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18年前,她创建了“福建功夫茶”

2021-03-06 14:00:18热度:183°C

昨天,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市隆重开幕。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这次盛会引来了6000多名客人,作为产大省,福建的茶产业、茶文化在国内外所占位置越来越重要。省委书记卢展工专程为这届茶博会送上了四句话:茶系民生,茶是产业,茶有文化,茶连社会。可以说,如今福建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茶了,茶不再是解渴的饮料,而是物质、文化、经济的完美结合体。

可是,谁能想到,仅仅在20年前,福建的茶文化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一家茶馆、没有优雅的茶艺表演、甚至连泡茶的盖碗市面上都少见?

1990年,福建有了全国首家茶艺馆,有了一套固定的泡茶程序,有了给客人表演茶艺的专职人员……不到20年的时间,喝茶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茶人吴雅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这段历史——

东快网

拍摄时间图片说明: 1990年,吴雅真(左)在表演茶艺,在当时,这还是一件新鲜事。

博物馆里

办起全国首家茶艺馆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90年,正中那位泡茶的典雅女士便是吴雅真,一把紫砂壶、几盏小杯、酒精灯上放置着水壶,泡茶的条件看上去很简朴。旁边站着一位白衣女子,正在专注观看,背后数位中山装老人,神态中似乎有着新奇……18年后,吴雅真说起这些,还禁不住地笑着说:“当时哪见过这样泡茶的,都是一个大玻璃,扔一把茉莉花茶,大口大口地就喝了!”

1990年,位于西湖边上的福建省博物馆(现为博物院)联合几家单位,创办了福建乃至全国首家茶艺馆,名为福建茶艺馆,作为福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福建茶艺馆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吴雅真说,“省政府还下拨了10万元专项基金,主要是为了挖掘、弘扬福建的茶文化。”

事实上,福建茶艺馆也是饱含文化韵味,馆中有北苑楼、蔡襄碑亭、闽南厅……还设立了茶史长廊、茶具展示厅、茶艺表演台等。

当时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吴雅真全程参与了创办过程。毕业论文写的是《历代饮茶习俗初探》的吴雅真,对茶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愫,面临这样的机会,她发挥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

时境过迁,谈起当时最令人难忘、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

“茶艺表演!”许多年后,吴雅真脱口而出地说,“结合诏安一带民间泡茶习俗以及台湾的茶道,针对福建茶叶的特点,创建了闽氏功夫茶泡茶工序。”

深入民间

与茶人的一个月“约会”

当时不仅福建,放眼全国茶馆,如北京老舍茶馆、四川茶馆,里面只有说书、神侃的,哪有茶艺表演的呢?到民间去,尤其是与潮汕邻近的诏安去,向民间茶人学习,是不是可以学习到什么?吴雅真对自己说。

时年已经40岁的吴雅真直奔诏安,果然,民间茶人并没有让她失望。“当时,闽南一带的功夫茶也有了泡茶程序,但是比较粗糙,茶叶也连梗带沫,要先放到一张纸上去,慢慢地抖呀抖,抖掉茶沫后,才能放到壶里去,免得壶嘴被堵了。”

整整一个月,吴雅真都流连于诏安一带的乡间,与当地茶人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工夫不负有心人,回到福州,吴雅真创建了“闽氏功夫茶泡茶程序”(也叫“福建功夫茶”),一共18道程序,便是如今我们熟悉的“高山流水、乌龙入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

1989年,福建省派代表去参加首届全国茶文化展示周,吴雅真在会上的“闽氏功夫茶”茶艺表演技惊四座,最后被挑中作为代表与台湾省代表队进行交流。1990年,在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吴雅真被评为“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

一曲琵琶

“十面埋伏”十元钱

1993年,吴雅真下海,与人合办了别有天茶艺居,这也是全国第一家面向普通百姓的茶艺居。

在那个时候,边喝茶边观赏茶艺表演,还是一件全新的事情。

“当时,每天晚上7点到9点,别有天里都有古曲演奏,最高峰时,有古筝、琵琶、二胡、洞箫,四种乐器同台表演,在典雅的乐声中,小妹给客人表演茶艺,那种精神享受,让喝茶已不仅仅是喝茶了。”

吴雅真告诉记者,当时还制作了曲牌,客人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点曲,一般一首曲子是两元钱,“最贵的是琵琶曲《十面埋伏》,要10元,但是点曲的客人还是不少。”

这些年来,吴雅真已成为福建茶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别有天也成为茶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阵地,她说:“别有天再变也不能离开茶文化,不能离谱。不能图一时赚钱,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砸了茶文化的品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