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具> 正文
一、飲茶之起源及流變
中國人自何時飲茶尚無定論,大致有上古論、周代論、秦漢論、南北朝論等,眾說紛紜。現存最早的茶資料,一般皆引證西漢王褒作《僮約》。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僅將茶葉當作藥物及食料,秦漢之際,已將茶做為飲料喝。到了晉代,較前代更為普遍,飲茶之風至唐代,由陸羽的《茶經》集大成。宋代飲茶注重意境。明人飲茶,喜常飲卻不多飲,講究藝術,常品茶玩壺。清代盛況空前,茶的社交功能更遠傳至古老歐洲及美洲新大陸。 古代飲茶,有俗茶、煮茶(餅茶)、鬥茶、泡茶四個時期。俗茶時期,茶內加入蔥、薄荷、鹽等物一同煮。至陸羽時代創製餅茶,獨留鹽而煮。宋代盛行鬥茶,用銀碾將茶餅研製成細質白色粉粖,水沸沖泡,不需加入任何香辛料,且茶粖必須浮在水面,而鬥茶標準是「茶湯白、水痕少」為勝。明代,因茶葉加工技術改良,茶葉由壓縮茶改為散茶,於是盛行直接將散茶加入壺或盞中沏泡飲用,這種飲茶的方法一直延續迄今。
二、中國最早的茶器
明代《茶疏》有載:「茶滋於水,水借乎器,湯成於火,四者 相須,缺一則廢。」說明欲沏上一壺好茶,就要做到水好、火足、具美。所以古往今來,中國人對茶具的選擇,早已超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實用目的,除了力求其有助於提高茶葉的色、香、味,保持茶葉的本性;更講究其古雅精美,具有藝術鑑賞的價值。 中國最早沒有專門的茶具,飲茶用日常的飲食器皿。到了西漢,《僮約》第一次提到「烹茶盡具」,這個「具」,當指茶具。但自初唐末期飲茶風行全國後,煮茶、飲茶的器具也就誕生了。
三、唐代的茶器
唐朝茶神陸羽之《茶經》一書,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茶典,內容完備及廣泛,囊括茶學的各個層面,其中〈四之器〉一節述及唐代煮茶、飲茶的茶器,共羅列了二十八項,因採用煮飲法,依功能、用途分別如下:
(一) 燒水和煮茶器具
1. 風爐:相當於今日煮茶水的火爐、酒精爐。以銅或鐵鑄成, 狀如古鼎,共有三足,以古文體分別鑄有「聖唐滅 胡明年鑄」、「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 爐腹上有三個洞口,分別鑄有「伊公」、「羹陸」和 「氏茶」的字樣。
2. 承灰:三隻腳的鐵盤,供承灰用。
3. 筥:用竹或藤編製的圓箱,高一尺二寸,口徑七吋,供承 灰用的籠\筐。
4. 炭濄:六角形的鐵棒,長一尺,一端尖銳,中間豐滿,把 手較細,供鎚炭用。
5. 火筴:即火箸,長一尺三寸,頂平截,以鐵或銅製成,用 以夾炭入風爐。
6. 鍑:又名鑾或釜,以生鐵製成,內層以土作模可使內部光 滑而易磨擦刷洗,外層以沙作範則表面粗糙易於吸取 火燄,鍑耳呈方形,用以煮水,相當於今之燒器。
7. 交床:十字交叉的架,中間凹削,以利支撐鍑於風爐之上。
8. 竹夾:用桃、柳或蒲葵木做成的細圓木棒,兩頭包銀,用 以煮茶用。
(二) 烤茶、煮茶或量茶的器具
1. 夾:用以青竹或鐵或銅做成,長一尺二寸,用以夾茶餅烤 炙。
2.紙囊:用剡藤紙雙層縫製,用以貯藏炙好茶餅的紙袋,以 減少香氣外溢。
3.碾:以橘木製做最佳,內圓可讓墮便於運\轉,外方不易傾 斜搖動,碾長九寸,邊寬一寸七分;墮的直徑三寸八分, 中間厚度一寸,邊緣半寸,用以碾茶或研茶。
4.拂末:鳥羽製成,碾茶後用來撣茶末。
5.羅合:羅是篩濾器,合即盒。羅以竹彎成圓形,以紗絹敷 於上,合用竹節或杉木做成,茶末以羅篩濾過後, 貯藏合內。
6.則:正名為茶則,即茶匙或茶量。用海貝或銅、鐵、竹做 成的匙。
(三) 盛水、濾水和提水的器具
1. 水方:為方形的貯水器,用稠、槐、楸木鋸板製成,板縫 接處塗漆以防滲漏,可容水一斗(約三升)。
2. 漉水囊:煎茶前用以過濾水中雜質的茶器,囊框以生銅鑄 成,以防沾水生苔銹,囊形以青竹絲編織,再裁 綠色絹布縫合。另外,再做一個綠油布袋,用以 貯放漉水囊。
