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张元秋:让龙珠茶腾飞

2021-03-06 14:02:40热度:204°C

个人小传:张元秋,男,47岁,开县政协委员,现任重庆市开县龙珠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硕文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营优秀企业家、杰出企业管理人才。他的龙珠茶业有限公司创出了重庆市名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7年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级AA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著名品牌。龙珠茶业已经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了今天的品牌企业,2007年与乌干达签订了3720万元的销售合同,2008年又签下2.2亿元的订单。

一个山里长大的苦孩子;一个打仗受伤致残的军人;一个文化不高而靠着在实践中摸索和不断向专家名人学习而创造出公司+农户、让农民成为股东又成为工人的现代企业模式继而登上全国企业家高峰论坛的精英;一个经过不懈努力创造出获得国际金奖的知名茶业品牌的民营企业家;一个有着传奇人生充满着豪爽侠气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

他就是张元秋。

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2005年的深秋,开县正坝镇的一座海拨1200公尺的大山里,走来了两个汉子,其中一个拖着一条不便的腿,吃力地走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这个汉子就是张元秋。

张元秋和他的一个朋友是专门来这里考察,想在这里投资建一个煤厂。

张元秋望着眼前云雾缭绕、满目葱绿的山头,心中顿生不尽感慨。眼前的大山多像儿时家乡的大山。那是记载了他苦难童年的大山。张元秋回忆起有些不堪回首极端贫穷的童年,回忆起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弟姐妹6个拉扯大的父母时禁止不住热泪盈眶。那时他家常常是一大锅稀粥,一人添一碗后就锅见底了。因为穷,他的姐姐不到16岁就独自一人离家去修铁路去了;因为穷,他只读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不得不给父母打帮手拉扯弟妹。

到了1978年,17岁的张元秋当兵入伍,为的解除家中的负担,早早地开始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第二年,在对越自卫战争中,张元秋经历了血与火的生死考验,留下一条伤残的腿,比起那些永远留在异国的战友,他还算是幸运的。

1980年复员回来,凭着他荣残军人的资格,张元秋有了工作,有了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如果按照常人的想法,有了这些之后人就应该满足了。但从小就穷怕了的张元秋却没有这样,他选择了与人不同、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条不归路。他放弃了工作,开始下海经商。

经商对于那些高学历有背景资金雄厚的人来说都是充满了无数的风险,更何况像张元秋这样文化不高又缺少背景和本钱的人。在后来的20多年里,张元秋经历过无数失败教训,上过当受过骗,甚至因投机例把而被抓进去过。但生性好强永不言败的张元秋硬是从无数道坎坷中走了过来,成了一个资产不匪的小老板。他开始涉足煤炭开发,并一步步扩张,于是来到正坝考察。

正在张元秋望着眼前的大山出神时,远处一个老者进入了他的视线。张元秋走近一看,原来老者正在一片掩映在杂草丛中采茶。

张元秋问老者,为什么草比茶树高,这么差的茶树能采多少茶。

老者告诉他,这里是68年建的两个国营茶场,整片山都是茶树,方圆有2800多亩。这里的茶叫龙珠茶,自古以来都是很有名气的,曾经是皇帝喝的贡茶。只是这些年来没有人管,茶树长得也不好,卖不出去,也没有人来采,就这样荒在了这里。老者还说反正也没什么事,就来过来采一点,自己喝也好嘛,总比在家里耍好些。

张元秋随着老者指的方向望去,方圆四周还真是老者所说的那样,一个山头连着一个山头的茶园,一眼还望不到边。

望着这片茶园子,一个思路渐渐在张元秋的脑子里形成。自古以来,茶是全世界最好的饮料,中国人非常喜爱,尤其是文化名人、伟人志士对茶更是钟情有加,称茶凝聚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给予了茶以厚重的文化内函,使茶文化延续了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除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之后,还蕴含着极大的商机。茶正是国家提倡的生态绿色产品,特别是在这样风景如画、绿水青山、空气清新湿润、云雾缭绕的自然环境里生长出来的龙珠茶今后肯定会大有商机和无限前途。为此,张元秋决定把投资煤矿的钱拿来投资这茶园,创建一个大规模的龙珠茶业公司。

新主意产生之后,张元秋就打道回府,开始搜集有关龙珠茶的资料,紧锣密鼓地为创建茶业公司准备着。他请来了本县的文化人,考察清楚了龙珠茶的文化渊源。原来这龙珠茶还真如那位老者所说,是品质优良的上等好茶。唐、宋、元清各朝以来都曾是皇帝的贡茶,这些都在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韦处厚的诗句中有过记载。

