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茶业继承创新续辉煌历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绍兴茶业自此结束了衰败倒退的局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康壮大道。各地政府设立了茶叶指导机构,普及茶树栽培技术,研制、推广茶叶加工机械;发放茶叶专项贷款,垦复荒芜茶园,兴办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国营的、集体的专业茶场纷纷建立,数量达一二百家之多;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大宗茶制作完成了由手工作业时代向机械化作业时代的过渡,国营精制茶厂、乡村初制茶厂遍布全市茶区;茶叶行业在继承中有提高,在继承中有创新,绍兴茶业又呈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兴盛景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家对发展茶业实行扶持奖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农村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全市茶叶产区得以迅速恢复与扩展,茶叶产量连年跃升;1953年,全市产茶突破5000吨;并分别于1975年、1980年相继跃上1万吨、2万吨二个台阶;1955年,茶园面积扩大至10万亩以上,1970年增长到20多万亩,1982年又超过50万亩,全市当时的325个乡镇中,有252个乡镇主产茶叶。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茶叶产业为国家出口创汇提供了大量的茶叶产品,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时,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茶叶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逐年改善,到八十年代中期,茶叶供货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五十年代后期,绍兴县上旺大队在王金友的带领下,"八把锄头"起家,艰苦创业,把全村的荒山丘陵开发改造成"层层梯茶绕山转"的优质高产茶园,其典型事迹闻名全国。六十年代末期,嵊州市茶机工作者与浙江农业大学教师合作,研制成功珠茶炒干机,后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这一成果是迄今为止我国茶机行业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从此,珠茶行业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炒干机的应用,使广大制茶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制茶工效,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除主要生产珠茶外,我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还生产红茶与茉莉花茶。生产的红茶有工夫红茶与红碎茶二种,但以工夫红茶为主,1955年,我市生产的工夫红茶被定名为越红工夫茶;八十年代后期,全市年产量曾达9000多吨,为年茶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产品内销东北三省、内蒙古、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与自治区;外销苏联与东欧国家。茉莉花茶主要由烘青茶坯与茉莉花共同窨制而成,1979年诸暨市全面转产茉莉花茶,八十年代后期,全市烘青茶坯年产量达7600多吨。茉莉花茶主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我市茶叶品质优异,特级珠茶二获国际金奖,红茶与茉莉花茶亦广受好评。
1975年,嵊州市恢复生产名茶前冈辉白,八十年代初期起,全市茶区开发名茶的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历史名茶逐步得以恢复,同时又创制、开发了一批新名茶;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名茶热”逐年升温,产生了一批名茶专业生产基地与专业村,形成了连续十余年大发展的局面;推动了茶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
建国以来绍兴茶叶产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茶业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五十年代初以来,茶区引进良种,改进种植方式,推广修剪、施肥、植保、采摘等各项栽培技术与多种作业机械,普及机械制茶,应用科学的加工工艺;使全市茶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续写了绍兴茶业的辉煌历史。
目前,绍兴市茶业的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茶业经济的主要指标保持我国地市级前列,是全国茶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珠茶加工、集散中心与全国重要的名优绿茶、蒸青茶产销基地;在世界绿茶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作为绍兴市的一张"名片",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绍兴市茶业体系齐全,特色显著,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已形成从生产、加工、贸易、科研、综合利用、茶机制造到茶文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全市现有茶农24.5万户,茶园总面积51.63万亩,大部分茶区列为省特色优势产区,已建成国家级茶树良种场1个,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3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茶园栽培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拥有各类剪、采机械1400台;市农科院成立了茶叶研究所;全市茶叶加工企业素质不断优化。有初制茶厂2165家,年产茶叶4万多吨,总产值12亿元。名优茶机制工作已较普及;绍兴市现有精制茶厂198家,主要加工外销珠茶与蒸青茶,浙江华发茶厂、绍兴县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是全国茶叶加工行业中的佼佼者。绍兴市茶叶的商品率稳定在90%以上,全市年精制珠茶10万吨,占全国外销珠茶的90%左右。产品主销非洲、亚洲、欧美等几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蒸青茶全部销往日本,最高年出口量达3000吨。名优绿茶有扁形、针形、圆形共三类几十个品种,满足了国内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主销上海、江苏、杭州、山东、北京等省、市。大佛龙井、绿剑茶双双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全市建成了40多个县域中心市场与乡镇产地市场;浙东名茶市场年交易量达4000多吨,交易额4.2亿多元,在全国众多的名茶专业市场中名列前茅。
绍兴市绿色茶业起步顺利,进展较快,产业升级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初步建立了绿色茶业的产业体系。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各地茶区建成了一批有机茶、绿色茶叶生产基地,新建、改造成功了一批有机茶与无公害茶叶加工厂,一批茶叶产品被认定为有机茶与绿色茶叶产品,外销到日本、欧盟等市场准入条件高的国家与地区的无公害茶叶产品已达到一定规模。全市五县(市)一区都已有企业获得了有机茶认证,企业总数已达30多家,颁证面积20000余亩。全市大力推广无公害茶生产技术。一批名茶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农产品,一批企业的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
绍兴市茶业经济运行不断向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为适应当前茶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好一家一户或一个企业单独经营存在的经营规模小、力量薄弱、功能不全、生产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的困难与问题;全市产区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发展产业化经营。茶区根据当地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52个茶叶生产者协会与经济合作社,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各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有利于发展产业,拓展市场的要求,对茶业资源与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了品牌+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既适合我市茶业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通过生产资源与加工、销售等各种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了生产资源优势向茶业经济优势的转变。全市茶叶行业通过贯彻国家、省有关部门制订的特产系列标准与管理制度,以及制订本地的茶业系列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我市茶叶生产领域的管理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正在逐步向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全市茶叶产业正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方向发展。行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在茶叶品牌建设中,我市按照茶叶产业的实际状况,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举办、参加大型活动和经常性的品牌广告相结合;形象宣传和基础建设相结合;生产基地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相结合。全市茶叶品牌已取得初步成效,有的品牌在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市场已有较高的知名度。浙江华发茶厂的皇帝牌、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的越乡牌、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的绿剑牌绍兴县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的会稽牌等6个茶叶品牌被评为浙江省名牌。浙江三界茶厂的三界商标、绍兴县舜江茶业有限公司的许行山商标、新昌县名茶协会的大佛商标等8个商标被省有关部门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绍兴市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大力发展古越特色与现代风貌相结合的当代茶文化,使茶文化与建立新型的居民休闲方式结合起来;目前,全市已开办各种茶馆数百家,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品饮茶茗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方式已越来越多的被城镇居民所接受,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日益增强。
海南产茶叶茶叶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