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正文

不讲WABI,寂(SABI),就无以论茶

2021-02-06 13:11:00热度:135°C

有句话叫作“不立文字,经外别传”。这是一句和道有着紧密联系的禅语,简单地说就是佛心无以言表,唯有以心传心的意思。从茶道中逐渐发展而来的“WABI·寂(SABI)”也是如此,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

“WABI”原本是一个表达担忧·受难·扫兴·失意等心理状态的词,从时代上来看,在《万叶集》和稍晚的《古今和歌集》之前的年代,“WABI”一直用于表达这种负面的含义。然而,在安贫乐穷的隐者的生活中,一种极其质朴的审美意识诞生了。西行法师(※1)有歌云:“姗姗迟不去,浮云欲遮月。遥望云边月,独怀怜月愁。”在这首和歌里,我们不难发现,结 庐深草中的隐者,在清贫中体悟着一种升华了的美。

中国龙井绿茶

“WABI·寂(SABI)”的源流似乎可追溯到中国的道教,仙人服用的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里肯定有一味是绿茶吧。

另一方面,“寂(SABI)”指的是从寂寞中所发现的美。这个字由动词“SABU”转化而来,同样是表现一种隐者从寂寞生活中体悟出来的美。此字为西行法师所爱用,而利休则首次它用于茶道,这体现在反映利休茶道精神的著作《南方录》里面。武野绍鸥(※6)借用《新古今和歌集》里藤原定家(※2)的一首和歌来表达茶道的精神,其歌曰:“四顾今何在,樱花与枫叶、海边破茅屋,独立秋暮里。”定家和西行的两首和歌,都是表现一种空无一物、隐藏在视觉背后的意象,在这种空无的意象中发现价值。时至今日,讴歌视觉背后的意象已不足为奇,而在当时人们只关心如何表现眼前世界的时代,西行和定家的美的发现,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所谓“WABI”“寂(SABI)”指的就是这种对视觉背后的意象的发现,在空无中发现美与价值的心灵境界。

西行法师的“WABI”的精神在心敬(※4)的有关连歌的论著和饭尾宗zhi3(※5)的具体的连歌创作中都得到了体现,而村田珠光(※3)则在茶道中继承了下来,此后又经过武野绍鸥的继承发展,到了桃山时代,“WABI”已成为茶道的核心思想。到了江户时代中期,松尾芭蕉(※7)更是对“WABI”情有独钟。

松尾芭蕉的和歌中写到的木枯森林,位于静冈市内的藁科川河的中间。它充满了“WABI·寂(SABI)”的情趣。藁科川河在与安倍川河汇合后流入骏河湾。

※1 西行法师 1118-1190 平安时代末期、lian2仓时代初期著名的和歌作家。

※2 腾原定家 1162-1241 lian2仓时代末期的和歌作家,擅长写优雅·幽玄为特征的和歌。

※3 村田珠光 1422-1502 室町时代中期的茶道大家,足利义政的茶道导师。珠光把禅的精神导入茶道,4帖半茶室的茶道作法始于珠光。

※4 心敬 1406-1475 室町时代中期的和歌作家、连歌师,擅长论歌。

※5 饭尾宗 1421-1502 室町时代中期的连歌师,使连歌在艺术上走向成熟。

※6 武野绍鸥 1502-1555 室町时代末期的茶道大家。

※7 松尾芭蕉 1644-1694 江户时代中期的俳句大师,最近因其亲笔书写本《奥州小道》重见天日而倍受注目。芭蕉的名作之一《冬日》(历遥途而斗笠破,……极尽闲寂潦倒人……)的主旋律正是“WABI”的精神。

(取材于静冈县(省)金谷町茶叶之乡)

卖茶叶的梗安徽中联茶叶

上一篇:寺院饮茶有规矩
下一篇:日本茶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