张元秋还了解到,现在的龙珠茶已经有了一个公司,已经注册了商标,自己要新组建茶叶公司,就得把龙珠茶的商标买过来。

经过一番调查论证和周密策划,张元秋开始出手了。他先是用了200万元买下龙珠茶的注册商标,再就是购买下当时的茶叶公司的所有设备。最大的手笔就是他拿出1千多万元,买下这片2812亩茶山50年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专门为他的茶叶公司种植鲜叶。

也许张元秋当时仅仅是为了他的茶业公司能有固定的鲜叶保障才做出了这样的手笔。他买下茶山的做法与今年国务院出台的林山经营政策正好相吻合,但他却在3年前就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这足以看出张元秋决策的前瞻和超人的胆识。

在后来龙珠茶业的发展中,张元秋又大胆地进行了创新。他让茶农以自家的承包地入股,成为茶业公司的股东。同时又把这些茶农请回茶园当工人,按月给他们发1000元以上的工资。这样一来,茶叶基地不但得到了扩张,提高了鲜叶产量,而且又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因为是他们自己的茶园,自己给自己干活,他们能不尽心尽力吗?这样一来,这里外出打工的农民都回来了,因为他们会算帐:在外打工除去费用之后,一年最多也就挣万把块钱,而那毕竟是背井离乡,受尽了千般苦。现在不出门就能挣到同样的收入,而且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共享天伦之乐,这怎么着都比在外强多了。就这样,龙珠茶生产基地有了100多名固定茶农工,1000多名季节工,茶园也扩张到了方圆2万多亩。如今,这里的人已经从贫穷的山村农民变成了收入有保障的工人,3万多农民已经摆脱了昔日的贫穷。而且,当中的许多人已经在新县城买了房子和车子,过上了超过普通市民的富裕生活。

当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当年张元秋的企业扩张之路时,我们不难发现,张元秋的这些思路和做法与今天全重庆正在开展的城乡统筹实验的许多思路是相吻合的。比如让农民以他们的承包土地入股、让农民致富逐步由农民变成市民。这些方面张元秋都走在了前头。他的成功做法不光为他的企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全重庆开展城乡统筹的实验也提供了有益经验。

高峰论坛会上推出龙珠茶

张元秋在公司的创建、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首肯,他也因此被推荐到市里参加民营企业管理经验论坛,从而让他开阔了眼界,有了向专家教授学者学习的良机,使他开始知道了品牌、质量、公关、企业形象、策化、打造这些现代企业经营的理念,逐渐认识到了把龙珠茶这个藏在深山的大家闺秀推向全中国至全世界的必要性。为此,他在寻找着各种机会。

2006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张元秋被推荐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民营企业管理高峰论坛会,而参加这次会议的全重庆市仅有他一人。

张元秋不光把参加这次会议作为一个荣耀和学习的机会,更是当成了把龙珠茶推向全国的大好时期。张元秋了解到,参加这次论坛会的不光有党和国家省市的领导人、企业界精英,还有全国文化名人,如果能让他们知晓龙珠茶,那么他们就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样滚雪球就会产生良好的连锁反应,就会把龙珠茶推向全国。

为了抓住这次机遇,张元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大会规定进人民大会堂不准带包,张元秋就把龙珠茶分成小包,揣在衣服的口袋里,使他一下子成了一个大胖子,以致进门时,还是被武警保卫人员发现了。他反复给武警保卫人员说明情况,并当着他们的面吃下龙珠茶,以证实他带的不是有毒物品进会场。经过一番努力,武警保卫人员终于被张元秋的诚实和执着打动,允许他把茶叶带进会场。进会场之后,张元秋又以同样的方法打动了为大会服务的服务员,让他们答应在每位与会代表的杯子里泡上龙珠茶。这样,当会议开始时,泡着龙珠茶的茶杯放到了各位领导和代表的面前。

座在主席台上的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热地一打开茶杯的盖子时,便立刻被扑鼻而来的清香所吸引。他仔细看了看杯中的龙珠茶,其芽尖竖立,如群笋出土,泡出的茶水色泽翠绿,品一口顿感清香扑鼻,滋味甘美,回味悠长,沁人心脾。凭着多年的品茶经验,热地委员长马上感觉到这是难得的好茶。

