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听晋商后裔讲述“茶”缘故事

2021-03-06 14:00:46热度:183°C

近百年前,阎璋的父亲被祁县渠家派往湖南安化;六十多年前,阎璋也前往安化……

2008年9月,在太原举行的晋商文化艺术周上,本报记者邂逅了一位来自湖南安化晋商行“晋丰厚”的茶商,他茶行里一位66岁晋商后裔苦寻自己失散多年的兄长阎璋。经过本报记者多次联系寻访,终于为他们兄妹找回了这段缘分。(详见本报10月24日报道《“百年老店记载晋商千里贩茶路”后续:山西晚报寻亲报道,吸引阎璋老人回晋》)

当年,他们的父亲阎寿亨,被祁县渠家派往晋商茶行湖南安化谌记茶行任掌柜,上世纪40年代末,10岁的阎璋曾追随父亲到安化,并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晋商许多的故事。

近日,73岁的阎璋从定居多年的徐州重回故土并坐在我们面前时,一段关于晋商“茶”缘的尘封往事也徐徐展开。

故事发生地:万里茶路起点?

要想说清这段故事,必须要从大型文献纪录片《万里茶路》在湖南安化的拍摄说起。

今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山西大学、山西晋广传媒有限公司组成联合摄制组,欲从“万里茶路”的起点到终点恰克图选8~10个节点,对晋商开辟的、纵贯中国连接欧亚的国际商贸大道“万里茶路”进行实地走访和历史考证,为晋商史研究寻找新的依据。

按照学术界的一般观点,“万里茶路”的起点是福建省武夷山的下梅村,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后,由于茶路阻断,晋商才转向安化从事茶叶贸易。因此摄制组在完成了武夷山的拍摄后,于5月中旬来到湖南安化。

来到这里之后,摄制组震惊了。安化可谓人人说晋商、人人夸晋商,当地不仅有包括“晋丰厚”在内的多家传承百年的晋商茶行,号称“茶王”的“千两茶”(详见本报9月8日报道《百年老店记载晋商千里贩茶路》)也是出自晋商之手,另外那里还有为数不少的晋商后裔,阎璋的妹妹阎爱娇就是其中之一。而更出乎他们预料的是,在为期8天的走访、资料查阅、专家认证后,一个有可能是晋商研究的新发现摆在大家面前安化人认为“万里茶路”真正起点正在安化。

参与策划拍摄的山西大学副教授张宪平说,太平天国起义是在1851年,而在安化,摄制组而且到了放置于桥口关帝庙,山陕商人铸造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的千斤重茶钟,它证明了晋籍茶商在乾隆时期就已在安化活动。当地的县志以及相关史料也记载,安化芽茶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定为贡茶,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定为朝廷官茶,远远早于1851年。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安化在汉朝属长沙,时称两梅山,有上梅山和下梅山之称,这又跟武夷山的“下梅”之称重合在一起。

故事的背景介绍清楚了,也让湖南安化与晋商的距离拉近了很多。阎璋老人正是在这样一个晋商遗存丰厚的地域里有过切身的生活体验,这让他的故事变得弥足珍贵。

故事进行时:200茶行盯住风水宝地

1910年,16岁的阎寿亨被祁县渠家派往湖南安化酉州村的谌记茶行学习,当地茶行云集,最盛时有19家,而整个安化更是曾出现过200余家茶行齐聚的盛况(其中80%为晋商茶行,这些茶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从学徒到掌柜只用祁县人)。当时酉州大的茶行包括兴隆茂、晋丰厚、宝聚兴、利和川、美记、谌记等几家。

为什么安化酉州会出现如此多的茶行?阎璋说:“晋商的选址太高明了!”酉州紧邻资江,茶树都生长在江边的半山坡上,由于交通闭塞,采摘的茶叶只能卖给当地的茶厂。“劳动力成本便宜,原材料便宜而且质量好,保证了茶生意的高利润。而且,由于晋商的出现活跃了当地的贸易,他们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保证了茶行的长期存在。”

阎璋到安化时,不过是个10岁的孩子,父亲已经是谌记茶行的掌柜,几年在茶行的耳濡目染,让他感受了许多晋商的行商之道。“父亲技术出众、仗义疏财,收茶时,下手一摸就知道是几级茶,不过,他从不打压茶叶的等级,甚至分量上如果是差一点四斤,就算四斤;如果是四斤一两,那就算四斤半。所以,当地闹土匪都不打我们茶行,后来病重时,还有老百姓在家里烧香为他祈福。”

故事背后事:“年薪制”预防腐败滋生

一个异地茶行何以在南方的土地上长期发展,晋商商号内部究竟有着怎样的奖惩分配形式?在阎璋的讲述中,一些令记者甚至晋商研究专家都未曾听闻的故事继续深入。“当时晋商茶行中的人,是施行年薪制的,像我父亲一个月就有15块白洋的零用钱,其余的一切用度全为公家开销,到年底时,各地分号的人全部要到太原柳巷‘书业诚’渠家总号领取年薪。”当然,当时的年薪,和现在的年薪不尽相同,但是雏形已具。

至于父亲年薪的具体数字,阎璋表示自己也不确切,但一个月15块大洋的零用钱,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当时一块大洋大约可以买到100斤谷子。

阎璋透露说,那时,晋商茶行每年一次小分红,三年一次中分红,九年一次的大分红。各号的盈利不同,所以收入也不尽相同。“每年一次的小分红是这样取得红利的,比如今年某茶行有7万大洋的收益,这7万大洋中将有一半交给渠家,另外留下三年分红的钱,所余就可以用于一年的小分红。当时茶行内部施行的是身股制,一年、三年的分红都按身股来取钱,以谌记来说,共七人,其中两人是9厘股,一般伙计是二三厘股。我父亲属于9厘身股,印象里最多一年的小分红取得了一万多块大洋。九年一次的大分红,则是东家来拿钱为各地分号分红。”他曾听说兴隆茂一个老板在9年分红中得到9万块大洋。对此,山西大学晋商研究所所长刘建生表示“各商号按照盈利的不同进行分红,还是第一次听说。”

也许是因为这样一种薪酬体制,阎璋老人说,他从来没听说过商行里有人贪污,并且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很高,这也是晋商能长期发展的一个侧面。

3年的安化生活,在阎璋老人的一生里虽短暂却影响巨大,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对晋商茶传承者的亲切感,他不可能从徐州重回山西。而今,安化晋商茶已经成为茶商追捧和消费者青睐的保健饮品,阎璋说,他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种别样的味道在里面。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4932990 29904144 41442683 26835065 50652918 29184286 42860116 01161872 18720117 01175221 52212542'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299843) and MATCH(title) AGAINST('44932990 29904144 41442683 26835065 50652918 29184286 42860116 01161872 18720117 01175221 52212542'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