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正文

潮州茶具简谈

2021-02-06 14:45:31热度:113°C

潮州是“中国瓷都”。枫溪是潮州陶瓷最集中的产区,也是具的集中产区。枫溪的茶具分为工夫茶具和中茶具两大类。这里的工夫茶具又分陶茶具和瓷茶具两类,有纯陶制、纯瓷制、陶茶船冲罐配瓷茶杯、瓷茶船茶杯配陶冲罐等组合。现在的茶具装饰已与本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别是陶瓷文化结合在一起。以冲罐而言,目前能见到前人笔记所述宜兴(惠)孟臣壶两只,皆用竹刀刻款,一行书—未注明书体,一盖内尚有“永林”二字篆书小印。竹刀刻款“须乘泥半干时,用竹刀刻就,然后上火……”枫溪“孟臣”小罐不刻款,只在罐底中心部位钤一“盂臣”二字这正书小印,此印笔划细如线,字极精美。在茶洗的外壁则用刻刀镌刻梅、兰、菊等,以示清雅,也有镌刻山水的。茶船乃工夫茶器所特有,因此,其外壁便成了艺人们驰骋艺术装点之处。

清以后,各种形式的彩瓷在枫溪日益兴盛,瓷制工人茶具也大批量生产。但彼时的瓷茶具大多是氧化焰烧成,高温还原焰烧制的尚属少数。故彩绘多釉下彩主要装饰手法已突破了陶瓷靠竹刀的限制,而瓷茶具山水、花鸟、人物皆可入画,釉下彩无论青花或其它颜色彩绘,多以写意为主,寥以数笔,生动传神。彩绘画的另一边,常配以有关饮茶诗句,如:“石泉槐火试新茗”、“寒夜客来茶当酒”等,茶盘盖上有的在一旁写着清心、清香等两三个字,或绘一小图,如扇面山水等。“潮州八景”其时已入画,另一面则配以郑兰枝“八景诗”。还原焰烧造的茶具(称细瓷茶具),作釉上彩时彩绘较易控制且颜色多种,故工细明丽,方式多作古彩、新彩(潮彩为主)、粉彩、斗彩,甚至连茶杯也可彩了,后来还有用印加彩、贴花的。更妙的是,在茶盘面或茶杯上,等距离分别写上“可以清心也”中各一个。成状,此五字无论哪一个先读,都可以读出一句对茶认识的好句子来,成为“回文”。

瓷茶具洁白明净,因而倍受新辈茶客的欢迎,此对红泥小罐却又是一个冲击,故已造有托有盖的茶盏被用为新型工具之一,但已不象外地那种一人一盏之饮,而是代替红泥小罐作冲茶用,本地名之为盖瓯,并多施以茶船格凋一致之彩绘。

由于瓷茶具需经常擦洗,釉上彩绘容易被磨损。加上自20世纪70年代起,特别是80年代后,人们越来越讲究日用瓷表面的铅、镉释出量,包括各式茶具在内的釉上彩日用器装饰的问题又显露山来,1982年,著名陶瓷设计师吴为明吸收古代图案和潮州工艺美术艺术特色,设计制作出清新高雅之高档瓷釉下彩花纸和各式中西餐具、茶具,瓷制工夫茶具的档次大大提高,不但风行于闽粤诸省及海内外凡有潮人到达之地,而且被不少名茶产区作为外包装设计图案之一,组成各式商标。90年代,釉中彩技术大普及,此时的茶具装饰纹样,更加千变万化,很多古代花瓶、盘、罐的精美纹样,也被吸纳作用到茶具上。

中茶具更足潮州生产的大宗,也是自古代便以外向型著称的作为陶瓷最大宗的产品之一。因为海内外对它的需求更大,几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都需要它。在潮州工夫茶未确立之前,潮州饮茶方式实际上也在相当长时期与全国其它地方无异,故也使用大中型的壶、钵、罐、碗类。在唐代潮州窑出土器物中,便有这一类产品,而宋代潮州笔架山等诸窑上,更有大量的生产,其中鱼形壶等作为潮州窑独特器物更在日本和东南亚、西亚等地被发现。即使工夫茶风盛行时,在潮州民间,田间劳作及大工地饮茶,也使用这类茶具。故明清时期,各式桥梁壶、莲只壶在枫溪等地都大批量生产和出口。上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造型和装饰种类更是琳琅满目,并且有了专门针对中东、西欧、美洲等不同地域民族审美要求的器形设计和装饰。中茶具中,有根椐器形命名的,如雀屏、忍冬、堆鸽等;也有根椐作者创作立意命名的,如《春光》、《翡翠》等。除纯白瓷与工夫茶具一致外,中茶具类多了其它的单颜色釉器,因而也有了以颜色釉加上件数命名的,如墨绿**头茶具、蛋青**头茶具等。还有的以胎质命名的如**头骨瓷茶具等。至于中茶具装饰的演变,与上面所讲瓷质工夫茶具之演变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潮州的陶瓷中日用瓷生产品之一的茶具,也与其它门类的陶瓷一样,根椐市场的需求日益走向高档化精致化,它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更趋蓬勃发展的势头。广水茶叶茶叶和罗汉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