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中国农科院茶研所所长杨亚军 用科技振兴茶业

2021-03-06 14:10:16热度:189°C

笔者在立秋时节的浙江杭州梅家坞,采访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主任——杨亚军。

“我与茶叶有个约会”

杨亚军出生于海南一个茶场,在那里杨亚军受到了茶的熏陶。1976年,十年文革浩劫终于划上了句号,在这个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年代,16岁的杨亚军和很多知识青年一样,怀着满腔抱负参加了高考。

当时的杨亚军酷爱数学,填报志愿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填下了“中山大学数学系”的第一志愿,然后又在最后一个志愿的最后一个专业填了个“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系”。当问及填报“茶叶系”的原因时,不轻易开玩笑的杨亚军说道:“也许冥冥中我与茶叶就有个约会呢。”

结果,杨亚军赴约了,茶叶成了他大学的专业,也成了他人生的事业。“如果当时被数学系录取,我也许会成为一个数学老师,但终将无法体会,推广一个良种,让茶农收到实实在在益处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成果是“做”出来的“他就是勤奋、严谨、踏实。”说到杨亚军,所里的陈书记是这样评价的。一毕业就到茶科所育种室工作的杨亚军,用一贯的勤奋和严谨,二十多年来在科研上可以说是有所建树:先后独立或合作主持完成国家攻关专题、省部重点项目20余项;共取得5项科研成果和育成9个国家、省级良种;主持育成中茶102国家级良种、合作主持育成龙井长叶、寒绿等2个国家级良种和苔香紫、苹云、碧峰等3个省级良种、参与育成了龙井43、碧云、菊花春等3个国家良种……

“但现在真正得到推广的成果,很多都是老一辈留下来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杨亚军说。

茶产业的“助推器”

“哪里有茶叶,哪里就有茶叶研究所科研人员留下的足迹!”这样的评价虽然略显夸张,却是杨亚军和他的同事们这么多年来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四处奔波的生动写照。

杨亚军坚持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一个品种好不好,只有到田里去才知道”,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生产示范、采取“科研单位加农户”的方式建立繁育基地、改进繁殖方法、进行配套服务……杨亚军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仅他主持完成的“茶树新品种龙井43的推广与效应”项目,到1996年推广龙井43就达到3万余亩,新增纯收益超过3亿元,被专家誉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技兴茶的成功范例”。

随着杨亚军在茶界影响力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邀请越来越多。杨亚军却始终清淡如茶、浓烈似火地一贯坚持这样的原则:“为企业宣传效应的,不去;为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必去。”因为在杨亚军的心里始终有这样一个信念:“一个茶叶科技工作者是不能仅仅以盈利为宗旨的,因为他身后联系着的是中国1800多万的茶园、8000多万的茶农!”

水镜茶叶低档茶叶批发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4482590 25903709 37093138 31385226 52261872 18724948 49484389 43894389 43891904 19044978 49784939'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00418) and MATCH(title) AGAINST('54482590 25903709 37093138 31385226 52261872 18724948 49484389 43894389 43891904 19044978 49784939'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