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茶具!(功夫茶茶具摆放规矩)
功夫茶茶具盖碗,茶海(也就是公道杯),闻香杯,茶杯,茶滤,茶夹,茶托,茶盘,茶巾。
功夫茶具是最讲究的一种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具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与广东等地,随着后来慢慢传播到各地区。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
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
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
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
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
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
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
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以小壶为妙。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
《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
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
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
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中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
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
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
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
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
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盖碗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
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茶杯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如今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
根据茶(随机推荐:红茶有哪些比较好,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guniangcha.com)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
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