市场。难怪老洪也和茶商们一样有着“生意不好做”的感慨了。
但不管怎么说,老洪对京鼎隆还是有信心的,要不也不会投100多万做了大股东。他说,经过这两年的苦心经营,京鼎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了一批回头客。京鼎隆的茶商基本上都做批发,客户中以商场、超市为主。他们在老家都有自己的基地,属于自产自制自销这一类,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按老洪的话,要是二道贩子,我这市场早就倒闭了。
老洪办市场,突出的是服务。因为地偏人少,留住商户不易,“稳定压倒一切”。最早工商税务都是先跟市场办公室打交道,商户们生意刚开张,没钱交这个费那个税的,市场垫。老洪说,等有了生意,商户稳定了,这些就都不成问题了。
从刚来时的小商户到如今一个大市场的当家人,洪日顺已越来越离不开马连道,这条街的兴衰荣辱与他密切相关,因此,当我们聊起最近发生在某市场的一起茶商勾结骗取茶农茶叶事件时,他的反应最强烈。“这种事情一定要狠狠地打,他败坏了整个马连道的声誉,这样下去,谁还敢到这儿来卖茶!”
洪日顺像许多茶人一样,把马连道当成了自己的家,但他心里也有疙瘩,不知道自己的市场还能办多久。在没有答案之前,他不敢再往里投钱,怕扔了水漂。其实,这也是所有在马连道办市场做茶叶的茶人心头的疙瘩。茶叶、茶商火了马连道,现在房地产公司来了,跨国公司来了,地价暴涨,到处都在拆、拆、拆,推土机砸墙的声音响得人心慌慌的。在马连道,除了茶叶广告,就是房地产商的新楼盘广告。近在眼前的高楼越发显得沿街的茶庄门脸低矮逼仄。
这两年,马连道的茶商很少没有搬过家的,有的甚至搬迁过四五次。马连道的茶市场也是几经搬迁,最早的京马,从现在的家乐福所在地开始搬了3次,京闽也正在筹备搬家改建。每搬一次,对生意都会有点影响。做批发靠的是回头客,你挪个地方,人家找不到,说不定就丢了这笔生意。搬迁,是所有马连道茶人心头的痛。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除了一商集团投资的马连道商城,其他的市场都是些临时建筑,拆迁,那是早晚的事儿。好在宣武区政府对马连道的规划中,茶叶交易市场的功能不会改变。这,也是洪日顺和众多马连道茶人的安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