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正文

经典紫砂壶型之石瓢(石瓢壶经典款三种)

2022-11-09 05:30:02热度:65°C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以智欲其刚,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的精髓,蕴精气神韵于一身,历来被视为壶之智者。石瓢以骨肉亭匀者为美,崇骨力、厌肥肿;慕简洁,恶重饰。除整体形制有几点平行之要求外,其流、盖、身筒、钮、把、足亦是自得章法。石瓢的特征,壶身呈梯形,最美的造型应该为按一定比例的何形体:则壶口直径为壶底直径的一半,壶嘴中,线与壶面的梯形线为平行线,壶把转折到壶下腹的线与梯形线又为平行线,这样的比例走势应该说为恰倒好处。

  石瓢的嘴:石瓢壶嘴称作直筒暗嘴,长短粗细比例恰当,胥出自然,丝毫不能相差,从嘴头至壶身逐渐加粗,从嘴面到流体的边缘线的角度要清晰明朗,干净利落,如有楞角、菱角的处理皆为面貌萎靡之下策,不可取也。由嘴平面到流的暗接根部之前端三分之一处(至壶1厘米左右)应成直线,如此则能显秀,随后应渐渐舒展放开,看起来又有些喇叭形,这也是视力错觉造成的美感。与壶身的连接,其意非流接壶,其势应由壶身引出相接,若树之新枝,浑然天生,好象是从壶体上长出来的感觉。嘴的角度恰到好处,流嘴面应当平而挺,内孔要圆,觜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有劲,不易涎水。

  石瓢的盖:整体要求盖面平而挺。盖虽然为平盖,但不是平如水面,实质上是中高周低,中间与边沿仅差一毫米的差距,粗看平整致极,细视略有高低,最忌中间显隆起状。盖之关键还在于盖面到盖沿的线条过度,必须呈自上而下之缓缓走势,如此则能显出一个压字,这就是技术处理可让眼睛的审美习惯有个变化。盖板线厚薄正好,线要圆、润,下边要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的交接既要和顺又要突出盖板线的圆整有劲。


  石瓢的身筒:壶的体形是以两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是从口到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至底的转角处。两条抛物线略有不同,但结合要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身筒外观整体形制为一几何三角形(亦有人字称谓者),此形由上而下,即口沿至下部之过渡尤其关键。自口沿到下部的三分之二处为直线,忌太鼓、虚肥,愈挺愈佳,此为石瓢之骨力所在,应显硬骨凌宵之意。底部到壶墙的线条应为,自底部中心往外走势,线条上抛走成有上托之感,宛若平掌曲指,尽显壶之托力,此曲折处系石瓢含肉所在。万物阴阳需调和,无肉则虚亏,有肉则含力。若如此,壶身上下,则圆直相接,流畅和谐。加上盖往下之压力,二力相遇自然也就产生了张力,如此壶遂饱含气度。

  石瓢的钮:钮(依壶型不同也有称的子的),壶之制高点,力巧能拨千斤,有定神之功。盖上的钮(桥梁)是最关键之处,必须为桥形,高矮跨度都要有符合比例的形,变化较大。桥中央最狭处,慢慢向两面延伸至盖,特别是与盖的结合处要形成椭圆形,但又不是整个的,而只是个三分之二的椭圆。桥与盖的交接处要似明似暗,看得清但不明显,其内孔与盖的结合处缓转匀称,内孔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桥形成呼应。桥的两侧对称,处理手法难度较大,颇显(推荐阅读::白茶是属于什么茶,学习茶 知识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作者功力。正面平视看壶,在立面上除了透视原因,盖与壶底呈弧线之外,钮才是正直意义上的曲线,在一个又一个三角形的力度组合中,起到了整体线条过渡连接与调和的作用。钮孔勿高,高则显得突兀。钮之两端要求若隐若现,给人以遐想。若干要素处理得当,则刚柔互济,壶自有神。

  “石瓢”又称“石铫”,“铫”在《辞海》中解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以前是金属器皿,后衍生成为陶器,最早考证在大文豪苏东坡《试院煎茶》中:“且学公家作名饮,砖炉石铫行相随”。这时的“石铫”是指紫砂陶器。从流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

  曼生石铫

  曼生石瓢(图片来源于网络)

  “曼生石铫”主要特征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底盘很稳。壶身呈“金字塔”式,端庄威严。壶盖给人的感觉虽薄却很有重量感。色泽饱满丰润,宛类紫玉,神秘高贵。壶嘴短小却坚毅,壶把亦呈三角状,使得壶身有种“弯弓射箭”的气势。

  那么紫砂“石铫”是什么时候称为“石瓢”的呢?这应该是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来称赞对“石瓢”的情感,从此,“石铫”称为“[推荐阅读::< a href="https://www.guniangcha.com/101.html " target="_blank">茶是谁发现的,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石瓢”广为流传。

  石瓢是紫砂茗器中的经典壶型,经后辈精英改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

  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图片来源于网络)

  “子冶石瓢”,但因泥料和造型上的稍稍差异,就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果说“曼生石铫”给人以庄重威严之美,那么“子冶石瓢”则有了一些古拙柔和之美。壶钮较之略小,壶盖略厚,身形略直,流把更加有了动态感。加之书画的装饰,使得“子冶石瓢”古香古色,韵味十足。

  景舟石瓢

  景舟石瓢

  “景舟石瓢”是由民国七老之一的顾景舟大师制作。其制壶型减弱了“金字塔”的庄重威严,添加了一丝圆融润滑。使得整把壶给人的感觉是谦卑,内敛,颇具分寸感。将书法线条的柔软和坚韧的品质嫁接到此壶之上,给人以自省自律的感受。

  汉棠石瓢

  汉棠石瓢

  “汉棠石瓢”为顾景舟弟子徐汉棠所制。形体圆润,略显憨厚,由直流改为一弯流。壶把由三角形转变为由上至下渐渐收敛的耳把。壶盖更厚重,凸显的桥钮可爱灵秀。但挺直的等腰三角形骨架,每个点的力度和弯曲中的气势却丝毫未减。

  但石瓢的总体壶型特点主要在于“力度”,无论是哪位大师制作都保有了石瓢特有的气质与韵味。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30132168 21685547 55474116 41162688 26884845 48455414 54144215 42153816 42153816'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396773) and MATCH(title) AGAINST('30132168 21685547 55474116 41162688 26884845 48455414 54144215 42153816 42153816'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