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特种茶——虫屎茶
虫屎茶, 是生活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欢饮用一种特种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于广西桂林的虫屎茶,又称“龙珠茶”,是采摘茶树、野藤茶、化香树等嫩芽嫩叶,诱导小黑虫前来取食后而产下粪粒;第二类是产于湖南、贵州苗瑶族地区的虫屎茶,又称“虫茶”,是采摘化香树等植物的茎叶,置放入竹蓝中,洒上淘米泔水,经过发酵,引诱化香夜蛾等前来取食,食后排出的粪粒当地老百姓把藤、茶叶地老百姓把野藤、茶叶和换香树等枝叶堆放在一起,从而引来许多小黑虫,当这些小黑虫吃完堆在一起的枝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小的粒状虫屎和部分残余茎梗。最后把它放在锅上炒干,再按(蜂蜜:茶叶:虫屎=1:1:5)的比例混合复炒,虫屎茶便炮制而成了。
虫屎茶大小如米粒,不臭不脏,外形色泽黑褐,用开水冲泡后虫屎迅速化开溶解,内质香气清香似茶,汤色青褐,滋味浓醇回甘,药用功效与营养价值极佳。明代李时珍编着的《本草纲目》写道:虫屎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健脾胃、助消化等功效,对腹泻、鼻衄、痔疮、牙龈出血等有极佳的疗效。其营养价值更是高于普通茶叶,含有20种氨基酸,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单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虫茶的制作方法不同于一般茶叶,每年谷雨前后,当地老百姓就上山,把野生的化香树、三叶海棠、大白解的树叶采集下来,混杂一些苦茶的叶子,放在竹 篓或木桶里面,洒上淘米水发酵,即可引来许多极小的黑虫子主要是化香夜蛾和米黑虫来取食、产卵。当这些虫子吃完了植物叶片,便排出许多细小如珠的粪粒,当地人取名叫 虫珠。人们随后用筛子把杂渣去掉,利用阳光晒干,即为虫茶。更为考究的是,在阳光下曝晒后,还要在180摄氏度的铁锅里炒上20分钟,再加上93克蜂蜜、93克茶叶,虫茶才得以制成。生产虫茶的昆虫很多,而以化香夜蛾分布最广。此虫属鳞翅目,夜峨科,分布在海拔500一1000米的山地,喜食腐熟的化香树叶。由于虫屎茶资源受制于特定昆虫和特种植物,其产量不高,更显得其奇特珍贵。
品饮时,先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内倒上开水,然后放入十几粒虫茶。一般来说,500克虫茶能供五口之家饮用一年以上。初时,只见茶粒飘于水面,继而徐徐释放出一根根绵绵血丝盘旋在水中,犹如晨烟雾霭,袅袅娜娜,婉蜒起伏,散落水中,然后如飞絮般缓缓地散落到杯底。虫茶汁水呈淡古铜色,甘醇爽口,香气清郁宜人,颇似高档绿茶。
茶叶店物品茶叶画册