参会的领导和代表都与热地委员长有着同样的感觉,他们都在打听这茶是来自何处。等到张元秋发言时,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向领导和代表汇报了这来自大巴山三峡库区重庆开县的龙珠茶及她的历史和特质,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龙珠茶产生了良好印象,为他实施把龙珠茶打造成全国著名的优质品牌、把龙珠茶推向全国的企业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这次论坛会上,张元秋被评为了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热地委员长亲自给他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

站在名人的肩膀上创建世界品牌

张元秋通过参加高峰论坛会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得有自己的品牌。美国的可口可乐能够在全世界畅销,能赚全世界的钱,就是因为他有一个价值连城的著名品牌。要把龙珠茶业做大做强,也必须有自己的知名品牌。

张元秋从名师的指点中感悟到,中国茶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深受各界文化名人和知名人士的喜爱,那么,打造龙珠茶的品牌就从天子脚下的京城名人入手。张元秋把他的这个战略叫做站在名人的肩膀上。

在张元秋看来,站在名人的肩膀上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断向专家名人学习,用专家名人的学识和理念来发展创新龙珠茶业。另一层含义就是用名人的影响来打造龙珠茶业的精品品牌,让龙珠茶业腾飞。

论坛会之后,张元秋就开始为打造龙珠茶业的品牌而投入了全部的精力。从2006年底开始,张元秋和夫人一起往返于北京。用他自己的话说,从那时的他成了“空中飞人”。他的第一步是要找到一位全国有名的被称为“点石成金”的品牌策化大师韩颐和先生。在那样大的北京、几千万的人群中要找到韩大师犹如大海捞针,加上张元秋不愿给人找麻烦生性,全凭自己在京城的在街小巷里打听寻找,结果是呆了20多天也没有找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换了别人也许就放弃了,但张元秋没有这样。他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成,否则就不是他张元秋了。

正在张元秋苦苦寻觅时,一个偶然相遇让事情发生了转机。他遇见了一个开县老乡,而正是这个老乡给张元秋提供了韩大师的信息。虽然是朋友的朋友的介绍,但张元秋顺着这些信息,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韩大师。

初次见面,两个生性耿直豪爽又都是残疾人的汉子交谈得是那样的投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得知张元秋在京城苦苦寻找20多天的经历之后,韩大师被张元秋的真诚所感动,将张元秋的请求一口应下。

从这以来,韩大师经过专程到茶园基地考察、对龙珠茶亲自品尝鉴定等程序之后,便开始了打造龙珠茶品牌战略的一系列行动。

张元秋在韩大师的引荐下,张元秋结识了很多名人名流。在张元秋的名片册子上,保存着几百张各类名人的名片。这里面有外国驻我国的大使,有高层官员,有京城全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大师,著名的作家和演员,还有曾经在伟人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张元秋把这些当成一笔宝贵财富。他正是通过与他们的合作与交往,通过打造名家茶文化、参加名品展览等形式,将龙珠茶挺进到了京城的不同领域,极大地提高了龙珠茶的品牌知名度,为后来龙珠茶被评为第四届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中国绿色食品、中国有机食品等大奖、签订龙珠茶出口外销合同等一系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龙珠茶也创出了200克龙珠翠玉茶拍卖出9.8万元天价的奇迹。

今天,张元秋靠着好学勤思的内在品质、敢为人先的不凡气魄、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创立的龙珠茶业已经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发展成了造福社会、带领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

面对龙珠茶的发展前景,张元秋又有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战略,那就是树立龙珠茶业现代企业的全新形象,建立一个汇聚各方人才的企业团队,建立和完善包括产品研发、品牌战略、质量保障、网络营销等一系列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个花园式的包括茶文化展览室和品茶室在内龙珠茶业园区,继续把龙珠茶业做大做强,使她从地方龙头成为全市龙头,再成为上市公司,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回报支持龙珠茶业的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回报全社会,让龙珠茶业腾飞、腾飞、再腾飞。

作者感言:做人难,做事难,做成大事就更难。张元秋凭着好强、好学、好交朋友个性品质,把龙珠茶业做成了全国知名的品牌骨干企业,这个中滋味也只有他自己最知晓。今天,当人们总习惯于眼睛向外,以环境、土地、财税为代价不惜向外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时,我们何不聚焦像龙珠茶业这样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品牌企业,从各方面加以培育和扶持,把她做成全县全市乃至全国全世界的品牌企业。做到了这样,我们还愁什么经济不发展、人民不富裕?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3375210 52103979 39790326 03264035 40353390 33905473 54731872 18724458 44582341'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9948) and MATCH(title) AGAINST('53375210 52103979 39790326 03264035 40353390 33905473 54731872 18724458 44582341'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