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吉春:福建茶树育种第一人
郭吉春(中)和科技人员在茶园观察特异种质。
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员郭吉春是福建茶树育种第一人,一点不为过。生于茶乡,长于茶乡,在茶乡默默耕耘40余载,郭吉春在福建省乃至全国的茶树育种领域都是成绩卓越的代表。他选育出的茶树品种,有20多个参加全国和福建省区域试验,已通过国家级审定新品种4个,通过省级审定新品种5个。
乌龙茶杂交品种取得世界性突破
提起福建茶叶,许多人总是推崇铁观音。可是近年来,福建的许多茶叶产区,福安市、安溪县、大田县、华安县等地都开始种植一种名为金观音的茶树,它制成的茶叶花香高、味醇厚,不亚于铁观音,而且产量高、适应性强,还耐寒。
金观音又称茗科一号,正是郭吉春历时20年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棪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乌龙茶杂交高新优品种。而且,金观音早期还可以做绿茶,是绿乌兼制的新品种。金观音的选育成功不仅通过了福建省和国家级审定,还获得福建省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乌龙及适制乌龙的品种资源为中国所特有。获得福建省2004年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郭吉春凭借的不仅仅是金观音,还有从赤叶观音的有性后代中选育成功的悦茗香。金观音为早生种,悦茗香为中生种,均为无性系。专家评价说,两者都是难得的既具有铁观音的品质特征,制优率高,开采期早,又表现产量高,无性繁殖力、抗性与适应性强,适宜在中国乌龙茶区和江南茶区推广应用的国家级良种。这两个乌龙茶杂交品种的研究成功,解决了乌龙茶品种杂交一代保持亲本优异品质性状、实现定向选育的疑难问题,在乌龙茶育种上是重要的突破,这一成果居世界同类研究领域领先水平。同时,他研究提出乌龙茶品种资源若干生物学性状的基本特征、茶树杂交一代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趋势及性状选择指标,对茶树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选育一个茶树品种得二十多年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而且结实率低,平均只有10%左右。而且授粉技术、播种育苗技术掌握不当,常常得不到杂交种子或者杂交苗。
郭吉春介绍说,采用杂交育种法是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间茶花盛开时进行人工授粉,翌年10月结出的种子进行采收、播种,经一年后才成苗,出苗率一般是50%至60%。可选作杂交亲本的一些品种花朵很少,或者父母本花期不遇,或者结实率极低,想收集花粉、想授粉杂交并结果还真不容易。一年生杂交苗移植到茶园,能成活的一般是80%至90%。选育二三年使茶树长大,这期间虽然可以进行初步观察、筛选优良单株,但幼龄期茶树的性状往往不稳定,实际上需要四五年的观察、筛选。初步筛选出的优良单株进行扦插繁殖,也需要一年才育成苗,每个株系如果扦插的苗木数量足够,才可以进行品系比较试验。选育每株杂交种茶树,育种专家都视如孩子般宝贝。
进行品系比较试验是茶树育种必经的重要环节。通过比较试验才能比出好与差,才能对新品种各种生物学性状与经济性状,如萌芽期、生化品质成分、扦插繁殖力、抗寒抗旱性、产量、加工品质等性状进行系统观察和比较鉴定。这其中,产量鉴定得在种后的第三年开始连续进行3至5年,加工品质鉴定也是在种后的第三年开始至少得进行5年以上。此后,品系比较试验筛选出的新品种还得进行6年以上的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如有需要还得进行6年的国家级区域试验。新品种即使通过审定,并非都能推广。只有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符合茶叶生产、茶农的实际需要,才受欢迎,才能推广应用。
郭吉春主持选育出通过审定的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早春毫、紫玫瑰等10个高香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都是历经二三十年的观察筛选、试验鉴定,从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品种材料中筛选而育成的。
仅仅选育出好品种远远不够
郭吉春认为,仅仅选育出好品种远远不够。他致力于选育与推广新品种的同时,为使新品种尽快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每年都要深入茶区,亲自示范推广新品种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与加工技术,培训
农民技术员。几十年来,他的足迹不仅遍布我省的主要茶区,还深入到兄弟省市的茶区。
郭吉春不仅在茶树育种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茶叶加工工艺及生化研究方面也有所创新。他设计的“白茶‘福建雪芽’生产方法”、“花茶‘茉莉雪芽’生产方法”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研制出6个新品种的产品获全国与省级以上名茶奖9项。他还担任《中国茶树品种志》、《中国茶产品加工》分篇主编,编写福建73个茶树品种和合作编写福建乌龙茶、白茶、小种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
郭吉春选育的新品种在福建20多个县市及浙、苏、湘、粤、桂、渝等10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到茶区干部、群众和茶叶经营者、消费者普遍的欢迎与赞誉。至今累计推广5万多亩,其中收益面积3.5万多亩,年新增产值可达24000多万元,年新增利税可达8000多万元,同时还可以增加农村就业人口10000人以上。对推进茶业结构调整、优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尤其对老、少、贫地区脱贫解困,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七五”以来郭吉春主持完成省、部科技重大与重点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863”计划内容等17项。目前他又承担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项目工作。他在茶树品种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领域的探索仍在继续,没有任何松懈。相信过几年,他还会给大家以“惊喜”,拿出新的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