3. 瓢:柄勺,為舀水之器。以瓠剖開或以木雕鑿而成。
4. 熟盂:貯放煮沸過的熟水,用陶或瓷製成的盛水器。
(四) 盛鹽或取鹽的器具
1. 鹺簋:鹽罐,以瓷製成,狀似盒或瓶或壺形。
2. 揭:鹽匙,以竹製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
(五) 盛茶和飲茶的器具
1. : 是碗的古字。飲茶之碗,主要有青釉、白釉兩種。 陸羽在《茶經》內提到青瓷杯,他認為:「越州上,鼎 州次、婺州次、岳州再來…..」陸羽說越州瓷青,青則 使茶色益發顯得綠。越指今浙江地區,唐時稱為越州, 是當時「諸窯之冠」。越瓷如玉似冰微帶青色而又具有 透明度的釉色美,陸羽評其「類玉」、「類冰」。 在唐人 詩作中,有許多關於越瓷的描寫,如:「越碗初盛蜀茗 新」、「越甌犀液發茶香」等。其次是邢窯白瓷。碗形通 常是大口淺\底,富光澤且有厚重之感。
2. 札:選取棕櫚皮,用茱萸木夾住縛緊,呈筆狀,用來刷 洗茶器,為潔器。
(六) 裝盛茶具的器具
1. 畚:即貯存茶碗之器。以白蒲卷編織而成,並襯以雙幅剡 紙,呈方形,可貯放碗十枚。
2. 具列:以純木或竹子製成床形或架狀的茶器臺,漆成黃墨 色,用來收藏和陳設各種茶具。 3. 都籃:籃內以竹皮內編成三角方眼,外側以雙篾作經,細 篾縛緊,呈長方形,收藏茶器於內,類似今日的茶 櫃、茶籠\。
(七) 洗滌和清潔的器具
1. 滌方:為洗滌茶器後之污水貯放器,用楸木板合成,形若 水方,可容水八升。
2. 滓方:收集茶渣的容器,製法如滌方,容五升。
3. 巾:用粗綢製成的茶巾,長二尺,計兩塊以交替擦拭各種 茶具。
四、宋代的茶器
宋代是「瓷的時代」,一般簡稱宋瓷。宋代飲茶的茶器更加講究,不僅注重功用、外觀、造型,它的質地也由或陶或瓷,發展為或金或銀或玉,日趨奢靡。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碗為免於燙手,而創造高圈足的茶托。從宋開始,飲茶多用一盞一托式的茶盞,它敞口、小底、厚壁,呈翻轉過來斗笠形,實為一只小茶杯,再墊一個茶托,自成一套。宋代的茶盞,以「鬥茶」時用的「建盞」最有特色。建盞黑釉與雪白的湯花正好配合得黑白分明,所以宋人「鬥茶」必用建盞。
蔡襄《茶錄》記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 甘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耐冷,最為適用,出他處者或薄或紫,皆不及也。」文中所提及的「兔毫斑」,是建盞在燒造時,通過窯變,變化出美麗的異形花紋,形似細密的兔毛。還有一種花紋,形似鷓鴣頸上的雲狀斑點,稱為「鷓鴣斑」,也極為珍貴。建盞不僅風行於中國,並由來華的日本昭明禪師,從浙江天目山的徑山寺帶回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名貴茶具─天目碗。 宋代「鬥茶」以建窯黑釉為主,還有通體淡青的釉色及其他釉色的茶具。民間則用銅製的茶盞「湯幣」飲茶,皇宮內部多用鍍金的「大度金幣」,盛的非茶,而是擺成龍鳳狀的「五色韻果」,叫做「繡茶」,獨出心裁! 五、明、清代的茶器 大約到了明代,出現了茶壺,從此茶盞和茶壺成為最基本的茶具。
在明初,飲用是與當今類似的炒青綠茶的芽茶,茶湯湯色由「白」變成「黃白」,因此時尚「白色」茶盞、藍者次、黑者品味最低。但到明代中期以後,隨著瓷茶壺和紫茶壺的崛起,人們轉向追求茶壺的雅趣,壺乃成為茶具的主體。 明、清茶具最為稱道的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壺。 中國用紫砂作茶具,始見宋代梅堯臣的《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填寄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宜興茶壺創始於明代,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個傳說:有一個雲遊和尚,以四海為家,路過常州宜興時,每日在街頭巷尾叫喊:「賣富貴!」