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发达的茶文化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其茶产业兴盛,首先表 现在茶叶生产的发达。从《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唐代 茶叶产区巳遍及今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 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
、安徽、河南等14个省区;而其最 北处,已达到河南道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这些产茶区的范围
已基本奠定了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
唐代,饼茶是主要的制茶方式。 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饼茶制 作简略而言可分为采、蒸、捣、拍、 焙、穿、封七道工序。具体说来, 是先采茶,再放人甑釜中蒸,然后把 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再把它拍 (压)制成团饼,焙干以后,用荻或 蔑穿起来封存。
时至中唐,茶叶的加工技术、 生产规模、饮茶风尚以及品饮艺术等 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广泛地传播 到少数民族地区。正如唐封演《封氏 闻见记》中所说:“自邹、齐、沧、 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 自中地,流于塞外。”
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表现出 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饮料, 消费量与日俱增。唐杨晔《膳夫经手 录》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 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 茶。”说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都已嗜茶成俗,而这些地区却不产 茶,因而茶生产及贸易就在全国范围 内空前发展了起来。茶叶贸易的发 展,有力地带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茶叶制作技术和品质的 大幅提局。
唐德宗建中元年( 780 )始征茶 税,不久停止。贞元九年(793 )复征
收茶税。茶在当时与漆、竹、木一起成为征税的对象,税率是“十分税一”, 当年收人40万贯(一千文为一贯)。此后,茶税渐增。唐文宗大和年间(827— 835 ),江西饶州浮梁是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元和郡县志•饶州浮梁县》 载:“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 中,还写下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著名诗句,反映了当时贩 茶是十分有利可图的买卖。到了大和九年( 835 ),唐政府又实行了榷茶制度, 垄断了茶叶贸易。后旋改征税。当时,茶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一大支柱产业,茶税 已发展成为唐朝后期财政收人的一项重要来源。这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 碑意义。
与此同时,唐代朝廷还实行贡茶制度。唐代宫廷喜好饮茶,又有茶会、茶 宴等形式,对茶叶生产十分重视。为满足王室的需要,唐大历五年(770),唐 代宗在浙江长兴顾渚山设立官焙,责成湖州、常州两州刺史督造贡茶并负责进贡 紫齊茶、阳羡茶和金沙水事宜。史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 法。每年新茶采摘后,便昼夜兼程解送京城长安,以便在清明宴上享用,即“先 荐宗庙,后赐群臣”。唐李郢有诗句:“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一粒茶叶梁河县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