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背茶工走过历史道路
位于中国西南的四川省,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以人力背茶翻越这个地球上最为壮观的高山峡谷为职业,因为这些山脉险峻得甚至连骡马也无法穿越。千百年的磨练,塑造了这个星球上最善负重的人群--中国背茶工。
四川,这个中国的产茶大省,紧邻西藏自治区。藏族人民爱喝茶但是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却因高寒而不产茶,于是自从1000多年前,中国的历代王朝就开辟了一条从四川通往西藏的道路,将茶叶源源不断地运往藏族人民手中。
这条道路中间被平均海拔4000米至5000米的横断山脉上数座高山隔开。在从四川产茶区通往西藏的路途中有一段大约250公里的山路由于地势太险而骡马无法穿越,于是当地穷苦的老百姓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充当了背茶穿越这段路程的背工。据说,背茶工男女老少都有,其中力气大的可以背起300多斤重的茶叶,负重甚至超过了2匹骡子的能力。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新修的公路连通了山脉两岸,这个职业才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记者于近期回访了位于四川省西南角的产茶地,发现当年的背茶工大部分已经去世,但仍有幸遇到了几位仍健在的背茶工。
77岁的高德明一生中只背过两次茶,都是在他12岁那年,那年背茶是因为家里已经穷得交不起他一直拖欠的小学学费,他要出来挣点钱帮家里"还帐"。
高德明12岁第一次背茶是和爸爸、哥哥一起,他的爷爷也曾做过背茶工,他家是"背茶世家"。在高德明居住的名叫"天全县"的贫穷小县城里,穷人家一般都有人出去背茶谋生,背茶在当地曾是最热门的职业。
"如果不是因为饿得吃不饱肚子了,谁去背茶啊?"高德明说。
那一次村里一共有20多人结伴而行,往返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高德明由于年龄小,只背了72斤的茶叶和11斤的口粮、他爸爸力气大背了340斤、15岁的哥哥背了90斤。
3个人、500多斤茶叶、250公里山路、1个月的漫漫征程,却只挣回了7块银圆,这在当时只能买266斤大米。
那一次是在12月,山上已经下起了大雪,他们3人脚穿草鞋、身披蓑衣、手拿一根拐杖、背上茶叶和用玉米面做的口粮就随队伍出发了。
那一次终生难忘。高德明说,路上厚厚的积雪很快便穿透草鞋,直刺筋骨。他当时最怕的就是休息,因为只有不停地走动才能保持一点热量,一旦休息双脚就会被冻得疼痛难忍,随之就会红肿、起跑、破皮直至流脓。
回忆到此处,77岁的老人脱下了鞋袜,记者看到老人干皱的脚上密密麻麻布满裂口,裂口都很深,里面的肉色已经变得与老人苍白的皮肤颜色一致,足见年代的久远。
因为山路陡得很,到了确实忍不住要休息的时候,大家就用拐杖支撑着肩上的茶包,靠山而歇。据说,在特别险峻的路段,有的背茶工休息时因为头一晕,就转瞬消失在了万丈深渊之中。
在行进的路途中,饿了就吃挂在茶包上的玉米馍馍,渴了就喝山泉或雪水。沿途的许多山民因为背茶工的存在而开设了许多简易的旅店,条件异常简陋,"有一晚我们在雪山上住在一个用竹子和稻草搭的’旅店’里,四周都透风,一个屋子里挤下了50多人。我们家3个人只领到了一床被子,其他的人也大多是两三人一床被子。虽然冷,但还是累得一觉睡到天亮。"
"去的时候需要20多天,回来的时候就只要3、4天了。回来的时候要一路跑,不敢耽搁,因为那时身上是揣着刚挣到的工钱的,土匪也知道这一点。山路上时常会有土匪出没,碰上了他们可了不得,若是碰上没枪的,我们几十个人尚可以齐心协力地对付,要是碰上有枪的,这次的工钱就白搭了。"高德明说。
有些妇女因为生活所迫也加入到了背茶工的行列中,76岁的骆连芳就是其中一员。
骆连芳第一次背茶包是15岁。10岁时,她的爸爸就去世了,妈妈一人在家劳作、养活她和两个弟弟。作为长女的她自然要承担起持家的责任。
在背茶工这个职业里,性别似乎可以被忽略不计。晚上,他们睡在一个房间里,白天,他们都要忍受肩头的沉重。因为取卸沉重的茶包十分麻烦,女背夫随身都带一片笋壳,以做方便之用。
当记者问到骆连芳她整日和男背夫们在一起生活方便吗,她说"方便哦,不方便就挣不到钱了!"
从15岁到18岁,从背得动64斤茶到102斤茶,骆连芳一共背了3年。18岁时,骆连芳结婚了。结婚后,她还和丈夫一同背了两年茶包,直到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修建由四川进入西藏的川藏公路;1951年,川藏公路全线贯通,茶包子的运输实现了从两条腿到四个轮子的转变。
12岁那年冬季的两次背茶使高德明得以继续读书,19岁初中毕业后他成了当地的乡村教师。23岁那年,高德明参军了,1971年他从部队转业分到了四川省雅安市政府工作,直到1989年退休。
现在的高德明和妻子住在雅安市政府的家属院里,每个月领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这在当地属于中上收入水平。
老两口每天上午6点起床后,先要去附近的河边散散步。吃过早饭后,会与朋友打一上午门球,下午,他们会在家属院的活动室里打打台球或麻将,每天过得很充实。
老两口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3个孙女。高德明经常向他们讲过去背茶的故事,他想让子女记住今天的甜是过去的苦换来的。
高德明说,他的儿子和女儿还能理解他过去的苦难日子,不过孙女们常常表现出无法理解的神情。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太好了,他们无法理解我的那段生活也是可以原谅的。" 高德明说,"不过那段背茶的日子永远让我刻骨铭心,那时广大人民的苦难很难用言语形容。真是无法想象会有今天的生活,因为当时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吃饱肚子。宣恩茶叶茶叶销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