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茶业的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一部茶业发展史,如同人类社会发展史一样,在奴隶社会中茶业不可能得到发展;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束缚,限制了茶业的发展,只是到了近代,茶业生产开始出现转机,有了较快发展;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束缚,发制了茶业的发展;只是到近代,茶业生产才开始出现转机,有了较快发展。
(一)茶区分布
茶区乃是自然、经济条件基本一致,茶树品种、栽培、茶叶加工特点以及今后茶叶生产发展任务相似,按一定的行政隶属关系较完整地组合而成的区域。
1、茶区的划分意义和演变
划分农业区域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茶区的划分,是农业区划中种植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划分茶区,是顺利、合理发展茶叶生产,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宏观科学研究。
几千年来的中国茶叶生产,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茶区的依据、方法、提法等等不尽相同。
唐朝陆羽在《茶经》中,将中国当时43个州郡划分为8个茶叶产区。陆羽划分中国茶区是依他个人对茶叶生产区的调查考察、资料的收集、样茶的鉴评,以及实践经济等,结合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归纳的结果。唐时的茶区遍及现时的中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浙江、福建、陕西等十三省(区)。在相当长时间内,对陆羽划分的茶区几乎没有异议,直到我国的茶叶生产经过几次起伏后,产区扩大,茶类增多,技术进步,不同的见解方见端倪。
在近代,吴觉农等根据茶区的自然条件、茶农的经济情况、茶区的分布面积大小及茶叶产品的不同种类,在1935年提出,将全国划分为外销茶、内销茶二大类,13个产茶区,即外销红茶5个茶区(祁门红茶区、宁州红茶区、湖南红茶区、温州红茶区、宜昌红茶区)、外销绿茶2个茶区(屯溪绿茶区、平水绿茶区)、外销乌龙茶1个茶区(福建乌龙茶区)和内销茶5个茶区(六安绿茶区、龙井茶区、四川茶区、云南普洱茶区和其它茶区)。这一划分是根据各种条件符合提出的,所以对近代茶叶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椽1948年在《茶树栽培学》中提出,将中国茶区划分为浙赣茶区、闽台广茶区、两湖茶区、云川康茶区。这是根据茶区的行政区域、山川、地势、气候、土壤、交通及历史习惯等因素而提出的。
庄晚芳1956年在《茶作学》一书中,根据我国茶区隶属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致包括5个气候类型,提出将全国产茶区划分为4大茶区:华中北茶区,处于北纬31—32℃之间,包括皖北、豫、陕南产茶区,全年平均温度较低,最低温度有时可达—12℃,降水量也少,是我国最北茶区;华中南茶区,包括苏、皖南、浙、赣、鄂、湘等省产茶区,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16—18℃,但局部地区因低温侵入,冬季温度较低,个别地区最低温可达-5—10℃,而夏季的温度较高,丘陵、平地产茶区温度常在30℃以上,降水量较多,但四季不匀;四川盆地及贵高原茶区,在四川盆地内酷暑而无严寒,盆地外则夏凉爽,冬季温和,年平均温度17—18℃,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气候,冬天低温一般在4℃以上,在云南南部则为热带性气候,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华南茶区,包括福、广东、广西、湖南南部,属亚热带及热带气候,茶树生长期均比其它茶区长,在山麓或平原平均气温为19—23℃,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王泽农1958年在《我国茶区的土壤》一文中认为,依土壤和气候条件而论,应将中国划分三大茶区,即华中茶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产茶区,华南茶区,包括东南沿海和两江流域;华西茶区,包括云贵高原、川西山地、秦岭山地和四川盆地。
中国茶叶编辑委员会1960年在《中国茶叶》中,根据茶树分布、生长情况,土壤和气候特点,并结合各原产茶区的茶叶生产状况等因素,将我国茶叶产地划分为北部茶区、中部茶区、南部茶区和西南部茶区。
浙江农业大学1964年编著的《茶树育种学》,依据全国农业区划的初步意见,结合茶叶生产特点,从茶树育种角度出发,认为可将中国茶区分为华中北茶区(包括皖北、豫、陕南),华中南茶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丘陵地区,有浙、苏、赣、湘、鄂和皖南极,华南茶区(包括岭南以南的台、闽、粤、桂及浙南、赣南和湘南等地),以及西南茶区(主要指川、滇、黔)。