富貴豈可買賣?所以人們都對瘋癲窮和尚嗤之以鼻。一日,和尚拉著一位老翁說道:「貴不要你買,買富如何?」便指引老翁到山中產陶土的地方,之後,又雲遊四海。老翁掘去一層表土,下面即是「爛如披錦\」的陶土,以後附近的人就用這種陶土燒製茶具,由於勝似瓷具,製陶者因此變得富裕了。 宜興紫砂茶具的製作,相傳始於明代正德年間,當時宜興東南有座金沙寺,寺中有位被稱為金沙僧的和尚,他平日嗜茶,為此他選擇當地的紫砂黑泥,用手捏成圓坏,燒製成中國最早的紫砂壺。後來,有個叫龔(供)春的家僮隨主人侍讀於金沙寺,習得製壺技法,他仿照老銀杏樹瞿,製成樹瞿壺,後人稱為「供春壺」,被視為珍品。明代萬曆年出現董翰、趙梁、袁錫、時朋「四家」,他們之後,以時朋兒子時大彬的技藝最高。當時所製的壺,或像花果樹木,綴以蟲草;或像鳥獸蟲魚;或像商周鼎彝;或像秀女壽翁;或為幾何圖型;或書畫詩文……,今已罕見了。
大鑑賞家文震亨在《長物志》有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清人記載,做工精細的紫砂壺,壺蓋蓋上後,手提壺上的蒂,「能吸起全壺者,則尤佳矣。」然而,宜興茶壺如此受人青睞的原因何在呢?「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能做到「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壺小則味不渙散,香不躲擱」等有關,再加之宜興地靈人傑,工匠倍出,因而使宜興紫砂壺得以精益求精,獨樹一幟。
江西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在唐代就聞名遐邇,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人稱「假白玉」。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年下令在景德鎮設立專門工廠
古代茶器的流变
2021-03-06 10:36:33热度:539°C
柴、米、油、鹽、醬、醋、茶代表自古民間生活的必需品,所謂「開門七件事」。「茶」雖忝為末位,卻成為中國人的國飲,上自皇帝后妃,下至販夫走卒,都與茶結下深緣,甚至影響日、韓,傳播於世界。一、飲茶之起源及流變
中國人自何時飲茶尚無定論,大致有上古論、周代論、秦漢論、南北朝論等,眾說紛紜。現存最早的茶資料,一般皆引證西漢王褒作《僮約》。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僅將茶葉當作藥物及食料,秦漢之際,已將茶做為飲料喝。到了晉代,較前代更為普遍,飲茶之風至唐代,由陸羽的《茶經》集大成。宋代飲茶注重意境。明人飲茶,喜常飲卻不多飲,講究藝術,常品茶玩壺。清代盛況空前,茶的社交功能更遠傳至古老歐洲及美洲新大陸。 古代飲茶,有俗茶、煮茶(餅茶)、鬥茶、泡茶四個時期。俗茶時期,茶內加入蔥、薄荷、鹽等物一同煮。至陸羽時代創製餅茶,獨留鹽而煮。宋代盛行鬥茶,用銀碾將茶餅研製成細質白色粉粖,水沸沖泡,不需加入任何香辛料,且茶粖必須浮在水面,而鬥茶標準是「茶湯白、水痕少」為勝。明代,因茶葉加工技術改良,茶葉由壓縮茶改為散茶,於是盛行直接將散茶加入壺或盞中沏泡飲用,這種飲茶的方法一直延續迄今。
二、中國最早的茶器
明代《茶疏》有載:「茶滋於水,水借乎器,湯成於火,四者 相須,缺一則廢。」說明欲沏上一壺好茶,就要做到水好、火足、具美。所以古往今來,中國人對茶具的選擇,早已超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實用目的,除了力求其有助於提高茶葉的色、香、味,保持茶葉的本性;更講究其古雅精美,具有藝術鑑賞的價值。 中國最早沒有專門的茶具,飲茶用日常的飲食器皿。到了西漢,《僮約》第一次提到「烹茶盡具」,這個「具」,當指茶具。但自初唐末期飲茶風行全國後,煮茶、飲茶的器具也就誕生了。
三、唐代的茶器
