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茶道> 正文

消失在茶马古道上的“背子”

2021-02-06 13:04:27热度:131°C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横跨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劳作者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而茶马古道原西康省所辖雅安(现四川省雅安市)至康定一线的“背子”,是诠释康巴人文背景映衬下的古道最为真实的一块人文“活化石”。

1903年,在云南至川藏的一条崎岖山道上,清末法国驻滇总领事方苏雅发现了一群奇特的苦力者,他们人人头顶着一顶大草帽,每人手持一根T字形拐杖,一块圆形的篾条挂在每个人的胸前。他们身后背负一团高大而沉重的包裹,随行的仆役告诉方苏雅:这是一群向西藏运输茶叶的苦力,他们身后那一团高大而沉重的包裹就是茶包。

2004年6月,我们“藏彝走廊”采风团到达原西康省所辖雅安的天全县甘溪坡村。那是一个不大的村寨,路边立着“茶马古道”的石碑。光滑的石头古道穿寨而过,你会很轻易在石头上发现一个个的小石窝,那些深入大地肌理的石窝如一团团拥挤着的麻点,随古道消失在连绵群山之间。据说,这就是当年前赴后继的天全背夫们用T字形的手杖支撑着茶包歇息时,水滴石穿般地杵出来的痕迹。

“背子”的产生其实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是由于四川没有云南这样善走山地高原的骡子和马;其次,四川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而川人又善于背负;从地理学角度而言,茶马古道必经的二郎山一带,险要的地势不适合于骡马通行,似乎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于是在多条茶马古道上,背夫背茶成为了雅安到康定段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冬天,是雅安各茶号发茶最繁忙的日子。当年的茶包用篾条包装,20斤一包。中等力气者,每次领取10包左右,而年轻力壮者,一次能背15~16包,重量达到300多斤,相当于两三匹骡马的负重。背夫的行列中也有妇女儿童。最小的“背童”年仅10岁,可背30多斤的两条茶;“背妇”们则背10多条。背夫们把领到手的茶包层叠摞好,用竹签串连固定,再以篾条编成背篼,套上双肩。茶包一旦上背,便意味着沿途不管翻山越岭还是爬山涉水,他们一般都不能卸下歇息,待有平缓处,才能扎下拐子,找地方歇息一会。

方苏雅在一张名为《顶草帽的背夫》的照片中的细节这样写道:“……这样的苦力活儿,要有人组织,有人担保,防止背夫们中途撂包子。背夫们每人手持一根T字形拐杖,俗称‘拐筢子’、‘墩拐子’,拐尖镶有铁杵,用来撑着茶包歇气。因为负荷重,“背子”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在路上休息。一块圆形的篾条挂在胸前,这是用来刮汗的。随身自备的沿途食物很简单,就是一点玉米面、馍馍和一小袋盐。另外,女背子的茶包上还要挂上几匹笋壳,以便歇下背子,站着小便时作‘水槽’之用。有的女背子还要把吃奶的孩子挂在胸前……”

茶叶总产量茶叶效益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