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文化> 正文

郭雅玲:细品精研乌龙茶

2021-03-06 13:52:03热度:105°C

“我很喜欢制,做了早春绿茶白茶,又徽闽南茶区的乌花茶。再做武夷岩茶,还在武夷岩茶中寻找岩韵时、闽南茶区的夏茶又来了。”

在福建茶界,一提起郭雅玲这个名字,人们就会很自然地和乌龙茶审评挂钩起来。常年累月地喝茶,使她原本就很娇小的身材看起来更加清瘦。她说话总是轻声细语,几乎要比正常语速慢半拍,给人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这是典型的茶人气质。她亦是一个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里从学生成长起来的教师,自1982年留校从教至今已近30个年头。

实习时受过郭雅玲指导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同感:“今天茶没有做好,憋足了劲,明天要做好,明天做好茶了,就想后天做更好的茶。”诚然,郭雅玲在茶学系中主讲的是《茶叶加工学》《初制)与《茶叶审评与检验》这两门主干课程,反映在生产实践就是制茶与评茶。只要说起做茶,她就如数家珍:“做了早春绿茶和白茶,又做闽南茶区的乌龙茶,再做武夷岩茶,还在武夷岩茶中寻找岩韵时,闽南茶区的夏茶又来了”。其实,她并不只是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是常常游走在茶区、与茶农打成一片的乌龙茶专家。20多年里,她基本走遍了福建所有乌龙茶产区。“我们去推广茶叶标准技术,教他们(茶农)怎么提高茶叶的制作水平。遇到有缺陷的茶叶,我们会告诉他们哪里出了问题。”她总是把茶农的询问放在心上。

杭州转塘茶叶顺鸿泰茶叶

长期“泡”在生产实践中,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加上她在教学科研中几乎是日品百杯,“杯”的形制还不是我们常见的“若琛瓯”,而是标准审评杯。技近乎于道,她评茶的工夫渐入佳境。于是,有这么一则关于她评茶出神入化的美谈,同武侠小说中武林高手的情节不相上下:她在一次乌龙茶名优茶评比中担任评委,有两泡不相上下的茶争夺“茶王”。最后,她说其中的一泡喝到后面略有焦香,可能是炒锅出了点问题。那泡茶的主人不信,当场打电话叫媳妇把炒锅烧红看看,结果在锅上发现了一处约2厘米的裂纹,这个茶农输得心服口服。而她本人对待此事却非常地淡然:“那时茶农刚开始学习理论,才会把这样的事记得特别牢,其实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而已。”因此,她教、指导过的学生也都很好地遗传了她的“基因”,或在茶企中担任品质主管,或在茶叶质监部门中居要职,做到学以致用。

她的科研成果亦是颇为丰硕。她主持、参加了省内外的多项课题研究,其中,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个、登记成果3项、省优秀成果奖2个,参与审定了《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地理标志产品标准3项,并与永春佛手、漳平水仙、平和白芽奇兰等产区政府开展保护和传承地方名茶的传统加工技术研究,提炼核心技术,优化工艺,获得显着成效。2007年她参加了中国茶叶研究所的专项研究,开展乌龙茶加工标准化研究,在武夷山与永生茶业共同建立了武夷岩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8年她参与了了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在闽南第一峰大芹山向荣茶业制茶车间建立了乌龙茶生产线……此外,她在《茶叶科学》、《中国茶叶》等十多个学术期刊发表文80多篇,主编、参撰了茶学科教书籍8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