唐朝茶神陸羽之《茶經》一書,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茶典,內容完備及廣泛,囊括茶學的各個層面,其中〈四之器〉一節述及唐代煮茶、飲茶的茶器,共羅列了二十八項,因採用煮飲法,依功能、用途分別如下:
(一) 燒水和煮茶器具
1. 風爐:相當於今日煮茶水的火爐、酒精爐。以銅或鐵鑄成, 狀如古鼎,共有三足,以古文體分別鑄有「聖唐滅 胡明年鑄」、「坎上巽下離於中」、「體均五行去百疾」, 爐腹上有三個洞口,分別鑄有「伊公」、「羹陸」和 「氏茶」的字樣。
2. 承灰:三隻腳的鐵盤,供承灰用。
3. 筥:用竹或藤編製的圓箱,高一尺二寸,口徑七吋,供承 灰用的籠\筐。
4. 炭濄:六角形的鐵棒,長一尺,一端尖銳,中間豐滿,把 手較細,供鎚炭用。
5. 火筴:即火箸,長一尺三寸,頂平截,以鐵或銅製成,用 以夾炭入風爐。
6. 鍑:又名鑾或釜,以生鐵製成,內層以土作模可使內部光 滑而易磨擦刷洗,外層以沙作範則表面粗糙易於吸取 火燄,鍑耳呈方形,用以煮水,相當於今之燒器。
7. 交床:十字交叉的架,中間凹削,以利支撐鍑於風爐之上。
8. 竹夾:用桃、柳或蒲葵木做成的細圓木棒,兩頭包銀,用 以煮茶用。
(二) 烤茶、煮茶或量茶的器具
1. 夾:用以青竹或鐵或銅做成,長一尺二寸,用以夾茶餅烤 炙。
2.紙囊:用剡藤紙雙層縫製,用以貯藏炙好茶餅的紙袋,以 減少香氣外溢。
3.碾:以橘木製做最佳,內圓可讓墮便於運\轉,外方不易傾 斜搖動,碾長九寸,邊寬一寸七分;墮的直徑三寸八分, 中間厚度一寸,邊緣半寸,用以碾茶或研茶。
4.拂末:鳥羽製成,碾茶後用來撣茶末。
5.羅合:羅是篩濾器,合即盒。羅以竹彎成圓形,以紗絹敷 於上,合用竹節或杉木做成,茶末以羅篩濾過後, 貯藏合內。
6.則:正名為茶則,即茶匙或茶量。用海貝或銅、鐵、竹做 成的匙。
(三) 盛水、濾水和提水的器具
1. 水方:為方形的貯水器,用稠、槐、楸木鋸板製成,板縫 接處塗漆以防滲漏,可容水一斗(約三升)。
2. 漉水囊:煎茶前用以過濾水中雜質的茶器,囊框以生銅鑄 成,以防沾水生苔銹,囊形以青竹絲編織,再裁 綠色絹布縫合。另外,再做一個綠油布袋,用以 貯放漉水囊。
3. 瓢:柄勺,為舀水之器。以瓠剖開或以木雕鑿而成。
4. 熟盂:貯放煮沸過的熟水,用陶或瓷製成的盛水器。
(四) 盛鹽或取鹽的器具
1. 鹺簋:鹽罐,以瓷製成,狀似盒或瓶或壺形。
2. 揭:鹽匙,以竹製成,長四寸一分、寬九分。
(五) 盛茶和飲茶的器具
1. : 是碗的古字。飲茶之碗,主要有青釉、白釉兩種。 陸羽在《茶經》內提到青瓷杯,他認為:「越州上,鼎 州次、婺州次、岳州再來…..」陸羽說越州瓷青,青則 使茶色益發顯得綠。越指今浙江地區,唐時稱為越州, 是當時「諸窯之冠」。越瓷如玉似冰微帶青色而又具有 透明度的釉色美,陸羽評其「類玉」、「類冰」。 在唐人 詩作中,有許多關於越瓷的描寫,如:「越碗初盛蜀茗 新」、「越甌犀液發茶香」等。其次是邢窯白瓷。碗形通 常是大口淺\底,富光澤且有厚重之感。
2. 札:選取棕櫚皮,用茱萸木夾住縛緊,呈筆狀,用來刷 洗茶器,為潔器。
(六) 裝盛茶具的器具
1. 畚:即貯存茶碗之器。以白蒲卷編織而成,並襯以雙幅剡 紙,呈方形,可貯放碗十枚。
2. 具列:以純木或竹子製成床形或架狀的茶器臺,漆成黃墨 色,用來收藏和陳設各種茶具。 3. 都籃:籃內以竹皮內編成三角方眼,外側以雙篾作經,細 篾縛緊,呈長方形,收藏茶器於內,類似今日的茶 櫃、茶籠\。
(七) 洗滌和清潔的器具
1. 滌方:為洗滌茶器後之污水貯放器,用楸木板合成,形若 水方,可容水八升。
2. 滓方:收集茶渣的容器,製法如滌方,容五升。
3. 巾:用粗綢製成的茶巾,長二尺,計兩塊以交替擦拭各種 茶具。
四、宋代的茶器
宋代是「瓷的時代」,一般簡稱宋瓷。宋代飲茶的茶器更加講究,不僅注重功用、外觀、造型,它的質地也由或陶或瓷,發展為或金或銀或玉,日趨奢靡。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碗為免於燙手,而創造高圈足的茶托。從宋開始,飲茶多用一盞一托式的茶盞,它敞口、小底、厚壁,呈翻轉過來斗笠形,實為一只小茶杯,再墊一個茶托,自成一套。宋代的茶盞,以「鬥茶」時用的「建盞」最有特色。建盞黑釉與雪白的湯花正好配合得黑白分明,所以宋人「鬥茶」必用建盞。