此外,有人认为,按行政区域划分茶区,体现不出茶叶最适产制地区的合理布局;按山脉河流划分茶区,虽有按自然条件布局的意义,但山川延伸,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仍难以体现出茶类的合理布局;按现状划分茶区,因同一地区往往出现多种茶类共存现象,对于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制效果,并无多大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十二个产茶省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按纬度分为5个地带,按经度划分为20个产制区:南部第一地带(北纬18—20℃,热带),广东南部、海南岛(现海南省)属此,宜制红碎茶。南部第二地带(北纬20.1º—北回归线),广东、台湾南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等属此,宜制红碎茶、普洱茶、乌龙茶。中部第一地带(北回归线—北纬30º),西藏南部、云南部分、四川中南部、贵州、广西、湖南、广东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北部属此,宜制全发酵茶:绿茶(重点为浙、江西);再加工茶类:花茶(重点为福建、四川、台湾、浙江、江西);青黑压制茶(重点为湖南、四川);乌龙茶(重点为福建、广东);黑茶(重点为湖南)。中部第二地带(北纬30.1—35º),四川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北部属此。适制不发酵茶类;绿茶;再加工茶类:花茶(重点为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北);青砖(重点为湖北、四川);亚发酵茶类:青茶(重点为四川、甘肃、陕西)。北部地带(北纬35.1—38º),山东省属此,适制茶类:绿茶。
同时,基本上按东经第5º划为一个产制区,5个地带共有20个产制区,即南部第一地带有1个产制区,宜制红碎茶;南部第二地带有6个产制区,宜制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花、乌龙茶、花茶;中部第二地带有5个产制区,宜制红碎茶、工夫茶、青茶、绿茶、花茶。北部地带只有1个产制区,宜制绿茶。利用经纬度划分全国茶区,并以茶类为线,从茶类划分角度看,茶类区域明显,但人为全世国一般茶区划分,未免过细、也显繁琐。
针对中国茶区划分现状,周海龄1980年提出按生产的茶类或销售的方向划茶区是不合理的,根据在省境内的位置划分,也没有必要。为便于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制订生产计划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划分茶区应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再参考茶树生态类型、茶类生产历史和社会经济等,特别要重视气候和地形因素,有人提出中国可划分九大茶区,即秦南淮阳茶区、江南丘陵茶区、浙闽出地茶区、岭南茶区、黔鄂山地茶区、川西南茶区、滇西南茶区、台湾茶区、苏鲁沿海丘陵茶区。这种划分茶区的观点,对不少学者有较大影响。
庄晚芳1980年在《关于我国茶叶生产区划的初步意见》一文中,对茶区划分原则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第一,茶区划分分要避免省间矛盾,以适宜种茶的邻近山脉的山区为主要划分依据,依气候、品种特点,规定生产的主要茶类、兼顾的传统茶类。在茶类适当集中的条件下,兼顾分散情况;第二,在全国产茶范围内可划分不相连续的大茶区,下再酌分若干个小茶区;第三,根据四化建设的要求,以建设茶叶基地为依据,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质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争取创汇为目的;第四,配合行政、科研等为原则,将茶区划分为眉茶区(下设4个小区)、珠茶区、花茶原料区(下设3个小区)、乌龙茶区(下设3个小区)、红碎茶区(下设6个小区)和其他茶区(下设3个小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81年在《茶树栽培技术》一书中,按照各产茶区的自然区划,分为淮北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岭南茶区和西南茶区。
随着茶叶生产、科研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有关部门提出了对农业区域进行宏观研究。1979年6月至1982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中央农业部关于1979年全国农业科技重点项目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主持并组织了全国茶叶区域研究协作组,开展了中国茶叶区域的研究工作。中国各产茶省(区)的有关生产、财贸、教学和科研等17个单位参加了该项研究工作。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起各个部门和有许多专家参与的茶叶区域研究。中国茶叶区域研究协作组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研究共树的生态适应性、茶类适制性,划分适宜生产区域,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发展趋势,以及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研究提出了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建立商品基地的依据。在对中国各茶区作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大量数据,分别提出全国一级和省一级的茶区划分意见,此研究结果经过中国茶学界8位著名专家的鉴定,认为中国茶区划分是在较周密的调查和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面提出的。协作组根据中国茶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将其划分为四大茶区(详见下节),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调整中国茶叶生产结构和布局,以及建立商品基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提供给领导机关和有关生产部门作制订生产计划的规划的参考。茶叶水是酸性还是碱性万松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