蔡襄《茶錄》記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 甘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耐冷,最為適用,出他處者或薄或紫,皆不及也。」文中所提及的「兔毫斑」,是建盞在燒造時,通過窯變,變化出美麗的異形花紋,形似細密的兔毛。還有一種花紋,形似鷓鴣頸上的雲狀斑點,稱為「鷓鴣斑」,也極為珍貴。建盞不僅風行於中國,並由來華的日本昭明禪師,從浙江天目山的徑山寺帶回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名貴茶具─天目碗。 宋代「鬥茶」以建窯黑釉為主,還有通體淡青的釉色及其他釉色的茶具。民間則用銅製的茶盞「湯幣」飲茶,皇宮內部多用鍍金的「大度金幣」,盛的非茶,而是擺成龍鳳狀的「五色韻果」,叫做「繡茶」,獨出心裁! 五、明、清代的茶器 大約到了明代,出現了茶壺,從此茶盞和茶壺成為最基本的茶具。
在明初,飲用是與當今類似的炒青綠茶的芽茶,茶湯湯色由「白」變成「黃白」,因此時尚「白色」茶盞、藍者次、黑者品味最低。但到明代中期以後,隨著瓷茶壺和紫茶壺的崛起,人們轉向追求茶壺的雅趣,壺乃成為茶具的主體。 明、清茶具最為稱道的是─江蘇宜興的紫砂壺。 中國用紫砂作茶具,始見宋代梅堯臣的《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填寄茶》:「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宜興茶壺創始於明代,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個傳說:有一個雲遊和尚,以四海為家,路過常州宜興時,每日在街頭巷尾叫喊:「賣富貴!」富貴豈可買賣?所以人們都對瘋癲窮和尚嗤之以鼻。一日,和尚拉著一位老翁說道:「貴不要你買,買富如何?」便指引老翁到山中產陶土的地方,之後,又雲遊四海。老翁掘去一層表土,下面即是「爛如披錦\」的陶土,以後附近的人就用這種陶土燒製茶具,由於勝似瓷具,製陶者因此變得富裕了。 宜興紫砂茶具的製作,相傳始於明代正德年間,當時宜興東南有座金沙寺,寺中有位被稱為金沙僧的和尚,他平日嗜茶,為此他選擇當地的紫砂黑泥,用手捏成圓坏,燒製成中國最早的紫砂壺。後來,有個叫龔(供)春的家僮隨主人侍讀於金沙寺,習得製壺技法,他仿照老銀杏樹瞿,製成樹瞿壺,後人稱為「供春壺」,被視為珍品。明代萬曆年出現董翰、趙梁、袁錫、時朋「四家」,他們之後,以時朋兒子時大彬的技藝最高。當時所製的壺,或像花果樹木,綴以蟲草;或像鳥獸蟲魚;或像商周鼎彝;或像秀女壽翁;或為幾何圖型;或書畫詩文……,今已罕見了。
大鑑賞家文震亨在《長物志》有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清人記載,做工精細的紫砂壺,壺蓋蓋上後,手提壺上的蒂,「能吸起全壺者,則尤佳矣。」然而,宜興茶壺如此受人青睞的原因何在呢?「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能做到「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壺小則味不渙散,香不躲擱」等有關,再加之宜興地靈人傑,工匠倍出,因而使宜興紫砂壺得以精益求精,獨樹一幟。
江西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在唐代就聞名遐邇,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人稱「假白玉」。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二年下令在景德鎮設立專門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